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丙涛专利>正文

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907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大数据分析设备,用于通过无线网络与大数据服务平台连接,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追尾次数以作为后车追尾次数;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还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平均车速以作为后车平均车速;参数转换设备,与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后车追尾次数获得对应的后车追尾概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设计精妙、运行稳定。由于在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式获得后车的追尾概率超限时,能够及时控制本车速度以快速逃离后车的追尾范围,从而提升了本车的安全性能。

Big data analysis system of driving parame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据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到2018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专利技术专利超过32,000件,并且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已崭露头角,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2005年,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测试行驶近五十万公里,其中最后八万公里是在没有任何人为安全干预措施下完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专利技术点:(1)根据后车追尾次数判断后车追尾概率,并在后车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后车平均车速的倍数以快速驶离后车追尾范围;(2)基于检测到的后车的车辆特征从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追尾次数以作为后车追尾次数,以及基于检测到后车的车辆特征从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平均车速以作为后车平均车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大数据分析设备,用于通过无线网络与大数据服务平台连接,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追尾次数以作为后车追尾次数;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还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平均车速以作为后车平均车速;参数转换设备,与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后车追尾次数获得对应的后车追尾概率;电子眼捕获设备,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上,用于对车辆的后景执行图像数据捕获操作,以获得对应的车辆后景图像;自动提速设备,包括行驶控制部件,与所述参数转换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后车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所述后车平均车速的倍数;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内置有各个像素和各种滤光片,用于基于当前拍摄的面积最大的目标的颜色特征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前方推送不同类型的滤光片;信号解析设备,与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连接,用于解析出所述车辆后景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广的车体区域对应的车体对象的特征以作为检测到的车辆特征输出;其中,在所述自动提速设备中,在接收到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所述后车平均车速的1.5倍;其中,基于当前拍摄的面积最大的目标的颜色特征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前方推送不同类型的滤光片包括:当预览图像中所述目标的成像区域的整体蓝色分量值超限时,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四分之一数量的像素的前方均匀推送蓝色滤光片。本专利技术的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设计精妙、运行稳定。由于在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式获得后车的追尾概率超限时,能够及时控制本车速度以快速逃离后车的追尾范围,从而提升了本车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出的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出的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驾驶辅助系统有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刹车辅助系统、倒车辅助系统和行车辅助系统。例如,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对行驶时保持车道提供支持。借助一个摄像头识别行驶车道的标志线。如果车辆接近识别到的标记线并可能脱离行驶车道,那么会通过方向盘的振动提请驾驶员注意。如果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识别到本车道两侧的标记线,那么系统处于待命状态。这通过组合仪表盘中的绿色指示灯显示。当系统处于待命状态下,如果在跃过标记线前打了转向灯,那么就不会有警告,因为系统接受有目的的换道。由于该系统是为在高速公路和和条件良好的乡间公路上行驶而设计的,因此它在车速约高于65km/h才开始工作。目前,在无人驾驶领域,不仅仅需要关注本车车况和行驶参数,对附近车辆的车况和行驶参数都要进行有效探知,以便于采取各种自动驾驶技术,有效避免各种交通事故发生。例如,需要探知后车的追尾次数以确定其追尾概率,从而确定是否需要驶离后车的追尾范围。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搭建了一种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出的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所述系统包括:大数据分析设备,用于通过无线网络与大数据服务平台连接,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追尾次数以作为后车追尾次数;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还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平均车速以作为后车平均车速;参数转换设备,与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后车追尾次数获得对应的后车追尾概率;电子眼捕获设备,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上,用于对车辆的后景执行图像数据捕获操作,以获得对应的车辆后景图像;自动提速设备,包括行驶控制部件,与所述参数转换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后车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所述后车平均车速的倍数;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内置有各个像素和各种滤光片,用于基于当前拍摄的面积最大的目标的颜色特征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前方推送不同类型的滤光片;信号解析设备,与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连接,用于解析出所述车辆后景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广的车体区域对应的车体对象的特征以作为检测到的车辆特征输出;其中,在所述自动提速设备中,在接收到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所述后车平均车速的1.5倍;其中,基于当前拍摄的面积最大的目标的颜色特征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前方推送不同类型的滤光片包括:当预览图像中所述目标的成像区域的整体蓝色分量值超限时,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四分之一数量的像素的前方均匀推送蓝色滤光片。接着,继续对本专利技术的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所述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中:预览图像中所述目标的成像区域的整体蓝色分量值超限即组成所述成像区域的各个像素点的RGB颜色空间下的各个蓝色分量值的均值大于126。在所述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中:在所述参数转换设备中,所述后车追尾次数越少,获得的对应的后车追尾概率越小。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出的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如图2所示,在所述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中,还包括:参数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的外壳上,用于测量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的外壳位置上的湿度。在所述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中,还包括:即时加湿设备,与所述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大数据分析设备,用于通过无线网络与大数据服务平台连接,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追尾次数以作为后车追尾次数;/n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还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平均车速以作为后车平均车速;/n参数转换设备,与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后车追尾次数获得对应的后车追尾概率;/n电子眼捕获设备,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上,用于对车辆的后景执行图像数据捕获操作,以获得对应的车辆后景图像;/n自动提速设备,包括行驶控制部件,与所述参数转换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后车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所述后车平均车速的倍数;/n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内置有各个像素和各种滤光片,用于基于当前拍摄的面积最大的目标的颜色特征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前方推送不同类型的滤光片;/n信号解析设备,与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连接,用于解析出所述车辆后景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广的车体区域对应的车体对象的特征以作为检测到的车辆特征输出;/n其中,在所述自动提速设备中,在接收到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所述后车平均车速的1.5倍;/n其中,基于当前拍摄的面积最大的目标的颜色特征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前方推送不同类型的滤光片包括:当预览图像中所述目标的成像区域的整体蓝色分量值超限时,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四分之一数量的像素的前方均匀推送蓝色滤光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驶参数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数据分析设备,用于通过无线网络与大数据服务平台连接,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追尾次数以作为后车追尾次数;
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还用于基于检测到的车辆特征从所述大数据服务平台中查找到对应的平均车速以作为后车平均车速;
参数转换设备,与所述大数据分析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后车追尾次数获得对应的后车追尾概率;
电子眼捕获设备,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上,用于对车辆的后景执行图像数据捕获操作,以获得对应的车辆后景图像;
自动提速设备,包括行驶控制部件,与所述参数转换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后车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所述后车平均车速的倍数;
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内置有各个像素和各种滤光片,用于基于当前拍摄的面积最大的目标的颜色特征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前方推送不同类型的滤光片;
信号解析设备,与所述电子眼捕获设备连接,用于解析出所述车辆后景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广的车体区域对应的车体对象的特征以作为检测到的车辆特征输出;
其中,在所述自动提速设备中,在接收到追尾概率超限时,自动将本车的行驶速度控制为所述后车平均车速的1.5倍;
其中,基于当前拍摄的面积最大的目标的颜色特征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前方推送不同类型的滤光片包括:当预览图像中所述目标的成像区域的整体蓝色分量值超限时,向所述各个像素的四分之一数量的像素的前方均匀推送蓝色滤光片。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丙涛
申请(专利权)人:陈丙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