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培养皿输送装置。本申请工作台上设有通孔,工作台的下方设有若干筒状体,若干筒状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盘,若干筒状体内均固定设有电动推杆A,电动推杆A的伸缩杆端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圆托盘,圆托盘上自下而上依次叠放有若干空培养皿;若干电动推杆A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本申请能够利用电动推杆A推动筒状体内存放的空培养皿穿出通孔实现连续自动向工作台上推送空培养皿的功能,无需检测人员不断地扭动身体和手臂进行取培养皿。
A kind of dish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皿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自动化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皿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检测医疗、食品中的细菌时常用到培养皿,培养皿由上盖和下盖两部分组成,二者均为由透明玻璃或朔料制成的扁状透明有底圆柱形容器,其中,培养皿上盖的内径略大于下盖的外径,上下盖插交在一起构成一个有盖的扁状容器即为培养皿,培养皿最常用的规格尺寸为直径90mm、高16mm。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细菌检验时,每个批次试样最少要使用6个培养皿,若检测批次多,则培养皿的数量很大,目前,检测细菌的过程大都为:人工用手取一个培养皿,开盖后注液,再盖上盖,用手拿走注液后的培养皿,再用手取另一个培养皿…如此反复操作,在此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不断地扭动身体和手臂进行取培养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皿输送装置。一种培养皿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若干筒状体,若干所述筒状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盘,若干所述筒状体内均固定设有电动推杆A,所述电动推杆A的伸缩杆端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圆托盘,所述圆托盘上自下而上依次叠放有若干空培养皿;若干所述电动推杆A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本申请能够利用电动推杆A推动筒状体内存放的空培养皿穿出通孔实现连续自动向工作台上推送空培养皿的功能,无需检测人员不断地扭动身体和手臂进行取培养皿,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固定盘还固定连接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当一个筒状体内的空培养皿全部注液完毕后,转动结构可通过自身转动来带动另外一个装满空培养皿的筒状体转到通孔的下方。优选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固定盘;所述伺服电机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固定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培养皿推送结构,所述培养皿推送结构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该上述设置中摄像头能够对培养皿上盖的开启、培养皿下盖内的注液以及用培养皿上盖将下盖盖住这三个动作的动作影像进行采集并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依据图像分析软件和编程作出加液完毕判断后,控制培养皿推送结构将盖盖后的培养皿推送到用于移动培养皿的传送带上。优选地,所述培养皿推送结构包括电动推杆B,所述电动推杆B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圆弧板;所述电动推杆B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当PLC控制器依据图像分析软件和编程作出加液完毕判断后,控制电动推杆B工作,电动推杆B的伸缩杆伸长将盖盖后的培养皿推送到用于移动培养皿的传送带上。优选地,所述圆弧板的内圆弧两端均固定设有圆弧桩。该上述设置中两个圆弧桩在水平接触和推动培养皿上盖过程中可使注液后的培养皿的中心线与两个圆弧桩连线中心在同一平面内,即两个圆弧桩可以将注液后的培养皿水平推达到准确位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申请能够利用电动推杆A推动筒状体内存放的空培养皿穿出通孔实现连续自动向工作台上推送空培养皿的功能,无需检测人员不断地扭动身体和手臂进行取培养皿,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工作台,2、通孔,3、筒状体,4、固定盘,5、电动推杆A,6、圆托盘,7、空培养皿,8、PLC控制器,9、伺服电机,10、键,11、轴套,12、支杆,13、摄像头,14、电动推杆B,15、圆弧板,16、圆弧桩,17、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培养皿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固定在地面上,工作台1上设有通孔2,工作台1的下方设有若干筒状体3,若干筒状体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盘4,筒状体3内均固定设有电动推杆A5,电动推杆A5的伸缩杆端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圆托盘6,圆托盘6上自下而上依次叠放有若干空培养皿7;若干电动推杆A5均与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固定盘6固定连接有转动结构;转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固定在地面上,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上通过键10固定设有轴套11,轴套11固定连接固定盘4;伺服电机9与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工作台1上还设有支杆12,支杆12上固定设有摄像头13,摄像头13与PLC控制器8的输入端电连接;工作台1上还设有培养皿推送结构,培养皿推送结构包括电动推杆B14,电动推杆B14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圆弧板15,圆弧板15的内圆弧两端均固定设有圆弧桩16;电动推杆B14与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安装时,固定盘上最左侧的筒状体位于通孔的正下方。根据坐标定位,通过对PLC控制器进行编程设置,PLC控制器能够控制最左侧的筒状体内的电动推杆A正向工作,同时控制最右侧的筒状体内的电动推杆A反向工作。由于最左侧的筒状体位于通孔的下方,故,PLC控制器控制最左侧的筒状体内的电动推杆A正向工作就是控制位于通孔下方的筒状体内的电动推杆A正向工作,电动推杆A正向工作会推动圆托盘上升;而最右侧的空置筒状体内的电动推杆A反向工作,电动推杆A的伸缩杆会逐渐收缩,伸缩杆的端部高度会逐渐下降,在伸缩杆端部高度逐渐下降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可重新向该空置筒状体内的圆托盘上叠放空培养皿。使用时,检测人员按下PLC控制器上的启动按钮,PLC控制器控制通孔下方的筒状体内的电动推杆A推动圆托盘上升一个培养皿的高度后停止,筒状体内叠放的培养皿随之同步上升,最上方的培养皿由通孔探出,探出的培养皿的底面与工作台台面平齐,即电动推杆A完成向工作台台面上推送空培养皿一次。而后检测人员即可依次进行下述操作:开启培养皿上盖、向培养皿下盖内注液以及用培养皿上盖将下盖盖住。在检测人员进行上述操作的过程中,摄像头会对培养皿上盖的开启、培养皿下盖内的注液以及用培养皿上盖将下盖盖住这三个动作的影像进行采集并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依据图像分析软件和编程作出加液完毕判断后控制电动推杆B工作,电动推杆B的伸缩杆伸长,圆弧板上固定的两个圆弧桩接触和推动盖盖后的培养皿至用于移动培养皿的传送带17上,即完成对盖盖后培养皿的推送工作;而后,PLC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B反向工作,电动推杆B的伸缩杆缩回至原位。培养皿输送装置每完成一个如上所述的向上推送空培养皿、水平推送盖盖后培养皿以及电动推杆B退回原位的工作后,PLC控制器就会控制通孔下方筒状体内的电动推杆A再次工作,重复下一个培养皿的向上推送空培养皿及水平推送盖盖后培养皿以及电动推杆D退回原位的工作。由于电动推杆A的缩短或伸长的极限尺寸是通过PLC控制器设定的,当通孔下方的筒状体内的空培养皿用完时,电动推杆A伸缩杆伸长至PLC控制器预设的最大极限尺寸,此时,PLC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转动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若干筒状体,若干所述筒状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盘,若干所述筒状体内均固定设有电动推杆A,所述电动推杆A的伸缩杆端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圆托盘,所述圆托盘上自下而上依次叠放有若干空培养皿;若干所述电动推杆A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若干筒状体,若干所述筒状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固定盘,若干所述筒状体内均固定设有电动推杆A,所述电动推杆A的伸缩杆端部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圆托盘,所述圆托盘上自下而上依次叠放有若干空培养皿;若干所述电动推杆A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还固定连接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轴套,所述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舒,
申请(专利权)人:张雨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