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车架转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6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型车架转载平台,属于大型车架转运装置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调整角度快速,不需要吊运辅助,转运速度快的车架转载平台;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大型车架转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前桥、后桥、回转支撑,承载平台下部前端设置前桥,后端设置后桥,中部设置回转支撑,通过前桥、后桥与回转支撑的配合,实现大型车架的快速转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大型车架转运领域。

Large frame transfer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车架转载平台
本专利技术大型车架转载平台,属于大型车架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特种汽车的大型车架,车架的长度大约为20米,在加工的时候,需要焊接、机加、喷砂、喷漆等几道工艺,这几道工艺的实施处于不同的厂房,需要在完成一道工艺后,将车架转运至别的厂房进行下一道工艺,不同的厂房相距较远,厂房出口预留转弯半径相对小,在进出厂房的时候需要多次进行角度调整或用汽车吊运辅助进行方可以实现转弯,导致转运时间长,转运成本高,转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调整角度快速,不需要吊运辅助,转运速度快的车架转载平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大型车架转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前桥、后桥、回转支撑,承载平台下部前端设置前桥,后端设置后桥,中部设置回转支撑;前桥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前轮轮轴上方垂直于左前轮轮轴设置有左回转盘,右前轮轮轴上方垂直于右前轮轮轴设置有右回转盘,左回转盘与右回转盘与承载平台底部相连,左回转盘的回转轴与左前轮的轮轴相连,右回转盘的回转轴与右前轮的轮轴相连,左回转盘的回转轴与右回转盘的回转轴之间通过双向油缸相连;后桥包括左后轮、右后轮,左后轮在左后轮与右后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左行走动力装置,左行走动力装置与左后轮的轮轴相连,右后轮在右后轮与左后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右行走动力装置,右行走动力装置与右后轮的轮轴相连,左行走动力装置与右行走动力装置之间设置有机架,机架左侧与左行走动力装置相连,右侧与右行走动力装置相连,机架上部与承载平台下部相连;回转支撑包括矩形支架,矩形支架四角设置有支腿,矩形支架中心处设置有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外侧设置有与回转支承啮合连接的回转动力装置,承载平台底部对应回转支承的位置设置有与回转支承内圈相啮合的回转轴。所述的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均为双轮。所述的承载平台外侧设置有挂钩。所述的支腿为垂直方向的伸缩油缸。所述的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均为实心轮。所述的矩形支架前后两侧的支撑梁为左右伸缩支撑梁,所述的支腿设置在支撑梁左右两侧。所述的左行走动力装置与右行走动力装置均为液压马达。所述的左回转盘的回转轴与双向油缸之间设置有左连接杆,所述的左连接杆一端与左回转盘的回转轴相连,另一端与双向油缸左端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的右回转盘的回转轴与双向油缸之间设置有右连结杆,所述的右连结杆一端与右回转盘的回转轴相连,另一端与双向油缸右端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的左连接杆与右连结杆均为弧形连接杆。所述的承载平台为矩形平台,所述的承载平台底部设置有多个加强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中部下方的回转支撑,可以实现承载平台的原地回转,通过前桥后桥的配合,可以有效的减少转弯半径,适合空间有限的区域的转运,避免多次角度调整和使用汽车进行吊运,可以有效的提高转运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后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回转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承载平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系统原理图。图中1为承载平台、2为前桥、3为后桥、4为回转支撑、21为左前轮、22为右前轮、23为左回转盘、24为右回转盘、25为双向油缸、31为左后轮、32为右后轮、33为左行走动力装置、34为右行走动力装置、35为机架、41为矩形支架、42为支腿、43为回转支承、44为回转动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大型车架转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1、前桥2、后桥3、回转支撑4,承载平台1下部前端设置前桥2,后端设置后桥3,中部设置回转支撑4;前桥2包括左前轮21、右前轮22,左前轮21轮轴上方垂直于左前轮21轮轴设置有左回转盘23,右前轮22轮轴上方垂直于右前轮22轮轴设置有右回转盘24,左回转盘23与右回转盘24与承载平台1底部相连,左回转盘23的回转轴与左前轮21的轮轴相连,右回转盘24的回转轴与右前轮22的轮轴相连,左回转盘23的回转轴与右回转盘24的回转轴之间通过双向油缸25相连;后桥3包括左后轮31、右后轮32,左后轮31在左后轮31与右后轮3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左行走动力装置33,左行走动力装置33与左后轮31的轮轴相连,右后轮32在右后轮32与左后轮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右行走动力装置34,右行走动力装置34与右后轮32的轮轴相连,左行走动力装置33与右行走动力装置34之间设置有机架35,机架35左侧与左行走动力装置33相连,右侧与右行走动力装置34相连,机架35上部与承载平台1下部相连;回转支撑4包括矩形支架41,矩形支架41四角设置有支腿42,矩形支架41中心处设置有回转支承43,回转支承43外侧设置有与回转支承43啮合连接的回转动力装置44,承载平台1底部对应回转支承43的位置设置有与回转支承43内圈相啮合的回转轴,左前轮21、右前轮22、左后轮31、右后轮32均为双轮,承载平台1外侧设置有挂钩,支腿42为垂直方向的伸缩油缸,左前轮21、右前轮22、左后轮31、右后轮32均为实心轮,矩形支架41前后两侧的支撑梁为左右伸缩支撑梁,所述的支腿42设置在支撑梁左右两侧,左行走动力装置33与右行走动力装置34均为液压马达,左回转盘23的回转轴与双向油缸25之间设置有左连接杆,所述的左连接杆一端与左回转盘的回转轴相连,另一端与双向油缸左端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的右回转盘24的回转轴与双向油缸之间设置有右连结杆,所述的右连结杆一端与右回转盘的回转轴相连,另一端与双向油缸右端的活塞杆相连,左连接杆与右连结杆均为弧形连接杆,承载平台1为矩形平台,所述的承载平台1底部设置有多个加强梁。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大型车架的质心与回转支撑的回转中心重合并将大型车架放置在承载平台上,用紧固带将大型车架与承载平台进行固定,在不需要转弯或转弯半径较大的地方,使用前桥和后桥的动作来驱动装置整体移动,在需要原地回转动作的时候,将回转支撑的四角的伸缩油缸伸出并进行锁定,将支撑平台与前桥、后桥一起抬离地面,然后动作回转支承将整体进行转动,所有的动力部分使用电气系统进行控制,电气系统包括充电组件、电瓶组件、电控箱、警示灯、喇叭、传感器、电缆、遥控器等,主要用于供电,给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控制液压系统多路阀、转向0位检测、警示,能够实现无线遥控操作,涉及液压组件的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主要由电机泵、油箱及附件、多路阀、管路等组成,液压系统安装在回转台架上,用来提供液压驱动力,通过多路阀控制回转马达和左右行走动力装置的液压马达,双向油缸、伸缩油缸,配合实现行驶和回转等动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车架转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1)、前桥(2)、后桥(3)、回转支撑(4),承载平台(1)下部前端设置前桥(2),后端设置后桥(3),中部设置回转支撑(4);/n前桥(2)包括左前轮(21)、右前轮(22),左前轮(21)轮轴上方垂直于左前轮(21)轮轴设置有左回转盘(23),右前轮(22)轮轴上方垂直于右前轮(22)轮轴设置有右回转盘(24),左回转盘(23)与右回转盘(24)与承载平台(1)底部相连,左回转盘(23)的回转轴与左前轮(21)的轮轴相连,右回转盘(24)的回转轴与右前轮(22)的轮轴相连,左回转盘(23)的回转轴与右回转盘(24)的回转轴之间通过双向油缸(25)相连;/n后桥(3)包括左后轮(31)、右后轮(32),左后轮(31)在左后轮(31)与右后轮(3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左行走动力装置(33),左行走动力装置(33)与左后轮(31)的轮轴相连,右后轮(32)在右后轮(32)与左后轮(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右行走动力装置(34),右行走动力装置(34)与右后轮(32)的轮轴相连,左行走动力装置(33)与右行走动力装置(34)之间设置有机架(35),机架(35)左侧与左行走动力装置(33)相连,右侧与右行走动力装置(34)相连,机架(35)上部与承载平台(1)下部相连;/n回转支撑(4)包括矩形支架(41),矩形支架(41)四角设置有支腿(42),矩形支架(41)中心处设置有回转支承(43),回转支承(43)外侧设置有与回转支承(43)啮合连接的回转动力装置(44),承载平台(1)底部对应回转支承(43)的位置设置有与回转支承(43)内圈相啮合的回转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车架转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1)、前桥(2)、后桥(3)、回转支撑(4),承载平台(1)下部前端设置前桥(2),后端设置后桥(3),中部设置回转支撑(4);
前桥(2)包括左前轮(21)、右前轮(22),左前轮(21)轮轴上方垂直于左前轮(21)轮轴设置有左回转盘(23),右前轮(22)轮轴上方垂直于右前轮(22)轮轴设置有右回转盘(24),左回转盘(23)与右回转盘(24)与承载平台(1)底部相连,左回转盘(23)的回转轴与左前轮(21)的轮轴相连,右回转盘(24)的回转轴与右前轮(22)的轮轴相连,左回转盘(23)的回转轴与右回转盘(24)的回转轴之间通过双向油缸(25)相连;
后桥(3)包括左后轮(31)、右后轮(32),左后轮(31)在左后轮(31)与右后轮(3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左行走动力装置(33),左行走动力装置(33)与左后轮(31)的轮轴相连,右后轮(32)在右后轮(32)与左后轮(3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右行走动力装置(34),右行走动力装置(34)与右后轮(32)的轮轴相连,左行走动力装置(33)与右行走动力装置(34)之间设置有机架(35),机架(35)左侧与左行走动力装置(33)相连,右侧与右行走动力装置(34)相连,机架(35)上部与承载平台(1)下部相连;
回转支撑(4)包括矩形支架(41),矩形支架(41)四角设置有支腿(42),矩形支架(41)中心处设置有回转支承(43),回转支承(43)外侧设置有与回转支承(43)啮合连接的回转动力装置(44),承载平台(1)底部对应回转支承(43)的位置设置有与回转支承(43)内圈相啮合的回转轴。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卫国李玉贵朱冰龙玉霞史炜刘慧芬王江勇李青邱红亮陈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