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风洞动态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试验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76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风洞动态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试验防护装置,由翼型模型、激励器、震荡轴、绝缘转窗和传感器组成;翼型模型两端凸耳与振荡轴通过螺栓紧固,振荡轴顺流向方向的侧端与电机轴相连带动翼型模型俯仰振荡。震荡轴穿过绝缘转窗,等离子体激励器上下电极与高压导线连接,正负极高压导线通过震荡轴端的高压线引线槽从绝缘转窗引出。采用耐高压绝缘胶带覆盖翼型表面,保证等离子体激励器在放电时翼型表面的绝缘;在震荡轴和翼型凸耳的接触面粘贴可耐高电压的绝缘胶带,保证模型与侧壁转窗、震荡轴的绝缘;采用传感器绝缘衬套有效地减少传感器采集到的电磁干扰信号保护了测试仪器;防护装置适用于高速风洞动态试验。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plasma flow control test of dynamic airfoil in high speed wind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风洞动态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试验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风洞中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实验技术的安全和防护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速风洞动态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试验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动态失速是一种非定常流动分离现象。在旋翼的后行桨叶上会出现由于高攻角引起的动态失速,前行将也上会出现因为激波诱导前分离引起的动态失速,直升机旋翼动态失速会导致升力减小、旋翼轴扭矩加大,所消耗功率加大,操纵载荷增大,桨叶俯仰力矩变化引起变矩拉杆的振动和桨叶的颤振,降低直升机性能。因此,改进动态失速性能是重载旋翼系统提高前飞速度的关键。近些年来,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由于其响应时间短、无需移动部件、激励频带宽、激励器厚度小对翼型的气动性能影响小等优势成为了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新兴研究方向。该项技术目前已经在稳态翼型试验中成功实现了推迟分离、增加升力、减小阻力等目的,因此针对动态失速问题采用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手段极具工程应用价值。国内外对翼型动态失速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近些年来才逐步兴起,目前大对数该类风洞试验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来流小于0.3Ma的低速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风洞动态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试验防护装置,包括激励器上电极、激励器下电极、翼型模型、震荡轴、正极高压导线、负极高压导线、绝缘转窗、高压线引线槽、上电极绝缘层、下电极绝缘层和传感器绝缘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模型两端设有凸耳,翼型模型两端凸耳分别与振荡轴端面中间腔孔配合并通过螺栓压紧固定,振荡轴顺流向方向的侧端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带动翼型模型俯仰振荡,震荡轴穿过绝缘转窗,震荡轴与绝缘转窗之间缝隙小于0.8mm,以保证震荡轴在高频振荡运动中不会与绝缘转窗摩擦;/n所述激励器上电极与激励器下电极位于翼型模型上沿翼型模型弦长方向的距离为1mm,激励器上电极与激励器下电极之间覆压聚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风洞动态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试验防护装置,包括激励器上电极、激励器下电极、翼型模型、震荡轴、正极高压导线、负极高压导线、绝缘转窗、高压线引线槽、上电极绝缘层、下电极绝缘层和传感器绝缘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模型两端设有凸耳,翼型模型两端凸耳分别与振荡轴端面中间腔孔配合并通过螺栓压紧固定,振荡轴顺流向方向的侧端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带动翼型模型俯仰振荡,震荡轴穿过绝缘转窗,震荡轴与绝缘转窗之间缝隙小于0.8mm,以保证震荡轴在高频振荡运动中不会与绝缘转窗摩擦;
所述激励器上电极与激励器下电极位于翼型模型上沿翼型模型弦长方向的距离为1mm,激励器上电极与激励器下电极之间覆压聚酰亚胺绝缘胶带进行绝缘,激励器上电极和激励器下电极分别与正极高压导线和负极高压导线相连,正极高压导线和负极高压导线分别通过震荡轴端部上的高压线引线槽从绝缘转窗引出;
所述下电极绝缘层粘贴在翼型模型表面上,用于激励器下电极与翼型模型之间的绝缘,激励器下电极粘贴在下电极绝缘层上表面,上电极绝缘层粘贴在下电极绝缘层与激励器下电极上方,作为等离子体激励的介质层,激励器上电极粘贴在上电极绝缘层上方,传感器绝缘衬套贯穿翼型模型表面与模型腔体相通,传感器绝缘衬套用于安装高频动态传感器。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阳高超武斌王玉帅薛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