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88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部以及一面部贴合架。面部贴合架具有可挠性,且与显示部局部相连。

Head mounte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VR)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种类相当多。然而,在现有的头戴式显示装置中,用以接触面部的构件并不适合所有使用者,而使得某些使用者在穿戴此种头戴式显示装置时会感到不舒适。因此,如何在使头戴式显示装置更稳固地穿戴至使用者头部的同时,还能够提供使用者更舒适地使用感受,是本领域极为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有助于提升使用者穿戴时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部以及一面部贴合架。面部贴合架具有可挠性,且与显示部局部相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部具有至少一对轴部。面部贴合架具有至少一对悬臂。悬臂枢接轴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个悬臂为弧形。悬臂朝向彼此弯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轴部与悬臂的数量分别为两对。两对悬臂分别位于显示部的上侧与下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部具有至少一对悬臂。面部贴合架锁固至悬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悬臂的数量为两对。两对悬臂分别位于显示部的上侧与下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部区分为一左区、一右区与一中央区。中央区位于左区与右区之间。显示部位于中央区的部分连接面部贴合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部位于中央区的上侧与下侧的部分分别连接面部贴合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部具有一环状框。环状框位于中央区的部分连接面部贴合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状框与面部贴合架一体成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部贴合架具有一束带部,用以使面部贴合架得以固定于一使用者的头部。束带部对应使用者的头部的左右两侧的部分具有皱褶段。皱褶段的宽度朝远离显示部的方向递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头戴式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束带,其两端分别枢接面部贴合架的左侧与右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束带包括一主带与两个枢接段。各个枢接段的一端枢接面部贴合架的左侧或右侧。主带的两端分别穿过各个枢接段的另一端的一扣环后可拆卸地附接于主带除了其两端的其他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头戴式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束带,其三端分别枢接面部贴合架的左侧、右侧与显示部的上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部具有一缺口。面部贴合架具有朝缺口凸伸的一鼻贴合部。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装置中,具有可挠性的面部贴合架是局部地连接于显示部。当使用者穿戴本专利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装置时,面部贴合架可以弹性变形而与不同使用者的脸型相互匹配,有助于提升使用者穿戴头戴式显示装置的舒适性,并进而增加其穿戴在使用者头部时的稳固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1D与图1E是不同使用者穿戴图1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C是图3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符号说明50、60:使用者100、100a、100b、100c、100d:头戴式显示装置110、110a、110b:显示部112:轴部113:端面114、122:悬臂115:左区116:右区117:中央区1171、T:上侧1172:下侧118:环状框1181:延伸部119:缺口120、120a、120b、120c、120d:面部贴合架121:软垫123:锁孔124、124c:束带部126:皱褶段127:脊部129:鼻贴合部130:束带132:主带134:枢接段1341:第一端1342:第二端136:扣环L:左侧R:右侧XY、XZ:平面Y:前后方向Z:垂直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A、图1B及图1C,头戴式显示装置100包括一显示部110以及一面部贴合架120。面部贴合架120具有可挠性,且与显示部110局部相连。面部贴合架120适于与一使用者的面部接触。由于面部贴合架120与显示部110仅局部相连,因此在面部贴合架120未与显示部110相连的部分,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面部形状而弹性变形。相对于此,传统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在与使用者的面部接触的部分的形状基本上都是固定而无法变形的,因此会发生头戴式显示装置在与使用者的面部仅于少数区域接触的现象,导致使用者的面部在接触区受到过大的压力而产生不适。反之,当使用者穿戴本专利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装置100时,面部贴合架120可以弹性变形而与不同使用者的脸型相互匹配,有助于提升使用者穿戴头戴式显示装置100的舒适性,并进而增加其穿戴于使用者的头部时的稳固性。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10具有两对轴部112,此两对轴部112位于显示部110内的上表面与下表面。面部贴合架120具有两对悬臂122,此两对悬臂122分别位于显示部110的上侧与下侧。两对悬臂122的端部分别枢接两对轴部112,以支撑显示部110。举例而言,各个悬臂122为弧形,且每一对悬臂122朝向彼此弯曲。需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轴部112与悬臂122的数量可以仅为一对。举例来说,此一对悬臂122可以设置在面部贴合架120的上侧而与位于显示部110上侧的轴部112枢接,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10具有一缺口119。面部贴合架120具有朝缺口119凸伸的一鼻贴合部129。鼻贴合部129适于与使用者的鼻部接触,有助于增加使用者配戴时的舒适性。图1D与图1E是不同使用者穿戴图1A的头戴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需说明的是,为使附图简单易懂,图1D与图1E仅示意性地绘示出使用者配戴头戴式显示装置100的状态。请参考图1D,当头围较小的使用者50穿戴本专利技术的头戴式显示装置100时,悬臂122能够以轴部112作为支点枢转,如图1D中箭头所示,使面部贴合架120的弧度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部;以及/n面部贴合架,具有可挠性,且与该显示部局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3 US 62/717,914;20180925 US 62/736,4131.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以及
面部贴合架,具有可挠性,且与该显示部局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部具有至少一对轴部,该面部贴合架具有至少一对悬臂,该对悬臂枢接该对轴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其中各该悬臂为弧形,该至少一对悬臂朝向彼此弯曲。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对轴部与该至少一对悬臂的数量分别为两对,该两对悬臂分别位于该显示部的上侧与下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部具有至少一对悬臂,该面部贴合架锁固至该至少一对悬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对悬臂的数量为两对,该两对悬臂分别位于该显示部的上侧与下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部区分为左区、右区与中央区,该中央区位于该左区与该右区之间,该显示部位于该中央区的部分连接该面部贴合架。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圣成林瑞祥张立勋欧冠吟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