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及其喷涂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77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及其喷涂工艺,包括有散热条和喷涂装置,所述散热条由两块板面以及设置在两块板面之间的网格板构成,所述网格板形成有贯穿其散热条宽度方向的通孔,所述散热条设置有两排,且每排设置数量至少为一个,一排所述散热条的通孔朝向另一排所述散热条的板面设置,所述喷涂装置设置在任意一排所述散热条的一侧,且两排所述散热条与喷涂装置的喷涂路径位于同一平面上,靠近所述喷涂装置一侧的散热条其通孔朝向喷涂装置的喷口设置,且喷涂装置的喷涂路径通过该通孔抵达另一排所述散热条的板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排散热条同时喷涂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高效喷涂、节省成本以及减少涂料浪费的效果。

A spray tooling and spray process for heat s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及其喷涂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条加工
,具体为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及其喷涂工艺。
技术介绍
空调内机含有的散热条在加工处理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喷涂工艺,即在散热条上喷涂特氟龙涂料,现有的工艺是对单排散热条实施喷涂,且喷涂过程中需要预先加热,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1:现有技术中的喷涂覆盖率不佳,实际对散热条的喷涂覆盖率不超过70%;2:喷涂加工前需要对工件实施预热,产品需要完成2次回炉,能耗高且工序繁琐;3:现有技术在喷涂过程中造成大量喷涂材料的浪费,喷涂后飞溅的涂料不可回收利用,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负担;4:喷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及其喷涂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包括有散热条和喷涂装置,所述散热条由两块板面以及设置在两块板面之间的网格板构成,所述网格板形成有贯穿其散热条宽度方向的通孔,所述散热条设置有两排,且每排设置数量至少为一个,一排所述散热条的通孔朝向另一排所述散热条的板面设置,所述喷涂装置设置在任意一排所述散热条的一侧,且两排所述散热条与喷涂装置的喷涂路径位于同一平面上,靠近所述喷涂装置一侧的散热条其通孔朝向喷涂装置的喷口设置,且喷涂装置的喷涂路径通过该通孔抵达另一排所述散热条的板面。所述散热条的端部安装有工装夹具,该工装夹具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并可使散热条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线自转。所述工装夹具的端部连接有中框,该中框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并可使两排所述散热条公转。两排所述散热条的间距设置为60-80mm。两排所述散热条的间距设置为70mm。靠近喷涂装置的散热条与喷涂装置的喷口间距设置为20-30mm。靠近喷涂装置的散热条与喷涂装置的喷口间距设置为25mm。两排所述散热条均设置在同一高度。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两排散热条装夹至工位中竖直摆放,并使第一排散热条的通孔朝向喷涂装置的喷口部并靠近该喷口部设置,第二排散热条的任意一板面对准通孔;步骤二:将涂料注入喷涂装置,对准第一排散热条的网格板喷涂,且喷涂路径通过第一排散热条的通孔抵达第二排散热条的板面;步骤三:交换第一排散热条和第二排散热条工位,使原工位的第二排散热条移至靠近喷涂装置的一侧,且该排内散热条的通孔朝向喷涂装置设置,使原工位的第一排散热条移至远离喷涂装置的一侧,且该排内散热条的板面朝向喷涂装置设置,对交换工位后散热条实施喷涂;步骤四:将喷涂好的散热条在380-400摄氏度的温度下烘烤固化;步骤五:将烘烤固化后的散热条冷却打包。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均采用沿着散热条长度方向喷涂,且单次喷涂次数至少为一次。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排散热条同时喷涂的结构设计实现了高效喷涂、节省成本以及减少涂料浪费的效果,具体的效果如下:1:巧妙的通过第一排散热条的通孔形成对第二排散热条的板面喷涂通道,使之能在散热条的一侧同时完成对两条散热条的喷涂,有效的提高了喷涂涂料的使用效率以及散热条的生产效率,减少了涂料浪费,且减少了由于残余涂料造成了污水处理量,进一步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喷涂装置靠近散热条一侧设置,可以提高散热条的喷涂覆盖面积;3:采用两排设置的散热条一次喷涂成型,和传统工艺相比省去了第一次烘干预热,在大批量的生产条件下,可有效的降低企业因烘干预热导致的额外生产成本,减少了回炉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喷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散热条工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装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工装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喷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的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包括有散热条21和喷涂装置1,所述散热条21由两块板面211以及设置在两块板面211之间的网格板212构成,所述网格板212形成有贯穿其散热条21宽度方向的通孔213,在喷涂中需要将网格板212的表面进行喷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格板212在实际应用中为波纹片,如图中所示,该网格板212呈V字形排布,本实施例不限定其网格板212的具体排布形式以及形成的通孔213的孔型,其结构可以为U形也可以为其它任何可被采用的形状结构;所述散热条21设置有两排,且每排设置数量至少为一个,一排所述散热条21的通孔212朝向另一排所述散热条21的板面211设置,图示中,靠近所述喷涂装置1一侧的散热条21其通孔213朝向喷涂装置1的喷口部,在该散热条21的另一侧设置的另一排散热条21其板面211朝向第一排散热条21的通孔213,两排所述散热条21与喷涂装置1的喷涂路径位于同一平面上,该种设置即可理解为,当喷涂装置1沿着散热条21的长度方向进行喷涂时,必然会形成一条喷涂路径使得第一排的散热条21的网格板212的表面以及第二排的散热条21的板面211均可受到喷涂,或可理解为第一排的散热条21的通孔213成为了第二排散热条21的板面211喷涂唯一有效的喷涂通道,使之达到了喷涂装置1的一次喷涂,两个散热条21可同时涂装的效果;同时,本实施例也限定了靠近所述喷涂装置1一侧的散热条21其通孔朝向喷涂装置的喷口设置,即可理解为喷涂路径必然是先经过通孔213,而后再喷涂至板面211;喷涂装置1的喷口与散热条21距离较近,本实施例优选的间距设置在20-30mm,该距离可保证喷涂装置1的喷口扩散的锥形喷射面可覆盖第一排散热条21的通孔213的入口处,喷口的锥形喷射面可完全覆盖通孔213的入口处,保证了网格板212的喷涂有效面积达到最大化,传统的喷涂工艺是喷口距离散热条21较远,涂料的喷涂路径一部分通过通孔213,另一部分位于散热条21的外侧,该种喷涂虽然喷射面较大,但使得漆料较薄,且位于通孔213内的网格板212端面无法得到有效喷涂,通过本实施例中描述的近距离喷涂,可有效的减少喷涂漆料的浪费;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喷涂方式中,由于散热条21喷涂先喷涂网格板212,200度烘干冷却后再进行对板面211的喷涂,本实施例由于采用两排设置的散热条21一次喷涂成型,和传统工艺相比省去了第一次烘干预热,在大批量的生产条件下,可有效的降低企业因烘干预热产生的额外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条21的端部安装有工装夹具22,并使得工装夹具22和散热条21构成了散热条工装组件2,该工装夹具22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并可使散热条21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线自转,即可理解为,所述的工装夹具22装夹散热条21后可通过传动装置实现自转,该工装夹具22包括有连接件221和固接在该连接件221上的旋转轴222,本实施例不限定工装夹具22连接散热条21的具体连接方式,可通过连接件221采用固定连接或夹合连接,所述的传动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机代替,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工装夹具22的旋转轴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包括有散热条和喷涂装置,所述散热条由两块板面以及设置在两块板面之间的网格板构成,所述网格板形成有贯穿其散热条宽度方向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设置有两排,且每排设置数量至少为一个,一排所述散热条的通孔朝向另一排所述散热条的板面设置,所述喷涂装置设置在任意一排所述散热条的一侧,且两排所述散热条与喷涂装置的喷涂路径位于同一平面上,靠近所述喷涂装置一侧的散热条其通孔朝向喷涂装置的喷口设置,且喷涂装置的喷涂路径通过该通孔抵达另一排所述散热条的板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包括有散热条和喷涂装置,所述散热条由两块板面以及设置在两块板面之间的网格板构成,所述网格板形成有贯穿其散热条宽度方向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设置有两排,且每排设置数量至少为一个,一排所述散热条的通孔朝向另一排所述散热条的板面设置,所述喷涂装置设置在任意一排所述散热条的一侧,且两排所述散热条与喷涂装置的喷涂路径位于同一平面上,靠近所述喷涂装置一侧的散热条其通孔朝向喷涂装置的喷口设置,且喷涂装置的喷涂路径通过该通孔抵达另一排所述散热条的板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的端部安装有工装夹具,该工装夹具上设置有传动装置并可使散热条沿其长度方向的轴线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的端部连接有中框,该中框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并可使两排所述散热条公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散热条的间距设置为60-8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散热条的间距设置为7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条喷涂工装,其特征在于:靠近喷涂装置的散热条与喷涂装置的喷口间距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航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市华茂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