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54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升降槽杆,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升降槽杆,所述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的内侧之间卡接有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和支撑板呈相对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的一侧均焊接有防护架,且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另一侧靠端部均焊接有第一安装片,且第一安装片的内侧卡接有液压拉杆,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底层防护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可以架设在立体升降塔库的上层位置的下方起到防坠作用,同时能够对下层车辆进行防护,具有较强的支撑效果,使用方便。

A vehicle anti falling mechanism in three-dimensional lifting tower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塔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寸土寸金,传统停车场已不能满足停车所需,目前只能充分利用空间,采取立体发展,因此,建设立体停车场成为破解城市停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立体升降塔库的诞生有效的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采用立体分层式结构,极大的增加大停车空间,采用升降的方式进行停车,停车方便,操作简单,然而,为了保证立体升降塔库的安全性,防坠落机构必不可少,只有对立体升降塔库的上层下方位置进行防护,防止上层出现倒塌,才能有效的防撞车辆坠落。现有的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弊端,现有的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基本都是安装在立体升降塔库中位置固定,使用灵活度交底,且防坠落效果也并不突出;现有的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在使用时操作不够方便,防护范围也比较有限;现有的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只能对立体升降塔库的上次进行防坠落保护,并不能对下层车辆进行防撞保护,功能单一,使用范围较小,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基本都是安装在立体升降塔库中位置固定,使用灵活度交底,且防坠落效果也并不突出;现有的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在使用时操作不够方便,防护范围也比较有限;现有的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只能对立体升降塔库的上次进行防坠落保护,并不能对下层车辆进行防撞保护,功能单一,使用范围较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升降槽杆,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升降槽杆,所述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的内侧之间卡接有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和支撑板呈相对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的一侧均焊接有防护架,且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另一侧靠端部均焊接有第一安装片,且第一安装片的内侧卡接有液压拉杆,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底层防护件;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平行设置,且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头,两组所述连接头之间连接有防坠杆,所述防坠杆的外侧套接有套板,所述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的内侧均设置有拉杆座,且拉杆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斜向拉杆,所述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的外侧均焊接有第二安装片,所述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的端部与连接头的外侧衔接处设置有两块平行的定位板,所述防坠杆的两端与连接头的内侧衔接处均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头的内侧靠连接轴的下方焊接有衬套;所述支撑板包括斜板和水平板,所述斜板设置在水平板的一侧,所述水平板的两端均安装有槽板,贯穿所述槽板的外侧开设有两组上下平行设置的卡孔,所述水平板的顶部开设有内凹槽,贯穿内凹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有顶出气缸,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板。优选的,所述底层防护件包括L型板和护板,所述护板垂直设置在L型板的顶部,且护板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优选的,所述U型槽的内侧安装有防撞件,防撞件由安装板和防撞板组成,所述防撞板与安装板之间靠中间位置连接有摆轴,且防撞板与安装板之间靠摆轴的上下端均安装有若干根气杆。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与U型槽的内侧固定连接,且安装板的长宽大于防撞板的长宽,防撞板的外侧粘接有硅胶垫。优选的,所述液压拉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液压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片的内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水平板两端的槽板分别卡接在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的内侧,斜向拉杆的一端与槽板的外侧开设的其中一组卡孔之间连接有固定栓,斜向拉杆的另一端与拉杆座的内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的端部与连接头的外侧衔接处均卡接在两组定位板之间,且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的端部与连接头的外侧衔接处均设置有螺丝固定。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焊接固定,且L型板呈横向L型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另一侧靠底部均设置有卡座,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的另一端部分别卡入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另一侧靠底部设置的卡座当中。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整个防坠机构放置在升降塔库的上层下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支设在升降塔库的内侧靠边缘的位置,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保持平行状态,将支撑板和支撑架卡接在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的内侧,对水平板两侧的槽板进行提升,使槽板上升,并带动支撑板和斜向拉杆上拉,斜向拉杆上拉之后,带动固定杆一和固定杆二向上倾斜,同时液压拉杆回缩,带动防坠杆上升,套板随着防坠杆的上升同步上升;步骤二:将支撑板的高度提升到水平板的顶面与升降塔库的上层位置底部接触,同时套板的底部与升降塔库的上层位置底部接触,利用水平板和套板对升降塔库的上层底部进行支撑,同时斜板支设在升降塔库的上层端部位置,从卡孔内穿入螺栓将槽板固定在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的内侧,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固定;步骤三:启动顶出气缸,顶出气缸将内凹槽内侧的支撑杆顶出,带动升降板从内凹槽内部顶出,直到升降板的顶面完全与升降塔库的上层底面贴紧,将顶出气缸关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平行设置,可以直接放置在升降塔库的上层下方,省去了将防坠落机构与升降塔库之间进行固定的麻烦,使用灵活,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放置在升降塔库的内侧靠两边的位置,不会对下层车辆的停放造成影响,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侧边均焊接防护架,稳定效果好,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部分别焊接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可以支架对支撑板和支撑架进行固定,将支撑板和支撑架呈相对方向安装,从而整个防坠落机构平衡效果好,不容易出现倾倒的情况;通过设置支撑架配合支撑板,通过将水平板两端的槽板分别卡入到第一升降槽杆和第二升降槽杆即可将整个支撑板进行固定,同时将斜向拉杆固定在槽板上并利用螺栓固定,随着槽板的上升可以带动斜向拉杆向上拉升,进而实现支撑架和支撑板的同时提升,利用斜板对升降塔库上层侧边进行防护,顶出气缸将内凹槽内侧的支撑杆顶出,带动升降板从内凹槽内部顶出,升降板的顶面与升降塔库的上层底面贴紧,同时防坠杆上升到套板的顶面与升降塔库的上层底面贴紧,利用升降板和套板与升降塔库的上层底面贴紧,与升降塔库的接触面积大,从而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防坠保护,即可对升降塔库的上层进行防护,防止上层结构出现坠落的情况,一次提升即可完成防坠操作,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简单;通过设置底层防护件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内侧靠端部位置,利用L型板对护板进行支撑,在U型槽内设置防撞件,当车辆与防撞件碰撞时,防撞板内侧的气杆受压收缩,同时在摆轴的转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升降槽杆(3),所述第二支架(2)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升降槽杆(4),所述第一升降槽杆(3)和第二升降槽杆(4)的内侧之间卡接有支撑架(5)和支撑板(6),所述支撑架(5)和支撑板(6)呈相对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槽杆(3)和第二升降槽杆(4)的一侧均焊接有防护架(7),且第一升降槽杆(3)和第二升降槽杆(4)另一侧靠端部均焊接有第一安装片(8),且第一安装片(8)的内侧卡接有液压拉杆(9),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连接有底层防护件(10);/n所述支撑架(5)包括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所述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平行设置,且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头(13),两组所述连接头(13)之间连接有防坠杆(14),所述防坠杆(14)的外侧套接有套板(18),所述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的内侧均设置有拉杆座(15),且拉杆座(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斜向拉杆(16),所述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的外侧均焊接有第二安装片(17),所述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的端部与连接头(13)的外侧衔接处设置有两块平行的定位板(19),所述防坠杆(14)的两端与连接头(13)的内侧衔接处均设置有连接轴(20),且连接头(13)的内侧靠连接轴(20)的下方焊接有衬套(21);/n所述支撑板(6)包括斜板(23)和水平板(22),所述斜板(23)设置在水平板(22)的一侧,所述水平板(22)的两端均安装有槽板(24),贯穿所述槽板(24)的外侧开设有两组上下平行设置的卡孔(25),所述水平板(22)的顶部开设有内凹槽(26),贯穿内凹槽(2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27),且支撑杆(27)的底端连接有顶出气缸(28),所述支撑杆(27)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板(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架(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升降槽杆(3),所述第二支架(2)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升降槽杆(4),所述第一升降槽杆(3)和第二升降槽杆(4)的内侧之间卡接有支撑架(5)和支撑板(6),所述支撑架(5)和支撑板(6)呈相对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升降槽杆(3)和第二升降槽杆(4)的一侧均焊接有防护架(7),且第一升降槽杆(3)和第二升降槽杆(4)另一侧靠端部均焊接有第一安装片(8),且第一安装片(8)的内侧卡接有液压拉杆(9),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连接有底层防护件(10);
所述支撑架(5)包括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所述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平行设置,且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头(13),两组所述连接头(13)之间连接有防坠杆(14),所述防坠杆(14)的外侧套接有套板(18),所述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的内侧均设置有拉杆座(15),且拉杆座(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斜向拉杆(16),所述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的外侧均焊接有第二安装片(17),所述固定杆一(11)和固定杆二(12)的端部与连接头(13)的外侧衔接处设置有两块平行的定位板(19),所述防坠杆(14)的两端与连接头(13)的内侧衔接处均设置有连接轴(20),且连接头(13)的内侧靠连接轴(20)的下方焊接有衬套(21);
所述支撑板(6)包括斜板(23)和水平板(22),所述斜板(23)设置在水平板(22)的一侧,所述水平板(22)的两端均安装有槽板(24),贯穿所述槽板(24)的外侧开设有两组上下平行设置的卡孔(25),所述水平板(22)的顶部开设有内凹槽(26),贯穿内凹槽(2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27),且支撑杆(27)的底端连接有顶出气缸(28),所述支撑杆(27)的顶端连接有升降板(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防护件(10)包括L型板(30)和护板(31),所述护板(31)垂直设置在L型板(30)的顶部,且护板(31)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32)的内侧安装有防撞件(33),防撞件(33)由安装板(34)和防撞板(36)组成,所述防撞板(36)与安装板(34)之间靠中间位置连接有摆轴(35),且防撞板(36)与安装板(34)之间靠摆轴(35)的上下端均安装有若干根气杆(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升降塔库中的车辆防坠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4)的侧壁与U型槽(32)的内侧固定连接,且安装板(34)的长宽大于防撞板(36)的长宽,防撞板(36)的外侧粘接有硅胶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春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