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88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1:18
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头戴式器具。固定装置包含底板、齿轮以及多个连接带。底板具有柱体,柱体自底板的表面垂直延伸。齿轮套置于柱体,且能够以柱体为轴转动。连接带分别以一延伸方向连接头戴式器具,每一连接带具有第一开口及齿条,齿条沿对应的连接带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的一侧,齿条可移动地啮合齿轮。固定装置能方便而快速地把头戴式器具固定于使用者的头部。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固定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固定头戴式器具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穿戴于头上的器具也因应各种需要而变得林林种种,举例而言,该多个头戴式器具包括为保护头部而衍生的各种安全帽及面罩,以及让使用者体验虚拟世界的虚拟实境(VirtualReality;VR)头戴式显示器等。除了该多个头戴式器具自身的功效外,为配合现今越来越快的步伐,能够方便地戴上及拆除该多个头戴式器具,无疑可以进一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其能方便而快速地把头戴式器具固定于使用者的头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头戴式器具。固定装置包含底板、齿轮以及多个连接带。底板具有柱体,柱体自底板的表面垂直延伸。齿轮套置于柱体,且能够以柱体为轴转动。连接带分别以延伸方向连接头戴式器具,每一连接带具有第一开口及齿条,每一齿条沿对应的连接带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的一侧,每一齿条可移动地啮合齿轮。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固定装置还包含转动部、定位部以及按钮。转动部连接齿轮,齿轮位于转动部与底板之间,转动部具有空间,柱体至少部分位于空间内。定位部连接转动部,且位于空间内。按钮位于柱体远离底板的一端,按钮具有至少一个鳍片,鳍片具有相对的倾斜面以及垂直面。当转动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定位部沿倾斜面滑动而跨越鳍片,当转动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定位部受到垂直面的抵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固定装置还包含第一弹性元件。此第一弹性元件连接按钮与柱体。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固定装置还包含第二弹性元件。此第二弹性元件连接柱体与转动部。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弹性元件为扭力弹片。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固定装置还包含壳体。此壳体连接底板,壳体具有穿孔,按钮至少部分凸出于穿孔。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壳体还具有多个第二开口,每一第二开口用以让对应的连接带穿过。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带彼此叠置。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带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十字形排列。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带的数量为三个,且呈T字形排列。综上所述,由于只要连接带中的任一相对底板被拉出,所有连接带会同步相对底板沿各自的延伸方向伸出,因此能够方便使用者对配戴头戴式器具的松紧度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固定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图3为图1的固定装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齿条与齿轮啮合;图4为图1的固定装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按钮的鳍片与定位部相互干涉;图5为图4的定位部与鳍片的互动示意图,其中,定位部移动向鳍片的倾斜面;图6为图4的定位部与鳍片的互动示意图,其中,定位部移动向鳍片的垂直面;图7为沿图1的线段X-X的剖面图;图8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的应用示意图。【符号说明】100:固定装置110:底板111:柱体120:齿轮130:连接带131:齿条140:转动部150:定位部160:按钮161:鳍片162:倾斜面163:垂直面170:第一弹性元件180:第二弹性元件190:壳体200:头戴式器具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E:延伸方向H:穿孔OP1:第一开口OP2:第二开口S:空间X-X:线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的。且若实施上为可能,不同实施例的特征是可以交互应用。请参照图1,其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100包含壳体190及多个连接带130,连接带130分别以延伸方向E连接头戴式器具200(请见图2),且连接带130适于相对壳体190沿延伸方向E伸出或收纳,以使头戴式器具200可固定于使用者的头部。请参照图2,其为图1的固定装置100的应用示意图。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头戴式器具200可为面罩,而连接带130以延伸方向E连接头戴式器具200,壳体190位于使用者头部的背后,亦即使用者头部是位于头戴式器具200与壳体190之间的。借由连接带130相对壳体190沿延伸方向E伸出或收纳,头戴式器具200配戴于使用者头部的松紧度得以被调整,使得头戴式器具200可舒适地固定于使用者的头部。请参照图3,其为图1的固定装置100的局部透视图,其中,齿条131与齿轮120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固定装置100包含底板110、齿轮120以及多个连接带130。底板110具有柱体111,柱体111自底板110的表面垂直延伸。齿轮120套置于柱体111,且齿轮120能够以柱体111为轴转动。连接带130分别具有第一开口OP1及齿条131,齿条131沿对应的连接带130的延伸方向E设置,并位于第一开口OP1的一侧,齿条131配置与齿轮120可移动地啮合。进一步而言,如图3所示,连接带130彼此叠置。而且,根据实际状况,连接带130的数量可为四个,且呈十字形排列。在实务的应用中,当连接带130中的其一相对底板110沿延伸方向E被拉出时,如上所述,由于齿条131与齿轮120可移动地啮合,因此,齿轮120会随着被拉出的连接带130而以柱体111为轴转动。然而,由于其他连接带130的齿条131亦与齿轮120可移动地啮合,因此,当齿轮120以柱体111为轴转动时,其他连接带130亦会因为齿轮120转动而相对底板110沿各自的延伸方向E伸出。换句话说,只要连接带130中的任一相对底板110被拉出,所有连接带130会同步相对底板110沿各自的延伸方向E伸出,因此能够方便使用者对配戴头戴式器具200的松紧度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每个连接带130的齿条131均对应地沿各自的延伸方向E设置于各个第一开口OP1的一侧,因此,连接带130可同步相对底板110伸出,或是同步朝向底板110收纳。请参照图4,其为图1的固定装置100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按钮160的鳍片161与定位部150相互干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固定装置100还包含转动部140、定位部150以及按钮160。转动部140连接齿轮120(齿轮120被转动部140遮盖,故图4未示齿轮120,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一头戴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含:/n底板,具有柱体,所述柱体自所述底板的表面垂直延伸;/n齿轮,套置于所述柱体,且能够以所述柱体为轴转动;以及/n多个连接带,分别以一延伸方向连接所述头戴式器具,每一所述连接带具有第一开口及齿条,每一所述齿条沿对应的所述连接带的所述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每一所述齿条可移动地啮合所述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一头戴式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含:
底板,具有柱体,所述柱体自所述底板的表面垂直延伸;
齿轮,套置于所述柱体,且能够以所述柱体为轴转动;以及
多个连接带,分别以一延伸方向连接所述头戴式器具,每一所述连接带具有第一开口及齿条,每一所述齿条沿对应的所述连接带的所述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每一所述齿条可移动地啮合所述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转动部,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转动部具有一空间,所述柱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间内;
定位部,连接所述转动部,且位于所述空间内;以及
按钮,位于所述柱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按钮具有至少一个鳍片,所述鳍片具有相对的倾斜面以及垂直面;
其中,当所述转动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定位部沿所述倾斜面滑动而跨越所述鳍片,当所述转动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定位部受到所述垂直面的抵压,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任岑俊
申请(专利权)人: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