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76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0:17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静力试验应变片的第一应变数据,从所述第一应变数据中筛选出0片,得到筛除0片后的第二应变数据;步骤二:设定离散度阈值,计算所述第二应变数据对于所述第二应变数据的拟合数据的离散度,并从所述第二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大于所述离散度阈值的第三应变数据;步骤三:设定应变阈值,从所述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应变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应变阈值的底噪应变片;步骤四:通过分段拟合方法从所述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多线性应变片。本申请能够很快的找出0片、线性片、电阻异常片、结构屈曲片和结构干涉片,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量。

A method of strain data processing in static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某些大型飞机的静力试验中,由于需要监控部位很多,部分大型飞机甚至需要装配多达数万枚应变片,如此就会产生上百万甚至更多的数据,面对如此规模巨大的数据,对于设计人员,试验数据处理人员都会成为巨大的压力,数量较大甚至会出现不可预测的人为错误。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处理单线拟合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其只能筛选出单线性应变片,且工作效率较低,误差较大。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静力试验应变片的第一应变数据,从所述第一应变数据中筛选出0片,得到筛除0片后的第二应变数据;步骤二:设定离散度阈值,计算所述第二应变数据对于所述第二应变数据的拟合数据的离散度,并从所述第二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大于所述离散度阈值的第三应变数据;步骤三:设定应变阈值,从所述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应变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应变阈值的底噪应变片;步骤四:通过分段拟合方法从所述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多线性应变片。可选地,步骤一中,所述从所述第一应变数据中筛选出0片具体为:对所述第一应变数据中的每个应变片的应变值进行积分,筛选出积分结果为0的应变片。可选地,步骤二具体为:r>S21、将所述第二应变数据中的应变片的载荷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到载荷的拟合点;S22、根据原数据点与拟合点得到应变片的离散度;S23、设定离散度阈值,筛选出离散度大于所述离散度阈值的应变片。可选地,步骤四具体为:S41、对于n次线性的应变分析,将所述第三应变数据分成n+1组数据组;S42、通过步骤S21-S23的方法筛选出多线性应变片。可选地,还包括步骤五:将经过步骤一至步骤四处理后的第一应变数据进行索引。可选地,步骤五中,所述将经过步骤一至步骤四处理后的第一应变数据进行索引包括:S51、将经过步骤一至步骤四处理后的第一应变数据中的应变片号向下取整;S52、并将应变片号向下取整后的应变数据通过与门和或门的逻辑关系进行融合。专利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的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面对大规模应变片数据能够很快的找出0片、线性片、电阻异常片、结构屈曲片和结构干涉片,帮助试验操作人员很快的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同时也帮助试验分析人员更有效率地找到有效的试验应变片,从而提高试验的分析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静力试验应变片的第一应变数据,从第一应变数据中筛选出0片,得到筛除0片后的第二应变数据;步骤二:设定离散度阈值,计算第二应变数据对于第二应变数据的拟合数据的离散度,并从第二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大于离散度阈值的第三应变数据;步骤三:设定应变阈值,从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应变的绝对值小于应变阈值的底噪应变片;步骤四:通过分段拟合方法从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多线性应变片。面对数万个应变数据时候,通常试验采集设备给出相对有规律的试验数据,一般如下是逐级递增的载荷对应逐级递增的应变,即取逐级加载的过程。本申请的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中,步骤一,首先筛选出0片:对静力试验应变数据中的每个应变片的应变值进行积分,筛选出积分结果为0的应变片。对于单独某个应变片Xi,如果出现以下结果:其中,应变εij,载荷Pj,共m级。那么证明该应变片为0片,并依此循环对所有应变片进行积分计算,即可筛选出所有的0片。步骤二,筛选出第二应变数据中线性不好的应变片,具体为:对应变片进行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对于所有单独某个应变片进行分析,其对应载荷为Pj,共m级,给出如下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上面拟合之后的直线方程,将应变片的每级载荷值代入,得到拟合之后曲线上对应每级载荷的拟合点应用类似标准差公式对拟合点与原数据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离散度S,如下;设定离散度阈值,筛选出离散度S大于离散度阈值的应变片,该部分应变片包括多线性应变片以及电阻异常片。通过上述方式给定出原始数据对于拟合数据的离散度情况,可以对于不同的情况,不同数量级的应变给出不同的离散度情况S值的大小来筛选,将线性良好和线性不好的应变片进行区分,同时对不同离散度情况下的应变片进行分析,判断线性不好的原因,这样大量的减少了设计人员和试验分析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的工作效率。步骤三中,将第二步骤中得到线性不好的应变片进一步分类,筛选出底噪应变片。具体的,针对所需情况进行分析,部分试验加载中,有些应变片处于底噪波动状态,其在很低的应变范围内出现布朗运动,然而这些数据并没有使用意义,所以通过添加应变阈值A,将应变不符合试验分析人员要求的应变片筛除。设定应变阈值A,对应变εij筛选:εimax>Aεimax<-A或者给出更适用的,|εimax|>A根据上述关系对第三应变数据进行筛选,筛选出属于底噪范围内的应变片,该步骤也可筛选出不需要的小数据应变片。在步骤四中,多线性应变片为结构屈曲片或结构干涉片,通过分段拟合方法从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多线性应变片。对于n次线性的应变分析,把数据分成n+1组,通过步骤二中的方法筛选出多线性应变片。以双线性分析方法为例子,对于本应变数据中,共45列数据,将数据每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获取静力试验应变片的第一应变数据,从所述第一应变数据中筛选出0片,得到筛除0片后的第二应变数据;/n步骤二:设定离散度阈值,计算所述第二应变数据对于所述第二应变数据的拟合数据的离散度,并从所述第二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大于所述离散度阈值的第三应变数据;/n步骤三:设定应变阈值,从所述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应变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应变阈值的底噪应变片;/n步骤四:通过分段拟合方法从所述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多线性应变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获取静力试验应变片的第一应变数据,从所述第一应变数据中筛选出0片,得到筛除0片后的第二应变数据;
步骤二:设定离散度阈值,计算所述第二应变数据对于所述第二应变数据的拟合数据的离散度,并从所述第二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大于所述离散度阈值的第三应变数据;
步骤三:设定应变阈值,从所述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应变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应变阈值的底噪应变片;
步骤四:通过分段拟合方法从所述第三应变数据中筛选出多线性应变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从所述第一应变数据中筛选出0片具体为:
对所述第一应变数据中的每个应变片的应变值进行积分,筛选出积分结果为0的应变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力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为:
S21、将所述第二应变数据中的应变片的载荷值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铭王佳莹于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