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00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涉及轮胎硫化胶囊生产技术领域。轮胎硫化胶囊胶料组分包括: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炭黑、溴化酚醛树脂、硫磺、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促进剂;进行炼胶及硫化。所使用的密炼机中带有切胶装置,在密炼机的辊筒上设置环槽,上顶栓(2)底部的压砣(203)的两侧均匀分布与环槽相对应的梳齿(204),梳齿(204)宽度小于环槽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对轮胎硫化胶囊的配方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密炼机结构进行改进,以小块胶加入到密炼机中,有利于各类配合剂在胶料中进行分散,并破碎胶豆,起胶翻炼,能够避免焦烧现象,提高炼胶的效率。

A production method of tire curing caps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硫化胶囊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轮胎硫化胶囊在轮胎的硫化成型过程中,安装在轮胎硫化机内部作为轮胎定型的内模具使用。向轮胎硫化胶囊内部充入过热水或压缩气等介质,使轮胎硫化胶囊伸张支撑轮胎胶胚,其与轮胎胎里相贴合,利用轮胎硫化胶囊内部介质流体的流动传热特点,保持轮胎硫化过程中温度相对均衡,达到轮胎硫化均匀的效果,提高轮胎的平衡性能。轮胎硫化胶囊对于轮胎的生产十分重要。轮胎硫化胶囊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重复使用多次,要求其具备优良的气密性、强度、耐老化等性能,正是由于轮胎硫化胶囊需要具备的特性较多,对其生产工艺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胶料配方设计、炼胶工艺及其设备的优化改进、硫化成型工艺及其设备的优化改进。其中,轮胎硫化胶囊使用的胶料以丁基橡胶为主,丁基橡胶饱和度高,具有优良的气密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与配合剂混炼时间长,在密炼过程中,为了保证胶料的均匀性,密炼时间长,而密炼温度高,易引起胶料的焦烧,不利于后续生产的轮胎硫化胶囊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以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作为轮胎硫化胶囊的主体胶料,在改进的密炼机中进行炼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胶料组分包括: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炭黑、溴化酚醛树脂、硫磺、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促进剂;包括下述生产步骤:S1、按照配方称量物料;<br>S2、向带有切胶装置的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90-110℃,先加入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30s-4min后,再加入炭黑、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和促进剂,2-8min后排出密炼胶料;S3、将S2中的密炼胶料加入到开炼机中,在100-120℃下,加入溴化酚醛树脂和硫磺,1-5min后,排出胶片;S4、将S3中的胶片加入到注射硫化设备中,控制螺杆温度为70-80℃、注射压力为14-16MPa、硫化温度为170-190℃,进行硫化,硫化结束之后,注射硫化设备将轮胎硫化胶囊顶出模腔,即得到轮胎硫化胶囊;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包括:密炼室和加料口;加料口位于密炼室的上方、与密炼室连通;在加料口的内部安装切胶装置,切胶装置将大块胶切成小块胶;在密炼室中,第一辊筒上沿辊筒方向间隔开有第一环槽,第二辊筒上沿辊筒方向间隔开有第二环槽,固定安装在上顶栓底部的压砣的两侧均匀分布着分别与第一环槽、第二环槽相对应的梳齿,梳齿的宽度小于第一环槽的槽宽,梳齿的宽度小于第二环槽的槽宽。进一步,胶料组分中,丁基橡胶40-60份,氯化丁基橡胶40-60份,炭黑10-30份,溴化酚醛树脂2-4份,硫磺1-2份,氧化锌2-5份,硬脂酸1-2份,防老剂1-3份,促进剂1-2份,按重量份计。该胶料配方适用于轮胎硫化胶囊中,以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为基础胶料,加入炭黑对其进行补强;加入氧化锌和硬脂酸改善其加工性能;加入防老剂能够延长制品使用时间;溴化酚醛树脂、硫磺和促进剂作为硫化体系的配合剂,用于硫化及促进硫化。进一步,在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切胶装置包括: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第三辊筒的圆周方向上固定安装多个刀片,第四辊筒的外表面光滑,第三辊筒的刀片的外侧所形成的包络圆与第四辊筒的外表面相切;第三辊筒通过传动轮和传送带与第三电机连接。对于切胶装置具体结构的设计,在该装置中,第四辊筒为待切胶块提供了一个支撑,配合刀片的切胶动作,第四辊筒是被动的,在第三辊筒的转动及胶料的挤压作用下可以发生转动。大胶块会被切割成体积小于相邻两个刀片之间空隙的小块胶,以小块胶加入到密炼机中,有利于各类配合剂在胶料中进行分散,能够在较短密炼时间内达到良好的炼胶效果。进一步,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还包括:密炼机壳体,密炼机壳体内部中空,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间焊接;下壳体的内部是密炼室;上顶栓上部是气缸,气缸的伸缩杆底部固定安装压砣;气缸安装在上壳体的上方,伸缩杆和压砣位于上壳体的内部;第一辊筒通过传动轮和传送带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辊筒通过传动轮和传送带与第二电机连接。进一步,第一环槽的槽宽记为W1,第二环槽的槽宽记为W2,梳齿的宽度记为W3,W1=W2,W3=0.9-0.99W1。梳齿的宽度较窄,起胶时,第一环槽或第二环槽容易出现残留胶料,这部分残留胶料可能无法参与有效混炼;梳齿的宽度越接近于第一环槽或第二环槽的宽度时,设备的精度以及安装要求会越高,造成设备成本的上涨。优选地,设计W3=0.95W1。进一步,压砣是一体式的,上端是四棱柱、下端是三棱柱,三棱柱的一个侧面与四棱柱的一个面完全重合,三棱柱平行于重合的侧面的侧棱构成压砣的底部尖端。压砣的底部尖端可以伸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起到捶打、压实胶料的作用。进一步,梳齿位于压砣的上端、方向向下,梳齿与所在的四棱柱侧面间形成的角度为20-70°。梳齿倾斜的角度不同,则与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接触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即起胶的位置会不同。此外,压砣的尺寸会对梳齿倾斜的角度形成限制。进一步,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还包括:下顶栓,下顶栓的上端固定安装顶砣,顶砣是一体式的,上端是三棱柱、下端是四棱柱,三棱柱的一个侧面与四棱柱的一个面完全重合,三棱柱平行于重合的侧面的侧棱构成顶砣的顶部尖端;下顶栓安装在下壳体的底部,顶砣位于下壳体内部。进一步,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包括:支柱、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侧板,支柱支撑着下支撑板,侧板立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主要用于支撑密炼机的动力设备、电控设备等部件。进一步,在上支撑板和侧板之间设有加强筋。这样的设计,使底座的结构稳定,提高上支撑板的承重能力。在本专利技术中,上顶栓中的气缸是与气控系统连接的,气缸能够带动压砣进行上下运动,对胶料进行捶打;密炼室部分的辊筒处设置加热冷却进出管道,用以控制密炼室内部温度;密炼机上会设置电控系统及操作面板。这是设备应用中的公知常识,在本专利技术中不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中对于密炼机的主要改进点是:切胶装置将大块胶切成小块胶,以小块胶加入到密炼机中,有利于各类配合剂在胶料中进行分散,提高炼胶的效率。在密炼机的辊筒上设置环槽,环槽能够起到破碎胶豆、结团炭黑或其他配合剂集聚体的作用,当胶豆遇到环槽的壁边时,在挤压作用下极易破碎掉;在上顶栓底部的压砣的两侧均匀分布与环槽相对应的梳齿,梳齿进行起胶翻炼,直接大幅度改变胶料在密炼室原本的状态,用以增加不同位置胶料间的接触、相互混炼机会,快速实现均匀混炼胶料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1)通过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的并用和组分的调整,对轮胎硫化胶囊的配方进行了优化设计;2)对密炼机结构进行改进,在加料口处安装切胶装置,以小块胶加入到密炼机中,有利于各类配合剂在胶料中进行分散,提高炼胶的效率;3)辊筒上设置环槽、压砣上设置梳齿,破碎胶豆,起胶翻炼,能够在较短密炼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n胶料组分包括: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炭黑、溴化酚醛树脂、硫磺、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促进剂;/n包括下述生产步骤:/nS1、按照配方称量物料;/nS2、向带有切胶装置的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90-110℃,先加入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30s-4min后,再加入炭黑、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和促进剂,2-8min后排出密炼胶料;/nS3、将S2中的密炼胶料加入到开炼机中,在100-120℃下,加入溴化酚醛树脂和硫磺,1-5min后,排出胶片;/nS4、将S3中的胶片加入到注射硫化设备中,控制螺杆温度为70-80℃、注射压力为14-16MPa、硫化温度为170-190℃,进行硫化,硫化结束之后,注射硫化设备将轮胎硫化胶囊顶出模腔,即得到轮胎硫化胶囊;/n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包括:密炼室(103)和加料口(6);加料口(6)位于密炼室(103)的上方、与密炼室(103)连通;在加料口(6)的内部安装切胶装置,切胶装置将大块胶切成小块胶;在密炼室(103)中,第一辊筒(3)上沿辊筒方向间隔开有第一环槽(301),第二辊筒(4)上沿辊筒方向间隔开有第二环槽(401),固定安装在上顶栓(2)底部的压砣(203)的两侧均匀分布着分别与第一环槽(301)、第二环槽(401)相对应的梳齿(204),梳齿(204)的宽度小于第一环槽(301)的槽宽,梳齿(204)的宽度小于第二环槽(401)的槽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胶料组分包括: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炭黑、溴化酚醛树脂、硫磺、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促进剂;
包括下述生产步骤:
S1、按照配方称量物料;
S2、向带有切胶装置的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90-110℃,先加入丁基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30s-4min后,再加入炭黑、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和促进剂,2-8min后排出密炼胶料;
S3、将S2中的密炼胶料加入到开炼机中,在100-120℃下,加入溴化酚醛树脂和硫磺,1-5min后,排出胶片;
S4、将S3中的胶片加入到注射硫化设备中,控制螺杆温度为70-80℃、注射压力为14-16MPa、硫化温度为170-190℃,进行硫化,硫化结束之后,注射硫化设备将轮胎硫化胶囊顶出模腔,即得到轮胎硫化胶囊;
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包括:密炼室(103)和加料口(6);加料口(6)位于密炼室(103)的上方、与密炼室(103)连通;在加料口(6)的内部安装切胶装置,切胶装置将大块胶切成小块胶;在密炼室(103)中,第一辊筒(3)上沿辊筒方向间隔开有第一环槽(301),第二辊筒(4)上沿辊筒方向间隔开有第二环槽(401),固定安装在上顶栓(2)底部的压砣(203)的两侧均匀分布着分别与第一环槽(301)、第二环槽(401)相对应的梳齿(204),梳齿(204)的宽度小于第一环槽(301)的槽宽,梳齿(204)的宽度小于第二环槽(401)的槽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胶料组分中,丁基橡胶40-60份,氯化丁基橡胶40-60份,炭黑10-30份,溴化酚醛树脂2-4份,硫磺1-2份,氧化锌2-5份,硬脂酸1-2份,防老剂1-3份,促进剂1-2份,按重量份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切胶装置包括:第三辊筒(601)和第四辊筒(602),第三辊筒(601)的圆周方向上固定安装多个刀片(603),第四辊筒(602)的外表面光滑,第三辊筒(601)的刀片(603)的外侧所形成的包络圆与第四辊筒(602)的外表面相切;第三辊筒(601)通过传动轮和传送带与第三电机(60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硫化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使用的密炼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岩赵海林范屏张学永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永一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