一种锂电池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34029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56
本公开涉及一种锂电池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该负极包括负极基体和覆盖在所述负极基体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的隔离保护膜;所述负极基体含有负极活性材料且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锂金属负极活性材料、锂硅碳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和锂合金负极活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隔离保护膜含有聚碳酸酯类聚合物和有机锂盐;所述有机锂盐为在碳酸甲乙酯中溶解度小于0.1mol/L的有机锂盐。本公开的锂电池的负极的隔离保护膜能够有效的阻隔活性金属锂与电解液溶中自由溶剂的接触,并且避免隔离保护膜本身被电解液侵蚀,从而延长了锂金属负极的锂电池的循环寿命。

A negative electrode of lithium batter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本公开涉及应用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电池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石墨或硅-碳作为负极保证电池循环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中高效的脱嵌。但是,石墨和硅-碳负极的循环性能较差,使得电池能量密度无法进一步大幅提高。锂金属具备较低的负电性(-3.04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61mAh/g),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在使用金属锂负极时,锂电池会需要采用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硫系无机固态电解质或高盐浓度电解液来解决锂金属在电池循环过程中被消耗的技术问题,但是它们的使用会带来无法匹配高电压正极材料和温度要求苛刻的缺陷,目前尚难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因此,在使用金属锂负极时,锂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差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锂金属负极的锂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的锂金属负极的锂电池。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在锂金属负极基体外覆盖含聚碳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的负极,其特征在于,该负极包括负极基体和覆盖在所述负极基体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的隔离保护膜;所述负极基体含有负极活性材料且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锂金属负极活性材料、锂硅碳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和锂合金负极活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隔离保护膜含有聚碳酸酯类聚合物和有机锂盐;所述有机锂盐为在碳酸甲乙酯中溶解度小于0.1mol/L的有机锂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的负极,其特征在于,该负极包括负极基体和覆盖在所述负极基体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上的隔离保护膜;所述负极基体含有负极活性材料且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锂金属负极活性材料、锂硅碳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和锂合金负极活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隔离保护膜含有聚碳酸酯类聚合物和有机锂盐;所述有机锂盐为在碳酸甲乙酯中溶解度小于0.1mol/L的有机锂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保护膜的厚度为0.5-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保护膜中,相对于1-95重量份的所述聚碳酸酯类聚合物,所述有机锂盐的含量为5-99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90重量份的所述聚碳酸酯类聚合物,所述有机锂盐的含量为10-9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锂盐包括乙烯二碳酸酯锂、碳酸甲酯锂、碳酸乙酯锂、亚乙烯二碳酸锂、二亚乙烯二碳酸锂、丙烯二碳酸锂、甲醇锂、乙醇锂、甲酸锂、草酸锂和硬脂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类聚合物包括聚碳酸丙烯酯、聚亚乙基碳酸酯、聚乙烯基碳酸乙烯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以及聚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锂金属负极活性材料包括锂箔、锂薄膜、稳定化锂粉和锂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锂硅碳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括预嵌锂后的硅碳负极;所述锂合金负极活性材料含有锂以及硼、镓、铟、铝、磷、铅、锗和锡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姿珠马永军任建新李静陈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