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及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0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所述橡胶支撑体为分体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和设置在支撑本体上的环形胎冠;所述支撑本体底部采用2‑6层、直径1~3mm粗纤维帘线单根接近0度周向缠绕作为骨架;所述环形胎冠采用1‑3层、细纤维帘布周向缠绕作为骨架,层与层之间帘线相互交叉或单根接近0度周向缠绕,层之间设有一层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轮胎失压时,保证轮胎高负载性能、避免轮胎内置支撑体与轮胎表面强烈摩擦。

A kind of inner rubber support for ti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及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用内支撑体
,尤其涉及一种高负载性能、低摩擦的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及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轮胎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只至关重要,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尖锐物刺伤而漏气或爆破后,车辆会失去平衡,尤其在高速行驶时,车辆不能马上停下来,偏离行驶方向后会非常危险,不仅自身车辆失去控制,还会撞击到附近的车辆或物体,发生安全事故。为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在轮胎的胎里事先预装一种安全装置,称之为支撑体,,在轮胎缺气、失压时,支撑体发挥作用,承载车辆负荷,保持车辆行驶方向,保证车辆安全的行驶到就近的修理站。目前市场上现有支撑体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一种如图1所示,两半粘合式橡胶支撑体:支撑体设计为半片,两个半片支撑体采用粘合胶片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橡胶支撑体,其负载能力受到两个半片之间的粘合强力的约束,而且体积庞大、重量大、费油,即便有的采用了中间通孔可以降低重量,但是承载能力也会降低。两半式橡胶支撑体、钢圈、轮胎组装图如图2所示。另一种如图3所示的支架支撑体,这类支撑体通常采用三个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撑体为分体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和设置在支撑本体上的环形胎冠;所述支撑本体底部采用2-6层、直径1~3mm粗纤维帘线单根接近0度周向缠绕作为骨架;所述环形胎冠采用1-3层、细纤维帘布周向缠绕作为骨架,层与层之间帘线相互交叉或单根接近0度周向缠绕,层之间设有一层胶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撑体为分体结构,包括支撑本体和设置在支撑本体上的环形胎冠;所述支撑本体底部采用2-6层、直径1~3mm粗纤维帘线单根接近0度周向缠绕作为骨架;所述环形胎冠采用1-3层、细纤维帘布周向缠绕作为骨架,层与层之间帘线相互交叉或单根接近0度周向缠绕,层之间设有一层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的底座着合曲线与对应钢圈着合部位曲线对应,底座着合曲线直径比对应钢圈直径小4-12mm,支撑本体与钢圈过盈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顶部周向设有数条弧形卡槽,所述环形胎冠上设有弧形固定块,所述支撑本体和环形胎冠通过弧形卡槽和弧形固定块匹配,二者可周向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采用倒T型结构,所述支撑本体的胶料邵尔A硬度为65~80度、拉伸强度≥18MP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块宽度比弧形卡槽宽度小0.5mm,弧形固定块外直径比弧形卡槽外直径大1mm;所述支撑本体顶部边缘、环形胎冠下部边缘均开有楔形口。


6.一种轮胎用内置橡胶支撑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支撑本体、环形胎冠的胶片制备;
步骤2、纤维帘线、帘布的准备;
步骤3、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军李振波王超燕山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