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88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包括:下料,成型加工,得到镶针毛坯;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精加工;在镶针表面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得到镶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通过下料、成型、精加工及在镶针表面进行处理,使得镶针加工的流程程序化,提高生产效率;在镶针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可以在镶针表面形成保护层,增强镶针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提高镶针的综合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A kind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inserting needle in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镶针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镶针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镶针是模具的重要结构,在铸造过程中,发现普通镶针及异形镶针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均较差,多次铸造后,会出现镶针磨损及腐蚀裂缝等现象,尤其是镶针头部出现的情况更加明显,需要频繁对镶针进行更换,不但增加了铸造成本,还影响生产效率。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供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的镶针的加工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镶针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包括:下料,成型加工,得到镶针毛坯;对镶针毛坯进行热处理,并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精加工;在镶针表面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得到镶针。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通过下料、成型、精加工及在镶针表面进行处理,使得镶针加工的流程程序化,提高生产效率;在镶针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可以在镶针表面形成保护层,增强镶针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提高镶针的综合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镶针为规则镶针,则选用SKD61下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镶针为规则镶针,则所述成型加工,包括:磨削加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镶针为异形镶针,则选用SKD61、或普通H13、或8418模具钢下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镶针为异形镶针,则所述成型加工,包括:使用数控加工、或电火花加工、或线切割加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加工,还包括:去除多余材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热处理后,所述镶针毛坯的硬度为45-48HRC。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精加工,包括: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打磨,使公差为-0.01mm-+0.02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镶针表面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包括:在镶针表面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得到氮化层、或镀钛层、或氮铝化钛层的厚度≤3μm。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通过下料、成型、精加工及在镶针表面进行处理,使得镶针加工的流程程序化,提高生产效率。(2)在镶针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可以在镶针表面形成保护层,增强镶针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提高镶针的综合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包括:S1.下料,成型加工,得到镶针毛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镶针为规则镶针,则选用SKD61下料。若镶针为规则镶针,则所述成型加工,包括:磨削加工。规则形状的镶针,可以采用常规磨削进行加工,因此,选用SKD61具有较好的韧性和硬度,易于进行磨削操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镶针为异形镶针,则选用SKD61、或普通H13、或8418模具钢下料。若镶针为异形镶针,则所述成型加工,包括:使用数控加工、或电火花加工、或线切割加工。由于异形镶针需要进行数控加工、或电火花加工、或线切割加工,因此,异形镶针需要选用的材料的韧性、强度、抗腐蚀性和抗热裂性等综合性能要好,而SKD61、或普通H13、或8418模具钢能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加工,还包括:去除多余材料。S2.对镶针毛坯进行热处理,并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精加工。所述热处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对模具零配件的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后,使所述镶针毛坯的硬度为45-48HRC。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精加工,包括: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打磨,使公差为-0.01mm-+0.02mm。S3.在镶针表面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得到镶针。在镶针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可以在镶针表面形成保护层,增强镶针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提高镶针的综合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镶针表面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得到氮化层、或镀钛层、或氮铝化钛层的厚度≤3μm。将氮化层、或镀钛层、或氮铝化钛层的厚度设置为≤3μm,可以防止因过厚脱落。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通过下料、成型、精加工及在镶针表面进行处理,使得镶针加工的流程程序化,提高生产效率。(2)在镶针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可以在镶针表面形成保护层,增强镶针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提高镶针的综合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料,成型加工,得到镶针毛坯;/n对镶针毛坯进行热处理,并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精加工;/n在镶针表面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得到镶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料,成型加工,得到镶针毛坯;
对镶针毛坯进行热处理,并在磨针机上对镶针毛坯进行精加工;
在镶针表面氮化处理、或表面镀钛、或表面镀氮铝化钛,得到镶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若镶针为规则镶针,则选用SKD61下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若镶针为规则镶针,则所述成型加工,包括:磨削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若镶针为异形镶针,则选用SKD61、或普通H13、或8418模具钢下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镶针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若镶针为异形镶针,则所述成型加工,包括:使用数控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广兴钟兴涛黄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