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及包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96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及包装机,装置包括引导组件和吸引组件,该引导组件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内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内壁;该吸引组件用于朝向底方向磁吸所述引导组件,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外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外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外壁的吸引组件将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内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内壁的引导组件磁力吸附,使得包装软袋在产品进入时,防止包装软袋的底边朝包装软袋固定的顶边发生位置偏移,从而使得产品进入包装软袋之后袋底封边不起皱。

An anti wrinkle device and packaging machine for edge sealing of packaging soft ba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及包装机
本技术涉及工业产品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及包装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产线上,通常利用包装软袋,来包装工业产品,作为出货前的最终销售形态。其中,包装软袋的常见类型是自封袋。自封袋指压合就可以自动封口的包装袋,常见有夹链自封袋,吹骨(凹凸骨)自封袋等。夹链自封袋又有人称为密实袋,有贴骨袋,密封袋,夹链袋,龙骨袋。通常,产品具有一定的厚度,占据一定的体积。在利用包装设备进行包装的过程中,本来扁平的状态因产品的进入拱起变形,造成包装软袋底边的位置移动,例如朝包装软袋的被固定的顶边发生位置偏移。如果任由这种位移发生而不修复包装软袋底边的位置,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包装好的产品的袋子袋底封边会产生皱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包装软袋底边发生位置偏移导致袋底封边起皱的问题,提出一种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及包装机。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用于在输送带上输送包装软袋的过程中,修复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朝包装软袋的固定顶边发生的位置偏移,包括引导组件和吸引组件;该引导组件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内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内壁;该吸引组件用于朝向底方向磁吸所述引导组件,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外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外壁。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组件包括:滑轮组件,该滑轮组件与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滑动接触;磁体,用于磁吸所述引导组件;以及一个或多个施力构件,用于始终朝向底方向对所述滑轮组件和所述磁体施加弹力;以及底座,固定在输送带的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侧边,用于承载所述滑轮组件、所述磁体以及施力构件;进一步地,所述磁体与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所述预定的间隙为0.5毫米-3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在所述输送带的底侧且靠近包装软袋活动底边的侧边的安装座,以及通过所述施力构件与所述安装座弹性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滑轮组件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磁体的第二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一包胶轴承和第二包胶轴承,所述磁体位于第一包胶轴承和第二包胶轴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空腔,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施力构件包括穿过所述传动部且分别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的导向柱,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与所述传动部限位固定的限位部,以及设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内壁之间的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磁体为一块穿孔磁铁,或由多块穿孔磁铁叠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引导杆以及用于减少所述引导杆与所述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摩擦的保护管,所述引导杆位于所述保护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杆为铁杆、钴杆或镍杆;所述保护管为胶管。进一步地,一种包装机,用于在输送带上通过包装软袋包装遥控器,包括所述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磁体包括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在所述连接的顶部,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第三磁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还包括第二吸引组件,所述第二吸引组件设于所述吸引组件的后侧,且所述第二吸引组件用于朝向底方向磁吸所述引导组件,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外部,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外壁。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顶”是指靠近包装软袋封口方向的一侧方向,更远离包装软袋封口方向的一侧方向称为“底”;“前”是指输送带输送包装软袋的一侧方向,“后”是指与输送带输送包装软袋的方向相反的一侧方向。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外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外壁的吸引组件将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内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内壁的引导组件磁力吸附,使得包装软袋在产品进入时,防止包装软袋的底边朝包装软袋固定的顶边发生位置偏移,从而使得产品进入包装软袋之后袋底封边不起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吸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吸引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吸引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的实施例一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间隙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引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沿图8中A-A线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000-包装机;100-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110-输送带;120-密封切断机构;130-推料机构;140-固定组件;150-固定板;10-引导组件;11-引导杆;12-保护管;20-吸引组件;21-滑轮组件;211-第一包胶轴承;212-第二包胶轴承;22-磁体;221-穿孔磁铁;23-施力构件;231-导向柱;232-限位部;233-弹簧;24-底座;25-间隙;26-安装座;27-连接块;271-第一安装孔;272-第二安装孔;273-传动部;30-第二吸引组件;210-第一磁体;220-第二磁体;230-第三磁体;310-第一滚轮;320-第二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为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设置于一种包装机1000内,用于在输送带110上通过包装软袋包装遥控器。该包装机至少包括输送带110,设在所述输送带110一侧的密封切断机构120,设在所述输送带110上且用于将装载遥控器的包装软袋推向所述密封切断机构120的推料机构130,设在所述输送带110的顶侧用于固定所述包装软袋封口部分的固定组件140以及本技术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100。请参照图1和图2,进行包装工作时,所述固定组件1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100),用于在输送带(110)上输送包装软袋的过程中,修复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朝包装软袋的固定顶边发生的位置偏移,其特征在于包括:/n引导组件(10),该引导组件(10)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内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内壁;/n吸引组件(20),该吸引组件(20)用于朝向底方向磁吸所述引导组件(10),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外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8 CN 201920148024X1.一种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100),用于在输送带(110)上输送包装软袋的过程中,修复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朝包装软袋的固定顶边发生的位置偏移,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导组件(10),该引导组件(10)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内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内壁;
吸引组件(20),该吸引组件(20)用于朝向底方向磁吸所述引导组件(10),设置在包装软袋的外部,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组件(20)包括:
滑轮组件(21),该滑轮组件(21)与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滑动接触;
磁体(22),用于磁吸所述引导组件(10);
一个或多个施力构件(23),用于始终朝向底方向对所述滑轮组件(21)和所述磁体(22)施加弹力;以及
底座(24),固定在所述输送带(110)的底侧且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侧边,用于承载所述滑轮组件(21)、所述磁体(22)以及施力构件(23);
所述磁体(22)与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25),所述预定的间隙(25)为0.5毫米-3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4)包括固定在输送带的靠近包装软袋的活动底边的侧边的安装座(26),以及通过所述施力构件(23)与所述安装座(26)弹性连接的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滑轮组件(21)的第一安装孔(271)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磁体(22)的第二安装孔(2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软袋封边防皱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21)包括第一包胶轴承(211)和第二包胶轴承(212),所述磁体(22)位于第一包胶轴承(211)和第二包胶轴承(2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鹏陈朝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诺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