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凹穴结构的微通道均热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器件及芯片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带凹穴结构的微通道均热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微小化、集成化和功能复杂化,电子芯片的发热功率越来越高。目前,电子芯片的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已经超过100W/cm2,并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同时,高热流密度会在电子器件表面形成“热点”,导致电子芯片性能和可靠性下降。均热板是一种通过相变传热的散热元器件,可以将聚集在电子元器件表面的热流迅速传递并扩散到冷凝面上,进行热量散发,从而有效降低电子元器件的表面热流密度。近年来,均热板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及芯片的散热
均热板一般采用上下壳体加吸液芯结构构成。其中,吸液芯结构作为均热板的核心,是均热板设计的重中之重。目前,均热板的吸液芯结构主要有多孔金属烧结和微通道阵列两种。多孔金属烧结吸液芯具有毛细吸力大,抗烧干特性好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吸液芯结构。但是,多孔金属烧结吸液芯流动阻力大、渗透率低,往往需要配合蒸汽腔和支撑柱一起使用,从而造成均热板支撑强度低,加工复杂、制造成本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凹穴结构的微通道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毛细芯和盖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腔,毛细芯设置于凹腔内,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加工有微通道结构,所述微通道结构的内表面两侧设置凹穴结构,底板和盖板通过焊接方式形成密闭空腔,通过抽真空注液形成带凹穴结构的微通道均热板。/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带凹穴结构的微通道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毛细芯和盖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腔,毛细芯设置于凹腔内,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加工有微通道结构,所述微通道结构的内表面两侧设置凹穴结构,底板和盖板通过焊接方式形成密闭空腔,通过抽真空注液形成带凹穴结构的微通道均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芯为铜粉烧结、泡沫金属或丝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结构由多个微通道构成的阵列形式,所述阵列形式包括线性阵列和圆周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穴结构为二维凹穴结构,凹穴结构包括多个凹穴,所述凹穴的形状包括矩形、三角形、半圆形或梯形。
技术研发人员:潘敏强,黄平南,陈阳,刘庆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智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