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束带与头戴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88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整束带与头戴式显示装置。可调整束带包括束带本体、滑动件、限制件及卡合件。束带本体具有开槽段与控制段。开槽段具有开槽与卡合部。控制段具有开孔。开槽段与控制段重叠。滑动件与限制件穿过开槽与开孔而连接。卡合件与控制段穿过开槽而固接。滑动件与限制件用以在开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动。滑动件与限制件位于第一端时,限制件拘束卡合件的卡合端而使其远离卡合部,以使开槽段与控制段之间可相对滑动。滑动件与限制件位于第二端时,限制件解除对卡合端的拘束,而卡合端卡合卡合部,以拘束开槽段与控制段之间的相对滑动。

Adjustable strap and headset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整束带与头戴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束带与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束带与具有此种可调整束带的头戴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VR)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一般而言,使用者是通过头带将头戴式显示装置(HeadMountedDisplay,HMD)固定至头部。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束紧与解开头带,目前的设计多采用了繁复的机构,不仅零件数量多而使成本提高,组装难度也高。因此,如何能够利用简单便利的方法将头戴式显示装置固定于使用者头上并同时减少成本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束带,能提供使用者简单快速的调整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整束带包括束带本体、滑动件、限制件及卡合件。束带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为开槽段与控制段,其中开槽段具有开槽与卡合部。开槽沿开槽段的长度方向延伸。卡合部位于开槽的侧边。控制段具有开孔。束带本体环绕成圈以使开槽段与控制段重叠。滑动件与限制件穿过开槽与开孔而彼此连接。开槽段与控制段被夹置于滑动件与限制件之间。卡合件与控制段穿过开槽而彼此固接,其中滑动件与限制件用以在开孔的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动。第一端较第二端远离固接至控制段的卡合件。滑动件与限制件位于第一端时,限制件拘束卡合件的卡合端而使其远离卡合部,以使开槽段与控制段之间可自由地相对滑动。滑动件与限制件位于第二端时,限制件解除对卡合端的拘束,而卡合端卡合卡合部,以拘束开槽段与控制段之间的相对滑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合部具有多个三角齿。滑动件与限制件位于第二端时,各个三角齿的第一斜面用以抵接卡合端。各个三角齿的一第二斜面较其第一斜面接近开槽段的末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斜面与长度方向的夹角介于60度至80度之间,第二斜面与长度方向的夹角介于10度至30度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斜面与长度方向的夹角为75度,第二斜面与该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8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合部位于开槽的两个侧边,卡合件具有两个该卡合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调整束带还包括跨接件。跨接件跨接开槽段位于开槽的两侧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段具有一止挡部。止挡部位于开槽远离开槽段的末端的一端旁,用以接触控制段的末端而止挡控制段。本专利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与可调整束带。可调整束带连接于显示部。可调整束带包括束带本体、滑动件、限制件及卡合件。束带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为开槽段与控制段,其中开槽段具有开槽与卡合部。开槽沿开槽段的长度方向延伸。卡合部位于开槽的侧边。控制段具有开孔。束带本体环绕成圈以使开槽段与控制段重叠。滑动件与限制件穿过开槽与开孔而彼此连接。开槽段与控制段被夹置于滑动件与限制件之间。卡合件与控制段穿过开槽而彼此固接,其中滑动件与限制件用以在开孔的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动。第一端较第二端远离固接至控制段的卡合件。滑动件与限制件位于第一端时,限制件拘束卡合件的卡合端而使其远离卡合部,以使开槽段与控制段之间可自由地相对滑动。滑动件与限制件位于第二端时,限制件解除对卡合端的拘束,而卡合端卡合卡合部,以拘束开槽段与控制段之间的相对滑动。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整束带与头戴式显示装置中,因为束带本体的相对两侧即为开槽段与控制段,据此得以减少本专利技术整体的零件数量,进而降低成本。此外,通过控制段上所形成的开孔,滑动件与限制件能够在开孔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移动,进而带动卡合端远离或卡抵卡合部,以操控开槽段与控制段之间的相对滑动,而达到调整束带本体的目的。开槽段与控制段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让使用者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整束带时,仅需沿着开槽推动滑动件即可同时完成调整动作及锁定动作,使用上相当方便。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可调整束带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2的开槽段与控制段相对滑动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2的可调整束带于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图5A是图2的卡合端远离卡合部的局部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A是图5A的卡合端卡合卡合部的局部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3的开槽段的末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符号说明10:头戴式显示装置12:显示部100:可调整束带110:束带本体111:开槽段112:控制段113:末端114:开槽115:开孔115a:第一端115b:第二端116:卡合部117:止挡部118:卡勾120:滑动件130:限制件132:滑动部134:限制部140:卡合件142:卡合端150:跨接件A1、A2:夹角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L:长度方向S1:第一斜面S2:第二斜面T:三角齿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图2是图1的可调整束带局部示意图。图3是图2的开槽段与控制段相对滑动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2的可调整束带于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装置10包括一显示部12以及连接于显示部12的一可调整束带100。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可调整束带100也可以用于鞋子、安全帽或是头盔等的其他装置上以便于调整松紧程度。在本实施例中,可调整束带100包括一束带本体110、一滑动件120、一限制件130以及一卡合件140。束带本体110的两侧分别为一开槽段111与一控制段112,且束带本体110环绕成圈以使开槽段111的一部分与控制段112的一部分重叠。举例来说,束带本体110的开槽段111与控制段112由中间段(未标示)连接,而显示部12连接于中间段。开槽段111具有一开槽114与一卡合部116。开槽114沿开槽段111的一长度方向L延伸。卡合部116位于开槽114的侧边。本实施例中,卡合部116位于开槽114的两个侧边,但卡合部116也可以仅位于开槽114的单一侧边,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控制段112具有一开孔115(绘示于图6A)。滑动件120与限制件130穿过开槽114与开孔115而彼此连接。开槽段111与控制段112被夹置于滑动件120与限制件130之间。卡合件140与控制段112穿过开槽114而彼此固接。图5A是图2的卡合端远离卡合部的局部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A是图5A的卡合端卡合卡合部的局部示意图。图6B是图6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需说明的是,为使附图简单易懂,图5B及图6B省略绘示卡合部116。请参考图5A、图5B、图6A及图6B,限制件130具有滑动部132以及连接滑动部132的限制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束带本体,其相对两侧分别为开槽段与控制段,其中该开槽段具有开槽与卡合部,该开槽沿该开槽段的长度方向延伸,该卡合部位于该开槽的侧边,该控制段具有开孔;/n滑动件;/n限制件,其中该束带本体环绕成圈以使该开槽段与该控制段重叠,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穿过该开槽与该开孔而彼此连接,该开槽段与该控制段被夹置于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之间;以及/n卡合件,与该控制段穿过该开槽而彼此固接,其中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用以在该开孔的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动,该第一端较该第二端远离固接至该控制段的该卡合件,/n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位于该第一端时,该限制件拘束该卡合件的卡合端而使其远离该卡合部,以使该开槽段与该控制段之间可自由地相对滑动,/n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位于该第二端时,该限制件解除对该卡合端的拘束,而该卡合端卡合该卡合部,以拘束该开槽段与该控制段之间的相对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3 US 62/717,9151.一种可调整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束带本体,其相对两侧分别为开槽段与控制段,其中该开槽段具有开槽与卡合部,该开槽沿该开槽段的长度方向延伸,该卡合部位于该开槽的侧边,该控制段具有开孔;
滑动件;
限制件,其中该束带本体环绕成圈以使该开槽段与该控制段重叠,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穿过该开槽与该开孔而彼此连接,该开槽段与该控制段被夹置于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之间;以及
卡合件,与该控制段穿过该开槽而彼此固接,其中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用以在该开孔的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滑动,该第一端较该第二端远离固接至该控制段的该卡合件,
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位于该第一端时,该限制件拘束该卡合件的卡合端而使其远离该卡合部,以使该开槽段与该控制段之间可自由地相对滑动,
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位于该第二端时,该限制件解除对该卡合端的拘束,而该卡合端卡合该卡合部,以拘束该开槽段与该控制段之间的相对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束带,其中该卡合部具有多个三角齿,该滑动件与该限制件位于该第二端时,各该三角齿的第一斜面用以抵接该卡合端,各该三角齿的第二斜面较其该第一斜面接近该开槽段的末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束带,其中该些第一斜面与该长度方向的夹角介于60度至80度之间,该些第二斜面与该长度方向的夹角介于10度至30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束带,其中该些第一斜面与该长度方向的夹角为75度,该些第二斜面与该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8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束带,其中该卡合部位于该开槽的两个侧边,该卡合件具有两个该卡合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束带,还包括跨接件,跨接该开槽段位于该开槽的两侧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束带,其中该控制段具有止挡部,位于该开槽远离该开槽段的末端的一端旁,用以接触该控制段的末端而止挡该控制段。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圣成林瑞祥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