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355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包括底座、电机支架、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轴承、轴承压片和后防护罩,所述电机支架安装于底座内,且该电机支架与底座呈α角放置;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支架内;所述主动轮安装于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从动轮安装于底座内且与主动轮啮合,用于后防护罩转动;所述轴承安装于从动轮上,用于固定从动轮;所述轴承压片安装于轴承上且固定至底座上,用于固定轴承;所述后防护罩安装于底座的顶部,且后防护罩与底座的接触面均设为α角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循环扇的摇头装置可以同时使风扇实现上下和左右最大90度的旋转,增强循环扇的使用效果。

A kind of moving head device of circulation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
本技术属于循环扇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风扇是靠吹干人体汗液蒸发而散热,而且是生硬的乱流散风,吹不远,吹久了还会让人产生头痛头晕。循环扇则主要是针对空气的流动达到一个室温平衡,以合理的空气流向达到平衡温度的效果,基于空气平衡温度的效果,传统风扇摇头是左右和上下移动,风向比较单一,无法有效的改善风向,使空气温度能快速达到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包括底座、电机支架、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轴承、轴承压片和后防护罩,所述电机支架安装于底座内,且该电机支架与底座呈α角放置;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支架内;所述主动轮安装于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从动轮安装于底座内且与主动轮啮合,用于后防护罩转动;所述轴承安装于从动轮上,用于固定从动轮;所述轴承压片安装于轴承上且固定至底座上,用于固定轴承;所述后防护罩安装于底座的顶部,且后防护罩与底座的接触面均设为α角平面;其中α角范围在30°~60°。较佳地,所述α角为45°。较佳地,所述电机支架上还设有一水平支撑部,用于固定电机支架,防止电机转动时主动轮打滑。较佳地,所述后防护罩上设有一定位筋,所述支撑压片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定位骨,用于后防护罩沿底座旋转时定位。较佳地,所述后防护罩上还设有一突出的固定部,其对应的从动轮上设有用于放置该固定部的开口,用于电机控制后防护罩转动。较佳地,所述电机为不定向同步电动机,用于控制后防护罩正反转。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循环扇摇头装置底座上壳有一个α角的平面,后防护罩对应也有α角的平面,后防护罩摇头时以α角平面为基准平面旋转,风扇实现上下和左右最大90度摇头,打破传统风扇上下手动摇头的缺陷,使用更方便。电机采用不定向同步电动机,能够控制后防护罩正反转,可以节约线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从动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轴承压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后防护罩45°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底座;2、电机支架;3、电机;4、主动轮;5、从动轮;6、轴承;7、轴承压片;8、后防护罩;201、水平支撑部;501、开口;701、定位骨;801、后防护罩45°平面;801a、固定部;801b、定位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包括底座1、电机支架2、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5、轴承6、轴承压片7和后防护罩8,所述电机支架2安装于底座1内,且该电机支架2与底座1呈α角放置;所述电机3安装于电机支架2内;所述主动轮4安装于电机3的旋转轴上;所述从动轮5安装于底座1内且与主动轮4啮合,用于后防护罩8转动;所述轴承6安装于从动轮5上,用于固定从动轮5;所述轴承压片7安装于轴承6上且固定至底座1上,用于固定轴承6;所述后防护罩8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且后防护罩8与底座1的接触面均设为α角平面。所述α角为45°。此时循环扇达到最理想的控制范围。所述电机支架2上还设有一水平支撑部201,用于固定电机支架2,防止电机3转动时主动轮4打滑。所述后防护罩8上设有一定位筋801b,所述支撑压片7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定位骨701,用于后防护罩8沿底座1旋转时定位。所述后防护罩8上还设有一突出的固定部801a,其对应的从动轮5上设有用于放置该固定部801a的开口501,用于电机3控制后防护罩8转动。所述电机3为不定向同步电动机,用于控制后防护罩8正反转。本技术工作原理为:本技术的循环扇的摇头装置采用不定向同步电动机提供循环扇摇头的动力,电机3旋转带动主动轮4转动,主动轮4带动从动轮5转动,从而带动后防护罩8转动;循环扇摇头前是0°状态,定位筋801b方向与定位骨801a吻合并处于静止状态,当后防护罩8顺时针转360°时,定位骨801a感应到定位筋801b,此时同步电机反转,后防护罩8将逆时针转动;当后防护罩8逆时针转动360°时,定位筋801b方向与定位骨801a再次吻合,由于定位骨801a的阻力大于电机提供给后防护罩8的动力,后防护罩将再次反向旋转,以此往复控制后防护罩不断的正反转,后防护罩8侧沿底座1的α角平面旋转,控制室内空气的对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支架、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轴承、轴承压片和后防护罩,所述电机支架安装于底座内,且该电机支架与底座呈α角放置;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支架内;所述主动轮安装于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从动轮安装于底座内且与主动轮啮合,用于后防护罩转动;所述轴承安装于从动轮上,用于固定从动轮;所述轴承压片安装于轴承上且固定至底座上,用于固定轴承;所述后防护罩安装于底座的顶部,且后防护罩与底座的接触面均设为α角平面;其中α角范围在3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扇的摇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电机支架、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轴承、轴承压片和后防护罩,所述电机支架安装于底座内,且该电机支架与底座呈α角放置;所述电机安装于电机支架内;所述主动轮安装于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从动轮安装于底座内且与主动轮啮合,用于后防护罩转动;所述轴承安装于从动轮上,用于固定从动轮;所述轴承压片安装于轴承上且固定至底座上,用于固定轴承;所述后防护罩安装于底座的顶部,且后防护罩与底座的接触面均设为α角平面;其中α角范围在3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扇的摇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α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全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