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体的装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611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入体的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引导盖及引导座,引导盖与引导座可拆卸连接;引导盖具有第一内腔,第一内腔贯通引导盖,且第一内腔中至少一段的直径逐渐变小;引导座具有第二内腔,第二内腔贯通引导座,且第二内腔中至少一段为直径逐渐变小的斜直结构,斜直结构包括多个依次交叉设置的内腔斜段与内腔直段,内腔斜段的腔壁与引导座的轴线呈锐角,内腔直段的腔壁与引导座的轴线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载装置可以分解植入体装载时受到的压缩阻力,避免植入体在装载时受损,特别是防止植入体的流入道尖端在被装载工具压握时,弯折而造成结构损坏;且操作简单、装载效率高、对不同规格的植入体具有普适性。

Implant 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入体的装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植入体的装载装置。
技术介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是一种全新的瓣膜置换技术,其原理是将瓣膜假体装载到输送系统内,经导管输送到主动脉根部,支架释放能够确保瓣膜被固定到主动脉瓣环处,替代功能退化的原瓣膜,使病人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这项技术,可以在不开胸、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治疗主动脉瓣瓣膜病,免去了以前外科开胸术、心脏停跳对病人造成的巨大创伤。这项技术需要将支架压缩到很小的直径以载入输送器的导管中。使用装载工具装载瓣膜假体时,通常使用引导盖与引导座配合做初步压缩,再用引导座的内腔对支架的流入道做进一步压缩,直到瓣膜假体被完全压握。对于传统的装载工具,引导座内腔的进口端的过渡圆弧开口较大,容易产生“尖角碰尖角”的情况,即支架的流入道与引导座内腔的进口端形成钝角,需要克服很大的阻力做很大程度的压缩,支架容易因为压缩不均匀或局部意外弯折而造成支架倾斜、损伤或瓣膜破损,导致装载人员操作困难,装载效率低,最终导致支架或瓣膜的功能有缺陷或使用寿命降低,甚至可能无法正常植入工作,同时,手术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体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盖及引导座,所述引导盖与所述引导座可拆卸连接;/n所述引导盖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贯通所述引导盖,且所述第一内腔中至少一段的直径逐渐变小;/n所述引导座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贯通所述引导座,且所述第二内腔中至少一段为直径逐渐变小的斜直结构,所述斜直结构包括多个依次交叉设置的内腔斜段与内腔直段,所述内腔斜段的腔壁与所述引导座的轴线呈锐角,所述内腔直段的腔壁与所述引导座的轴线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体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盖及引导座,所述引导盖与所述引导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引导盖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贯通所述引导盖,且所述第一内腔中至少一段的直径逐渐变小;
所述引导座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贯通所述引导座,且所述第二内腔中至少一段为直径逐渐变小的斜直结构,所述斜直结构包括多个依次交叉设置的内腔斜段与内腔直段,所述内腔斜段的腔壁与所述引导座的轴线呈锐角,所述内腔直段的腔壁与所述引导座的轴线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盖包括出口部、压缩部及入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体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压缩区和第二压缩区,所述第一压缩区的入口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压缩区的出口端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体的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区的内表面的母线为曲线。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峰赵婧陈国明李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