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属于模具钢性主体的温度在全部或一些局部区域高于被压材料的模具接触面温度的热压模具。在模具钢上模或模具钢下模的全部接触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材本体的低导热系数表层,既在模具钢上模或模具钢下模的全部接触面设有低于模具钢材本体温度的低温表层。低导热系数表层的导热系数为0.150‑0.300/W/m℃。优点:可改变模具钢表面硬度,有利于模具钢储能增加工作效率,减小表面平滑性加工的难度,增加了产品的外观多样性效果,减小表面平滑性加工的难度,容易脱模,使被加工板的局部保持原有平整平滑的表面,另一些局部能又快又如的加热升温压成需要的凹凸图案。
Hot pressing die with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layer on its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
本技术属于热模压成形板用的模具
,特别是涉及在上模具、下模具的接触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性主体钢材的模具表面低导热系数层,对模具全部表面或某些局部表面进行低于模具钢温度的模具温度调节技术。
技术介绍
现在的热压模具大都用模具钢材完全直接与被加工板接触,热压成形工艺有对模具加热和对被压加工板材加热两种加热方法。对模具加热的方法:即用热模具压冷板材使板材成形,模具钢材把热量直接传递给被压加工板,被压加工板成形需要的温度直接由模具钢材的温度决定,由于一定温度的模具钢材能储存热量是固定的,从而使热压加工速度不能太快,并且模具钢材不同形状部位,特别是凹或凸的部位温度高于平整部位的温度,即模具钢材表面不同部位、不同区域的温度高低不同,而被压加工板在被压成形状时,要求全部表面每个地方的温度都相同,便于同时成形,同时脱模。对被压加工板材加热方法:即用冷模具压热板材使板材成形,先把被压加工板材加热到使板材变软易于被模具压变形的柔软程度,再把已被加热已柔软的被压加工板材放入温度较低或常温的模具之中,模具对板材热压后,不仅使板材变形产生形状,还使板材冷却固定成已变形的形状,便于脱模获得热压产品。但模具钢材不同形状部位,特别是凹或凸的部位的单位体积吸收板材的热量多,使凹或凸的部位温度高于平整部位的温度,即使模具钢材表面不同部位、不同区域的温度高低不同,而被压加工板在被压成形状时,要求全部表面温度相同,便于同时成形,同时脱模。从所周知,在模具的凸出尖端局部位置和凹陷底部局部位置的温度高于其它较平坦位置的温度,而这些凸出尖端局部位置和凹陷底部局部位置的高温,使热压成形后的被加工板在这些位置难以脱模。现在的热压模具大都用导热性能好既导热快的钢材制作,其作用是在对板材进行热压成形过程要有较高的温度和要耗用大量的热能,钢材具有自体升温快和向被压板传递热能快的特点。被压板要被模具热压成形,需要被加热才能快速变形成为模具规定的形状,当被压板被模具加热时,被压板自身也会产生形变,如果被压板的成形产品有大面积没有花纹,而是大面积的平面时,被压板自身的形变使成形产品中大面积的平面区域会有凹凸不平的不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在上模或下模的模具接触面的全部或局部,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材本体的低导热系数表层的热压模具,提供模具钢材本体与表面的温度不同的模具,提供一种模具能够储存热量多,连续热压效率高的模具;并且还提供使模具与被压板接触的不同局部位置有不同温度的模具,或是与被压板接触的模具不同局部位置有不同导热系数表层的模具,是凹凸部位容易脱模的模具。本技术的结构:第一种技术方案: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构包括相配合的模具钢上模1、模具钢下模2,模具钢上模1位于模具钢下模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全部接触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材本体的低导热系数表层3,既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全部接触面设有低于模具钢材本体温度的低温表层。第一种技术方案优选:低导热系数表层3的导热系数为0.150-0.300/W/m℃。第一种技术方案优选:低导热系数表层3是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或是低导热系数材料胶片层7。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可选用天然橡胶硫化胶涂层、天然橡胶硬质胶涂层、丁苯橡胶涂层、氯丁橡胶涂层、氯丁橡胶硫化胶涂层、丁基橡胶涂层、丁腈橡胶涂层、氟橡胶涂层、氟碳漆涂层的某一种;或低导热系数材料胶片层7可选用天然橡胶硫化胶片、天然橡胶硬质胶片、丁苯橡胶片、氯丁橡胶片、氯丁橡胶硫化胶片、丁基橡胶片、丁腈橡胶片、氟橡胶片的某一种。设置低导热系数表层3可以用高温热喷涂技术在模具钢表面喷一层低导热系数表层3,最优选喷一层氟橡胶涂层。设置低导热系数表层3可以用0.10-0.50厘米的薄橡胶片粘贴在模具钢表面,最优选粘贴一层氟橡胶薄片。第一种技术方案适用于对模具加热,即用热模具压冷板材使板材成形的方法。第一种技术方案用低导热系数表层3将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全部接触面覆盖的三个意义:[1]改变模具表面硬度:热压成形用的被加工板8硬度千差万别,对于硬度较小、柔软性较好的软性被加工板8,实际不需要模具钢的硬度也能很好的被热压成形;对于这些软性被加工板8用有低导热系数表层3的模具热压成形,其软性被加工板8成形后的产品表面可能更美观。[2]有利于模具储能增加工作效率:用低导热系数表层3覆盖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表面,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可以有更宽的高温度区域间,模具钢可储更多的能量,也使低导热系数表层3有相对稳定的温度;因为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有更宽的高温度区域间,则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可以存储更多的热量,使热压加工的速度更快,单位时间热压的产品更多,工作效率更高。[3]减小模具表面平滑性加工的难度:模具钢的产品成形表面的平滑度加工是非常耗工和增加成本的工艺,对于软性被加工板8不需要模具钢的硬度,则可以在模具钢的产品成形表面设置低导热系数表层3,特别是涂装一层低导热系数表层3的工艺简单、涂装时间比打磨模具钢的时间快、涂装层表面光洁度高等优点,使模具的制造难度降低、制造成本降低。第二种技术方案: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构包括相配合的模具钢上模1、模具钢下模2,模具钢上模1位于模具钢下模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一个或多个局部接触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材本体的低导热系数表层3,既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一个或多个局部接触面设有低于模具钢材本体温度的低温表层。第二种技术方案优选:低导热系数表层3的导热系数为0.150-0.300/W/m℃。第二种技术方案优选: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多个局部接触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材本体的低导热系数表层3,不同局部接触面设置的低导热系数表层3是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第二种技术方案优选:某一个局部接触面设置的低导热系数表层3是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或是低导热系数材料胶片层7。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可选用天然橡胶硫化胶涂层、天然橡胶硬质胶涂层、丁苯橡胶涂层、氯丁橡胶涂层、氯丁橡胶硫化胶涂层、丁基橡胶涂层、丁腈橡胶涂层、氟橡胶涂层、氟碳漆涂层的某一种;或低导热系数材料胶片层7可选用天然橡胶硫化胶片、天然橡胶硬质胶片、丁苯橡胶片、氯丁橡胶片、氯丁橡胶硫化胶片、丁基橡胶片、丁腈橡胶片、氟橡胶片的某一种。第二种技术方案优选: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凸出尖端4局部位置设有低导热系数表层3,该低导热系数表层3是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可选用天然橡胶硫化胶涂层、天然橡胶硬质胶涂层、丁苯橡胶涂层、氯丁橡胶涂层、氯丁橡胶硫化胶涂层、丁基橡胶涂层、丁腈橡胶涂层、氟橡胶涂层、氟碳漆涂层的某一种。第二种技术方案优选: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凹陷底部5局部位置设有低导热系数表层3,该低导热系数表层3是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可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包括相配合的模具钢上模(1)、模具钢下模(2),模具钢上模(1)位于模具钢下模(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全部接触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材本体的低导热系数表层(3),即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全部接触面设有低于模具钢材本体温度的低温表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包括相配合的模具钢上模(1)、模具钢下模(2),模具钢上模(1)位于模具钢下模(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全部接触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材本体的低导热系数表层(3),即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全部接触面设有低于模具钢材本体温度的低温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低导热系数表层(3)的导热系数为0.150-0.300/W/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低导热系数表层(3)是低导热系数材料涂层(6)或是低导热系数材料胶片层(7)。
4.表面有低导热系数层的热压模具,构包括相配合的模具钢上模(1)、模具钢下模(2),模具钢上模(1)位于模具钢下模(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一个或多个局部接触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模具钢材本体的低导热系数表层(3),即在模具钢上模(1)或模具钢下模(2)的一个或多个局部接触面设有低于模具钢材本体温度的低温表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陈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