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355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其包括:壳体一端设容置槽,另设轮动组装设于容置槽,轮动组具有第一大齿、第一连杆及摆动臂,第一大齿位于容置槽内,而第一连杆一端组接于第一大齿另一端则贯穿容置槽槽底并与摆动臂相组装;护盖封盖壳体的容置槽,护盖顶端是组压板,护盖另设穿孔相邻压板贯穿护盖,穿孔内壁环设数个卡槽;盖板层叠于护盖与壳体之间;掣动组件包含有压套、连动杆、齿轴杆、短套、弹簧及簧件,压板的按压控制压套朝连动杆推移,齿轴杆受到连动杆推移而带动短套压缩簧件,压板再按压即间接通过簧件压缩的弹力确实弹动压套的复原,以便于继续操作使用。

Switch mechanism of electric fan double pull and swing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
本技术一种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详指应用于悬吊式摆头电扇的领域,其主要技术在于,提供摆头式电扇在进行枢摆、静止之间的切换更为顺畅,防止异音、卡顿的产生,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市面上众多的餐馆等处对于户外高温的解决方式,大多是以电扇的吹送为解决方式,以维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而驱散高温,虽然也有不少餐厅是以冷气、水冷扇为主要使用,但并非为本技术所要讨论,而本技术所要探讨的是电扇,现有的电扇均为站立式,站立式电扇对于居家来说较为方便,其因在于居家内人口较好,所以站立式电扇的设置即可;但是站立式电扇对于市面上的饮食餐店来说,因为内用人数的众多,所以单一支电扇所提供的风力并不充足,可是过多的站立式电扇却造成室内空间的占据,因此越来越多的餐馆会将站立式电扇改装成能够安装在墙面上的电扇。因装设在墙面上的电扇位置较高,也较能驱散热气而维持室内的凉爽,但是安装在墙面上的电扇有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调整改变电扇的旋转及固定,因为电扇的旋转、固定的调整位于扇头的后方,但电扇安装的位置较高,以至于要调整、改变电扇的转向极为困难,必须踩踏于桌椅上或仰赖铝梯等物的使用才可让电扇调整为旋转、固定,但此方式具有极高的危险性,故相关业者为了避免危险的产生,因此会在挂在墙面上的电扇的调整摆向部位加装了控制机构,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409788「电扇摆动头转向装置」,其主要是在拉动连动线时借由主动杆其上的导键沿掣动部的滑槽向下压动从动杆的凸键,使从动杆的凸键脱离滑槽,导键仍留滞于滑槽中,而在从动杆往下移位的同时,亦带动与其连动的齿轮杆,使得齿轮杆卡掣部的钢珠压缩弹性体进入斜齿轮的凹弧槽中,当放开连动线后主动杆的导键沿着掣动部的滑槽回复原位,而从动杆则因在下压时凸键已脱离了滑槽,即借由凸键的斜面沿着掣动部的斜齿滑动,而产生一旋转位移,使从动杆的凸键抵压于斜齿下方,因而使齿轮杆的卡掣部定位于斜齿轮的凹弧槽中,因此当斜齿轮转动时亦带动齿轮杆的齿部啮合大齿轮转动,为风扇在换向摆头的状态。上述现有专利在控制上必须以连动线的拉动,控制压板的枢摆去压抵主动杆来改变电扇的摆头,并以弹性体的弹抵带动压板的复位,以便于每次连动线拉动时确实按压主动杆,虽然此方式可以解决爬上爬下所会产生的危险性,但是仔细观看连动线的拉动是施力于压板的一端,所以在压板的枢摆的过程容易造成主动杆是以歪斜的下降,又主动杆的歪斜导致内部结构连动上也容易产生卡顿,长久下来容易造成组件过度磨损,且弹性体容易产生弹性疲乏,最后造成内部零件无法确实复位而再进行调整,故相关业者对于上述问题的产生,必须思考该如何改善才能杜绝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技术的电扇在长期使用下,容易造成各零件之间的磨耗,导致无法顺畅的复位调整切换,造成时常维修、替换零件的缺失,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其长期切换电扇的摆头能够维持顺畅性,更可以保护每个零件的使用,以维持正常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其装设于电扇的扇头末端内,其包括:一壳体,其一端向内凹设形成一容置槽,另设有一轮动组装设于容置槽,该轮动组具有一第一大齿、一第一连杆及一摆动臂,该第一大齿位于容置槽内,而该第一连杆一端组接于第一大齿另一端则贯穿容置槽槽底并与摆动臂相组装,又该第一大齿的转动带动摆动臂旋转;一护盖,其封盖于该壳体的容置槽槽口,而该护盖顶端枢组一压板,又该护盖另设有一穿孔相邻于压板,且该穿孔贯穿护盖,另于该穿孔内壁环设数个卡槽;一盖板,其层叠于护盖与壳体之间,且该盖板贯穿一组孔对应穿孔;及一掣动组件,其包含有一压套、一连动杆、一齿轴杆、一短套、一弹簧及一簧件,该压套滑设于护盖的穿孔且对应各卡槽于外表面凸设有数个卡块,该连动杆以一端插组于压套设有数个卡块的一端,且该连动杆的外周环设数个定位块,该齿轴杆以一端贯穿盖板并与连动杆的另一端相组合,又该齿轴杆的另一端进一步凸出一结合块,而在该齿轴杆的外周则环设有一齿排啮合第一大齿,该短套套设于结合块,而该弹簧套设于连动杆及齿轴杆相结合处,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抵盖板及连动杆,该簧件装设于容置槽内并相邻于第一大齿,又该簧件的两端分别弹抵于容置槽槽底及短套底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长期切换电扇的摆头能够维持顺畅性,更可以保护每个零件的使用,以维持正常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护盖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剖面且拉动绳索控制压板按压压套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图4再次拉动绳索,并以压板按压压套跳起的动作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壳体1容置槽11轮动组2第一大齿21第一连杆22摆动臂23护盖3穿孔31卡槽311斜槽312枢座32枢耳片321螺锁件33压板4绳索5盖板6组孔61固接槽62肋条621掣动组件7压套71卡块711从动齿712连动杆72定位块721掣动齿722齿轴杆73结合块731齿排732第一段733第二段734第三段735套孔736短套74套接槽741弹簧75簧件76弹性体8珠体81环套件9套固槽91凸肋9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能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兹搭配附图就本技术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其特征与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其装设于电扇的扇头末端内,其包括:一壳体1,其一端向内凹设形成一容置槽11,另设有一轮动组2装设于容置槽11,该轮动组2具有一第一大齿21、一第一连杆22及一摆动臂23,该第一大齿21位于容置槽11内,而该第一连杆22一端组接于第一大齿21另一端则贯穿容置槽11槽底并与摆动臂23相组装,又该第一大齿21的转动带动摆动臂23旋转,而该摆动臂23主要是与电扇的扇头连结,使扇头能够摆动吹风;一护盖3,其封盖于该壳体1的容置槽11槽口,而该护盖3顶端枢组一压板4,另以一绳索5组设于压板4,又该护盖3另设有一穿孔31相邻于压板4,且该穿孔31贯穿护盖3,另于该穿孔31内壁环设数个卡槽311,各卡槽311同于穿孔31孔向排列设置;一盖板6,其层叠于护盖3与壳体1之间,且该盖板6贯穿一组孔61对应穿孔31并相互连通;及一掣动组件7,其包含有一压套71呈圆柱状、一连动杆72、一齿轴杆73、一短套74、一弹簧75及一簧件76,该压套71滑设于护盖3的穿孔31且对应各卡槽311于外表面凸设有数个卡块711,该连动杆72以一端插组于压套71设有数个卡块711的一端,且该连动杆72的外周环设数个定位块721,该齿轴杆73以一端贯穿盖板6并与连动杆72的另一端相组合,又该齿轴杆73的另一端进一步凸出一结合块731,而在该齿轴杆73的外周则环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装设于电扇的扇头末端内,其包括:/n一壳体,其一端向内凹设形成一容置槽,另设有一轮动组装设于容置槽,该轮动组具有一第一大齿、一第一连杆及一摆动臂,该第一大齿位于容置槽内,而该第一连杆一端组接于第一大齿另一端则贯穿容置槽槽底并与摆动臂相组装,又该第一大齿的转动带动摆动臂旋转;/n一护盖,其封盖于该壳体的容置槽槽口,而该护盖顶端枢组一压板,又该护盖另设有一穿孔相邻于压板,且该穿孔贯穿护盖,另于该穿孔内壁环设数个卡槽;/n一盖板,其层叠于护盖与壳体之间,且该盖板贯穿一组孔对应穿孔;/n及一掣动组件,其包含有一压套、一连动杆、一齿轴杆、一短套、一弹簧及一簧件,该压套滑设于护盖的穿孔且对应各卡槽于外表面凸设有数个卡块,该连动杆以一端插组于压套设有数个卡块的一端,且该连动杆的外周环设数个定位块,该齿轴杆以一端贯穿盖板并与连动杆的另一端相组合,又该齿轴杆的另一端进一步凸出一结合块,而在该齿轴杆的外周则环设有一齿排啮合第一大齿,该短套套设于结合块,而该弹簧套设于连动杆及齿轴杆相结合处,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抵盖板及连动杆,该簧件装设于容置槽内并相邻于第一大齿,又该簧件的两端分别弹抵于容置槽槽底及短套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装设于电扇的扇头末端内,其包括:
一壳体,其一端向内凹设形成一容置槽,另设有一轮动组装设于容置槽,该轮动组具有一第一大齿、一第一连杆及一摆动臂,该第一大齿位于容置槽内,而该第一连杆一端组接于第一大齿另一端则贯穿容置槽槽底并与摆动臂相组装,又该第一大齿的转动带动摆动臂旋转;
一护盖,其封盖于该壳体的容置槽槽口,而该护盖顶端枢组一压板,又该护盖另设有一穿孔相邻于压板,且该穿孔贯穿护盖,另于该穿孔内壁环设数个卡槽;
一盖板,其层叠于护盖与壳体之间,且该盖板贯穿一组孔对应穿孔;
及一掣动组件,其包含有一压套、一连动杆、一齿轴杆、一短套、一弹簧及一簧件,该压套滑设于护盖的穿孔且对应各卡槽于外表面凸设有数个卡块,该连动杆以一端插组于压套设有数个卡块的一端,且该连动杆的外周环设数个定位块,该齿轴杆以一端贯穿盖板并与连动杆的另一端相组合,又该齿轴杆的另一端进一步凸出一结合块,而在该齿轴杆的外周则环设有一齿排啮合第一大齿,该短套套设于结合块,而该弹簧套设于连动杆及齿轴杆相结合处,且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抵盖板及连动杆,该簧件装设于容置槽内并相邻于第一大齿,又该簧件的两端分别弹抵于容置槽槽底及短套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扇双拉摆头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对应连动杆的一端进一步于端面环设一从动齿,而该连动杆对应从动齿则环设有相互啮合的一掣动齿,该压套于穿孔内滑动且各卡块常态滑组于各卡槽内,另外在该穿孔内壁的各卡槽与卡槽之间进一步于底部端面凹设数个斜槽,又该压套的按压推抵连动杆位移,并使该连动杆的位移使各定位块卡抵于各斜槽内,而该连动杆的各定位块受限于各斜槽时,该齿轴杆的齿排则与第一大齿相互啮合且转动;反之,该压套的按压推抵连动杆位移,并使该连动杆的位移使各定位块脱离于各斜槽内,该连动杆受弹簧的弹力推抵,使该连动杆的各定位块对应各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雨利
申请(专利权)人:信宇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