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149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旨在解决现有的钢管运输台车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卸管、管道容易碰壁和钢管容易发生变形的技术问题。包括运输台车主梁和行走轮,以及穿管装置、托管装置、左右调节装置和液压泵站;所述穿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前端,所述托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上方,所述左右调节装置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的左右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运输中可进行上下左右调节,更能适应狭小隧道以及能解决由于轨道铺设不平、扭曲等造成的运输碰壁现象对钢管支撑采用内支撑,钢管不易变形且能适应于更小的空间运输,且运输台车内部设有自发电机,可实现在隧洞内的远距离运输,此设置更加先进、更加人性化。

Rail hydraulic steel pipe transport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定位安装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
技术介绍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钢管运输台车对隧洞内钢管衬砌施工时钢管运输及定位是最常用的手段。但是当所要运输的钢管直径与隧洞净空尺寸相差较小时,由于隧洞内的路面高低不平且存在各种弯曲,使得钢管在相对狭小的洞内容易碰到隧洞的四周墙壁,且多数的钢管运输台车在运输钢管时采用的钢管外支撑需要更多的外部空间,容易出现因为外部空间过小导致无法卸管的问题,钢管外部支撑还容易导致钢管产生较大的变形。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1813721.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压力钢管轨道运输车包括车架,限位肋板,抬升油缸,支撑板,脚座,固定吊耳,拖拽吊耳,加强筋,绑带,压力钢管,轨道滑轮。其中车架提供了设备安装和人员施作空间;限位肋板沿着压力钢管的轴线以及垂直轴线方向均布;抬升油缸、支撑板和脚座共同组成钢管轨道运输车液压抬升系统;固定吊耳和拖拽吊耳分别布置在车架左右以及首末两端;加强筋对称布置在限位肋板靠外一侧;绑带环绕着压力钢管;轨道滑轮均布在车架底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以解决现有的钢管运输台车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卸管、管道容易碰壁和钢管容易发生变形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包括运输台车主梁和行走轮,还包括穿管装置、托管装置、左右调节装置和液压泵站;所述穿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下方,所述托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上方,所述左右调节装置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穿管装置包括第一穿管升降油缸和第二穿管升降油缸,所述第一穿管升降油缸和第二穿管升降油缸的伸缩端均设置有穿管轮。优选的,所述第一穿管升降油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前端的下方,所述第二穿管升降油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中部的下方。所述第一穿管升降油缸和第二穿管升降油缸通过控制穿管轮的高度以完成穿管过程。优选的,所述托管装置包括两个托管升降油缸,所述托管升降油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顶部,使得托管油缸的伸缩端顶起钢管。优选的,在所述两个托管油缸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为丝杆支撑立柱,可手动上下调节,辅助油缸进行支撑,加强托管的稳定性,并防止液压油缸泄压造成钢管下坠。优选的,所述左右调节装置包括两组左右调节油缸,所述左右调节油缸设置在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左右调节油缸的固定端通过铰链可折叠的设置在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左右两侧,使得左右调节油缸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收放,减少钢管运输台车的存放空间。优选的,所述钢管运输台车的内部还设置有自发电机,为液压泵站提供持久电能,以实现在隧洞内的远距离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包括穿管装置、托管装置、左右调节装置,在运输中可进行上下左右调节,更能适应狭小隧道以及能解决由于轨道铺设不平、扭曲等造成的运输碰壁现象。2.本专利技术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的左右调节油缸为可折叠式,减少钢管运输车存放空间。3.本专利技术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设有自发电机,可实现在隧洞内的远距离运输,此设置更加先进、更加人性化。4.本专利技术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在运输钢管过程中,对钢管支撑采用内支撑,钢管不易变形且能适应于更小的空间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与轨道机车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穿管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穿管完成后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的左右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中,1为运输台车主梁,2为轨道机车,3为第一穿管升降油缸,4为第二穿管升降油缸,5为穿管轮,6为托管升降油缸,7为左右调节油缸,8为前行走轮,9为钢管,10为支撑立柱,11为自发电机,12为液压泵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1:一种轨行液压钢管运输车,参见图1至图4,包括运输台车主梁1、行走轮、穿管装置、托管装置、左右调节装置和液压泵站12;行走轮包括前行走8和后行走轮,穿管装置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1的下方,托管装置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1的上方,左右调节装置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1的左右两侧。使得钢管运输台车1在运输钢管9过程中可对钢管9进行上下左右调节,更能适应狭小隧道,避免由于轨道铺设不平、扭曲等造成的运输碰壁现象。进一步的,穿管装置包括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和第二穿管升降油缸4,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和第二穿管升降油缸4的伸缩端均设置有穿管轮5。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1的前端的下方,第二穿管升降油缸4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1的中部的下方。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和第二穿管升降油缸4通过控制穿管轮5的高度以完成穿管过程。托管装置包括两个一前一后设置在运输台车主梁1上方的托管升降油缸6,托管升降油缸6的固定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运输台车主梁1的顶部,使得托管升降油缸6的伸缩端顶起钢管。在两个托管油缸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立柱10,支撑立柱10为丝杆支撑立柱,可手动上下调节,辅助油缸进行支撑,加强托管的稳定性,并防止液压油缸泄压造成钢管下坠。左右调节装置包括两组左右调节油缸7,左右调节油缸7设置在运输台车主梁1的左右两侧,每组左右调节油缸7包括一左一右对应设置在运输台车主梁1左右两侧的两个左右调节油缸7,进一步的,左右调节油缸7的固定端通过铰链可折叠的设置运输台车主梁1的左右两侧,使得左右调节油缸7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收放,减少钢管运输台车的存放空间。钢管运输台车的内部还设置有自发电机11,为液压泵站12提供持久电能,无需拉扯电线,可以实现在隧洞内的远距离运输。上述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使用方法如下:工作时,首先启动自发电机11,并将电压调至400V,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进入管内,下降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使得前行走轮8悬空至不碰钢管内壁,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行走至钢管9前端,下降第二穿管升降油缸4使得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悬空后,收起第一穿管升降油缸3,第二穿管升降油缸4行走至钢管9前端,缓慢提升第二穿管升降油缸4,将前行走轮8下放至行走轨道上后收回第二穿管升降油缸4,穿管完毕,提升托管升降油缸6托起钢管,并手动调节升高支撑立柱10,使得支撑立柱10顶住钢管9内顶面。操作左右调节油缸7将钢管9支撑牢固,开始运输钢管9,由轨道机车2为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提供外部动力,在隧洞内遇到高低起伏的弯曲地势时,可以通过托管升降油缸6和左右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包括运输台车主梁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管装置、托管装置、左右调节装置和液压泵站;所述穿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下方,所述托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上方,所述左右调节装置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包括运输台车主梁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管装置、托管装置、左右调节装置和液压泵站;所述穿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下方,所述托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上方,所述左右调节装置设置于运输台车主梁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装置包括第一穿管升降油缸和第二穿管升降油缸,所述第一穿管升降油缸和第二穿管升降油缸的伸缩端均设置有穿管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管升降油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前端的下方,所述第二穿管升降油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运输台车主梁的中部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行液压式钢管运输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利国王鹤薛景沛王亮黄大为张俊卿邢迅轲寇昀亮吴沛易伟锋李许祝苗金刚黄道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