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套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13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套缓冲装置,包括一第一气柱面、一第二气柱面以及一连接于第一气柱面底部与第二气柱面底部之间的底气柱面。所述第一气柱面、第二气柱面及底气柱面各自设有多个气柱,且所述第一气柱面、所述第二气柱面与所述底气柱面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与第二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具有一内侧固接部以相互贴合;第一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与第二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还具有一尾端固接部以相互贴合,所述尾端固接部与所述容置空间相对而位于内侧固接部的外侧,从而角套缓冲装置于容置空间的外侧形成具双层保护的尾部加强结构。

Angle sleeve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套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套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为确保产品货物于后端交货过程不受装箱或运输而伤害到内部物品。目前在包装物品时,现有技术利用调整该开口区三角形周沿的气柱面积来达到与被包物合身,避开转角尖物,增加缓冲弹性等优点。此外,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可充气之U形四角缓冲套体,以容置一外物,并提供该外物多面之抗震缓冲保护作用。当表面具有缓冲气柱的包装气袋广泛地使用在液晶电视等易碎物品的包装上,当包装物品遭受碰撞或外力冲击时,能够通过气柱提供缓冲作用,以避免物品破损。然而,现有的液晶电视等被包装物品的尺寸规格日趋庞大,导致搬运与安装上的不便,因此液晶电视等被包装物品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因频繁搬动而碰撞液晶电视等被包装物品的四周端角,导致所述四周端角碰撞损坏或磨损。然而,当现有的液晶电视愈来愈薄时,搬运过程中,液晶电视的角落产生撞击时,现有技术的角套吊床缓冲结构已不能缓冲薄板状结构带来的冲击力量。现有技术的角套缓冲装置仍具有可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套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气柱面、一第二气柱面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气柱面底部与所述第二气柱面底部之间的底气柱面,所述第一气柱面、所述第二气柱面及所述底气柱面各自设有多个气柱,且所述第一气柱面、所述第二气柱面与所述底气柱面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n其中,所述第一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与所述第二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具有一内侧固接部以相互贴合;/n所述第一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与所述第二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还具有一尾端固接部以相互贴合,所述尾端固接部与所述容置空间相对而位于所述内侧固接部的外侧,所述角套缓冲装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侧形成具双层保护的尾部加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套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气柱面、一第二气柱面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气柱面底部与所述第二气柱面底部之间的底气柱面,所述第一气柱面、所述第二气柱面及所述底气柱面各自设有多个气柱,且所述第一气柱面、所述第二气柱面与所述底气柱面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与所述第二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具有一内侧固接部以相互贴合;
所述第一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与所述第二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还具有一尾端固接部以相互贴合,所述尾端固接部与所述容置空间相对而位于所述内侧固接部的外侧,所述角套缓冲装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侧形成具双层保护的尾部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套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气柱面垂直于所述内侧固接部以及所述尾端固接部,所述内侧固接部与所述尾端固接部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套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与所述第二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沿着所述内侧固接部邻近所述底气柱面的位置未贴合,而未贴合的位置处于所述第一气柱面的一侧端气柱、所述第二气柱面的一侧端气柱与所述底气柱面的一侧端气柱之间且形成一内展缩口,且所述第一气柱面的一侧端气柱、所述第二气柱面的一侧端气柱及所述底气柱面的一侧端气柱围绕于所述内展缩口四周而组成一位于端角位置的内缓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套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与所述第二气柱面的外侧端的内面沿着所述尾端固接部邻近所述底气柱面的位置未贴合,而未贴合的位置处于所述第一气柱面、所述第二气柱面与所述底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苔安廖国雄廖柄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亚比斯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