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摄像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89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头装置,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以及位于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的隔板(3),前壳体和后壳体组装形成壳体内腔,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镜头组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腔室作为气体缓冲腔室来平衡调节壳体内腔与壳体外部环境之间的压差。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疏”方式来解决摄像头密封效果老化失效的问题,通过缓冲腔室和防水透气组件的配合解决方案,简单高效,实用便捷,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使用。

A kind of vehicle camera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摄像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摄像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雾、抗炫光、抗震动的车用摄像头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摄像头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摄像头应用领域逐渐增多,应用领域和应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摄像头的各方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车用摄像领域,就需要摄像头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虽然在摄像头的生产过程中做了防水处理,防水性能一般也达会到IP67,但在实际使用中也经常发生镜片水汽模糊,导致影像不清进而发生故障等问题,这种现象在寒冷的冬季特别明显。另外,当应用到汽车领域时,摄像头还会遇到各种天气环境的影响,比如光线明暗、雨雪天气、风沙灰尘等因素,使得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变化非常大。加上汽车行驶环境十分复杂,行驶区域的气温气压变化、天气环境影响以及大灯强光等均会造成摄像机的图像显示效果不够清晰,而且反复的高温雾化水汽附着在镜头内部玻璃,会在镜头玻璃形成水汽干结污染层,加速镀膜层脱落,造成画质下降寿命缩短,不能满足车(船)使用年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大多数厂家通常会通过针对摄像头的密封性和防水防雾性能方面进行重点改进。例如,为了使摄像头的防水级别符合要求,通常采用增强密封的方式,在连接处通过打胶或平垫密封等方式增加实现摄像头腔室密封的稳固性和耐久性。在遇到水汽雾化时,采用电加热玻璃应对外界寒冷气候导致的摄像头挂雾现象,普遍采用加热圈加热或加热玻璃放在镜头和传感器之间。但是这些手段仍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在目前的应用实践中发现,摄像头在开始时候图像是清晰正常的,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水雾结膜图像模糊等问题。申请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总结发现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制造密封时空气自带水汽。在摄像头生产组装时内部空气携带少量水分因为腔体密封,工作时高温高压无法排出,在腔体内部形成挂壁薄雾,弥散在镜头内部影响画质,造成影像模糊,但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很难避免;二是密封不良导致水汽进入。在摄像头使用过程中,水汽依靠重力作用通过密封不良的多股导线的缝隙不断渗入电器模块,或通过插接件、线束内联点、线束搭铁点间接渗入电器模块中也会造成影像模糊,这种情况可通过在连接处改进密封手段或增加密封点位的方式降低影响;三是内外压差导致密封失效进水。在密封良好的摄像机启动工作后,内部器件散发的热量使摄像机内腔室温度上升,从而导致内部空气在加热后形成正高压,另一方面摄像机在不工作后开始冷却后,冷却时腔体形成负低压,也就是说,在摄像头工作时内部元件产生的热量会导致产生内外压差,这种长时间的内外压差会对摄像机密封胶垫、电路板等形成反复压力,加剧老化影响密封性,同时这种内外压差长时存在,气体会从多股线束空隙往外排,线束包裹层微孔薄弱部位形成鼓包穿透、或者在连接头压迫密封件排出气体,进而破坏了原有的良好密封性,导致水汽进入。此外,摄像头组装大多在平原低海拔地区组装密封,制造密封时内部压力已经基本恒定,而中国地域辽阔,温差、气候变化大,在高海拔地区空气压力小,温差大,摄像头长期在这种内外压差大环境工作,也会带来密封性能下降和使用寿命的缩短。四是内外压差和工作震动导致摄像头内部组件畸变和偏移。在工作时,摄像头内部元件会受到反复压力作用,也会遇到不断的机械震动和金属应力变化的工作环境,这都会给摄像头电路板带来微量畸变,镜头和传感器轴心点也会产生偏移,从而导致摄像出现失焦、部分区域画质模糊等不良情况。据申请人对车用摄像头画质模糊的原因进行检测统计,因摄像头工作时内外压差导致密封失效进水占据大部分的比重,而因摄像头内外压差和工作震动导致摄像头内部组件畸变和偏移也极大影响了摄像头在复杂工况下的耐久性能,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现有技术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还未从导致摄像画质模糊的实质原因入手,而是强调在密封方式和密封效果的提升改进,即在“堵”的问题上下功夫,然而殊不知“堵”的越严密,内部越不容易实现散热,进而导致摄像头的压差问题越大,摄像头的密封就越容易损坏或失效。本专利技术通过申请人研究分析得出了导致摄像头画质模糊的真实原因,创造性地采用“疏”的方式来解决该技术问题,从平衡摄像头装置内外压差的角度出发,通过增设缓冲腔室(第二腔室)和防水透气组件的方式来平衡压差,具体通过在摄像头主壳体(第一腔室)内迷宫式地设置多个气流通道来连通多个气室空间,从而将整个摄像头主壳体内部气体压力实时调节保持平衡,再通过缓冲腔室和防水透气组件的配合进而实现对摄像头整体内外压差的实时调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摄像头装置,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以及位于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的隔板(3),前壳体和后壳体组装形成壳体内腔,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镜头组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腔室作为气体缓冲腔室来平衡调节壳体内腔与壳体外部环境之间的压差。所述第二腔室通过设置于隔板上的第一通孔(6)和设置于后壳体上的第二通孔(7)实现壳体内腔与壳体外部环境的压力平衡。所述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内设置有防水透气组件(20)。所述防水透气组件(20)包括一个以上的防水透气膜和/或干燥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镜头组件具有由止震胶圈(8)和镜头减震环(9)组成的减震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前壳体(1)为具有轴线的筒状结构,在其内部中段径向延伸出可容纳镜头组件的阶梯通孔,镜头组件基部与阶梯通孔内侧所加工形成的镜头固定螺纹(11)配合安装,镜头组件头部通过止震胶圈(8)内嵌到镜头减震环(9)上,镜头减震环(9)通过减震环固定螺纹(10)与前壳体(1)连接,从而将镜头组件安装固定于前壳体(1)前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摄像头装置内开设若干轴向或径向的气流通道,用于连通壳体内腔与壳体外部空气。具体地,在镜头减震环(9)的对应两侧分别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气流通道(12),该第一气流通道用于将镜头减震环轴向两侧的第一气室(16)和第二气室(17)连通,在形成阶梯通孔的延伸部分别轴向地开设第二气流通道(13)以及径向地开设有第三气流通道(14),该第二气流通道(13)的一端连通第二气室(17),另一端连通第三气流通道(14);该第三气流通道(14)贯穿前壳体(1)中部,用于连通第二气流通道(13)和由阶梯通孔空间形成的第三气室(18),在前壳体(1)后端内侧壁上沿轴向方向还加工有第四气流通道(15),该第四气流通道(15)用于连通第三气流通道(14)和形成于前壳体(1)与隔板(3)之间的第四气室(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通孔(6)和/或第二通孔(7)的数量可以为2个以上,第一通孔(6)和/或第二通孔(7)的安装位置可以同轴或不同轴。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述隔板(3)可以是前壳体(1)或后壳体(2)的一部分,或者是连接在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的单独部件。所述隔板(3)可以为位于壳体内腔中的、将壳体内腔分为任意两部分腔体的任意形状的部件。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装置,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以及位于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的隔板(3),前壳体和后壳体组装形成壳体内腔,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镜头组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腔室作为气体缓冲腔室来平衡调节壳体内腔与壳体外部环境之间的压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8 CN 20191060743021.一种摄像头装置,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以及位于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的隔板(3),前壳体和后壳体组装形成壳体内腔,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5),镜头组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第二腔室作为气体缓冲腔室来平衡调节壳体内腔与壳体外部环境之间的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腔室通过设置于隔板上的第一通孔(6)和设置于后壳体上的第二通孔(7)实现壳体内腔与壳体外部环境的压力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内设置有防水透气组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具有由止震胶圈(8)和镜头减震环(9)组成的减震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壳体(1)为具有轴线的筒状结构,在其内部中段径向延伸出可容纳镜头组件的阶梯通孔,镜头组件基部与阶梯通孔内侧所加工形成的镜头固定螺纹(11)配合安装,镜头组件头部通过止震胶圈(8)内嵌到镜头减震环(9)上,镜头减震环(9)通过减震环固定螺纹(10)与前壳体(1)连接,从而将镜头组件安装固定于前壳体(1)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摄像头装置内开设若干轴向或径向的气流通道,用于连通壳体内腔与壳体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镜头减震环(9)的对应两侧分别沿轴向开设有第一气流通道(12),该第一气流通道用于将位于镜头减震环轴向两侧的第一气室(16)和第二气室(17)连通,在形成阶梯通孔的延伸部分分别轴向地开设第二气流通道(13)以及径向地开设有第三气流通道(14),该第二气流通道(13)的一端连通第二气室(17),另一端连通第三气流通道(14);该第三气流通道(14)贯穿前壳体(1)中部,用于连通第二气流通道(13)和由阶梯通孔空间形成的第三气室(18),在前壳体(1)后端内侧壁上沿轴向方向还加工有第四气流通道(15),该第四气流通道(15)用于连通第三气流通道(14)和形成于前壳体(1)与隔板(3)之间的第四气室(19)。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组件(20)包括一个以上的防水透气膜和/或干燥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6)和/或第二通孔(7)的数量可以为2个以上,第一通孔(6)和/或第二通孔(7)的安装位置可以同轴或不同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摄像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可以是前壳体(1)或后壳体(2)的一部分,或者是连接在前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兵凯刘拾玉付克香李康健王伟亮付红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豫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