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1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柱形孔,所述第一柱形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柱形杆,所述第一柱形杆的一侧均固定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圆形块的一侧均固定有螺纹柱,所述第二柱形杆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柱形孔,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竖向加强杆,所述竖向加强杆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有横向加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进行组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简单,同时也更加的灵活,同时运输更加的方便。

A supporting structure suitabl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深基坑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基坑和基槽都是用来建筑建筑物的基础的,只是平面形状不同而已.基坑是方形或者比较接近方形;基槽是长条形状的,而且有时候比较长。你要掌握的是它们的形状的区别。基坑是指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的为基坑.基槽是指槽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3倍槽宽的为基槽。也就是说,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目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不便于进行组装,使用相对比较麻烦,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不便于进行组装,使用相对比较麻烦,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的不方便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柱形孔,所述第一柱形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柱形杆,所述第一柱形杆的一侧均固定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圆形块的一侧均固定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贯穿第一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柱形杆,所述螺纹柱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二柱形杆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柱形孔,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竖向加强杆,所述竖向加强杆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有横向加强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固定有与圆形块相匹配的限位块。优选的,所述竖向加强杆的表面均开设有与横向加强杆相匹配的第三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至少设置有八组,八组第二凹槽为等角度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一侧表面均通过胶水黏贴有防水膜。优选的,所述第二柱形杆至少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柱形杆为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便于进行组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简单,同时也更加的灵活,同时运输更加的方便;2、本技术先将第一支护板外壁上的第二柱形杆插接到第二支护板侧壁上的柱形孔中进行限位,然后再将钢棍插入第二凹槽中,然后转动圆形块,这时圆形块一侧的螺纹柱就会螺接到螺纹孔中,这样可以便于对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进行固定,这时再将竖向加强杆通过第一螺栓螺接到第一支护板和第二支护板的表面,然后在将横向加强杆卡接到第三凹槽中进行限位固定,这时再通过第二螺栓将横向加强杆固定到竖向加强杆的外壁上,这样便于进行组装,使用更加的灵活,而且运输也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中:1、第一支护板;2、第二支护板;3、第一凹槽;4、第一柱形孔;5、第一柱形杆;6、圆形块;7、第二凹槽;8、螺纹柱;9、第二柱形杆;10、螺纹孔;11、柱形孔;12、第一螺栓;13、竖向加强杆;14、第二螺栓;15、横向加强杆;16、限位块;17、第三凹槽;18、防水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柱形孔4,所述第一柱形孔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柱形杆5,所述第一柱形杆5的一侧均固定有圆形块6,所述圆形块6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圆形块6的一侧均固定有螺纹柱8,所述螺纹柱8贯穿第一凹槽3的侧壁,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柱形杆9,所述螺纹柱8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孔10,所述第二柱形杆9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柱形孔11,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竖向加强杆13,所述竖向加强杆13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有横向加强杆15。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壁上固定有与圆形块6相匹配的限位块16,这样可以对圆形块6具有很好的限位作用,防止伸出第一凹槽3影响使用。具体的,所述竖向加强杆13的表面均开设有与横向加强杆15相匹配的第三凹槽17,这样可以便于卡接,方便通过第二螺栓14进行安装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二凹槽7至少设置有八组,八组第二凹槽7为等角度设置,这样可以便于插入柱形钢棍,方便螺纹柱8进行螺接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一侧表面均通过胶水黏贴有防水膜18,这样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便于进行拆装。具体的,所述第二柱形杆9至少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柱形杆9为对称设置,这样可以通过第二柱形杆9进行插接限位,方便进行组装。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第一支护板1外壁上的第二柱形杆9插接到第二支护板2侧壁上的柱形孔11中进行限位,然后再将钢棍插入第二凹槽7中,然后转动圆形块6,这时圆形块6就会向一侧伸出螺接到螺纹孔10中,这样可以便于对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进行固定,这时再将竖向加强杆13通过第一螺栓12螺接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表面,然后在将横向加强杆15卡接到第三凹槽17中进行限位固定,这时再通过第二螺栓14将横向加强杆15固定到竖向加强杆13的外壁上,这样便于进行组装,使用更加的灵活,而且运输也更加的方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柱形孔(4),所述第一柱形孔(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柱形杆(5),所述第一柱形杆(5)的一侧均固定有圆形块(6),所述圆形块(6)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圆形块(6)的一侧均固定有螺纹柱(8),所述螺纹柱(8)贯穿第一凹槽(3)的侧壁,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柱形杆(9),所述螺纹柱(8)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孔(10),所述第二柱形杆(9)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柱形孔(11),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竖向加强杆(13),所述竖向加强杆(13)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有横向加强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柱形孔(4),所述第一柱形孔(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柱形杆(5),所述第一柱形杆(5)的一侧均固定有圆形块(6),所述圆形块(6)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7),所述圆形块(6)的一侧均固定有螺纹柱(8),所述螺纹柱(8)贯穿第一凹槽(3)的侧壁,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侧壁均固定有第二柱形杆(9),所述螺纹柱(8)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孔(10),所述第二柱形杆(9)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相匹配的柱形孔(11),所述第一支护板(1)和第二支护板(2)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竖向加强杆(13),所述竖向加强杆(13)的外壁上均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有横向加强杆(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宝杨秀莲张鲁刚李松廖换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