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55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有固定架、活动限位结构和竖直固定结构,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安装在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第一弧形交叉架和第二弧形交叉架,通过第一弧形交叉架和第二弧形交叉架上下交叉挤压定位,能够保证轴杆为水平设置,轴杆的轴线与操作台平行,不会发生偏移,在加工时减少误差的产生,同时在第一弧形交叉架和第二弧形交叉架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能够增加轴杆滚动摩擦力,稳定性更好,通过设置活动限位结构,在异步电机的作用下,通过挤压架和挤压杆配合,能够对凸轮进行夹持,在夹持后,通过定位螺栓对滑扣进行固定,避免在加工时轴杆沿轴线方向晃动,增加凸轮轴固定的稳定性。

A clamping device for Camshaft Mach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凸轮轴,是以一根与气缸组长度近似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为主体,并在主体上套设有若干凸轮的活塞发动机部件,主要用于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由于凸轮轴在发动机内的转速很高,并且需要承受很大的扭矩,因此需要安装减压装置进行缓冲,为安装减压装置,凸轮轴上通常会设有减压槽和减压孔,减压装置安装时需要减压槽和减压孔的精度特别高,因此在加工减压槽和减压孔时需要保证凸轮轴轴线与操作面平行;现有的对凸轮轴固定方式,一般通过定点定位夹持,在夹持时,不能保证轴杆的轴线与操作面平行,会降低加工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解决了凸轮轴轴杆的轴线与操作面不平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有固定架、活动限位结构和竖直固定结构,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竖直固定结构通过焊接安装在固定架的中间端部;所述竖直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竖梁、定位杆、支撑横梁、气缸、气动杆、第一弧形交叉架、第二弧形交叉架、定位板和橡胶垫,所述支撑竖梁竖直焊接在固定架顶侧,所述支撑横梁水平焊接固定在支撑竖梁的顶端一侧,所述气缸竖直安装在支撑横梁的顶侧,所述气动杆的顶端插接安装在气缸的作用端部,所述第一弧形交叉架通过焊接固定在气动杆的底端端部,所述定位板焊接固定在气动杆的底端侧面,所述定位杆竖直固定在固定架与支撑横梁之间,且定位杆贯穿定位板,所述支撑架竖直固定在固定架的顶侧,且位于气动杆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弧形交叉架焊接固定在支撑架的顶侧;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包括滑扣、定位螺栓、滑块、异步电机、连接板、挤压板、隔离板、挤压架、丝杆、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滑扣扣接在第二滑轨顶侧外部,所述挤压架竖直焊接固定在滑扣的顶侧,所述挤压架为倒L型构件,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挤压架横板顶侧,所述异步电机固定在挤压架横板顶侧一端,所述滑块扣接在第一滑轨的顶侧外部,所述连接板竖直焊接固定在滑块的顶侧,所述挤压板固定在连接板的底侧,且水平对应挤压架的一端侧立板,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的侧立板内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异步电机的输出端部,所述隔离板通过螺丝配合扣接在丝杆的外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交叉架与第二弧形交叉架上下对称交叉,所述第一弧形交叉架与第二弧形交叉架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和竖直固定结构分别在固定架的顶侧设置有两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螺栓通过螺纹配合竖直插接在滑扣的顶侧壁,且定位螺栓的底端位于第二滑轨的顶侧面正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对应丝杆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且与丝杆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隔离板的顶侧沿连接板滑动方向开设有滑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设置第一弧形交叉架和第二弧形交叉架,通过第一弧形交叉架和第二弧形交叉架上下交叉挤压定位,能够保证轴杆为水平设置,轴杆的轴线与操作台平行,不会发生偏移,在加工时减少误差的产生,稳定性更好,加工更加精确。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用于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用于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的夹持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的活动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有固定架1、活动限位结构2和竖直固定结构3,所述活动限位结构2安装在固定架1上,所述竖直固定结构3通过焊接安装在固定架1的中间端部;所述竖直固定结构3包括支撑架31、支撑竖梁32、定位杆33、支撑横梁34、气缸35、气动杆36、第一弧形交叉架37、第二弧形交叉架38、定位板39和橡胶垫310,所述支撑竖梁32竖直焊接在固定架1顶侧,所述支撑横梁34水平焊接固定在支撑竖梁32的顶端一侧,所述气缸35竖直安装在支撑横梁34的顶侧,所述气动杆36的顶端插接安装在气缸35的作用端部,所述第一弧形交叉架37通过焊接固定在气动杆36的底端端部,所述定位板39焊接固定在气动杆36的底端侧面,所述定位杆33竖直固定在固定架1与支撑横梁34之间,且定位杆33贯穿定位板39,所述支撑架31竖直固定在固定架1的顶侧,且位于气动杆36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弧形交叉架38焊接固定在支撑架31的顶侧,通过竖直固定结构3能够将凸轮轴的轴杆进行水平固定,保证轴杆的轴线与操作面平行,提高加工的准确度;所述活动限位结构2包括滑扣21、定位螺栓22、滑块23、异步电机24、连接板25、挤压板26、隔离板27、挤压架28、丝杆29、第一滑轨210和第二滑轨211,所述滑扣21扣接在第二滑轨211顶侧外部,所述挤压架28竖直焊接固定在滑扣21的顶侧,所述挤压架28为倒L型构件,所述第一滑轨210设置在挤压架28横板顶侧,所述异步电机24固定在挤压架28横板顶侧一端,所述滑块23扣接在第一滑轨210的顶侧外部,所述连接板25竖直焊接固定在滑块23的顶侧,所述挤压板26固定在连接板25的底侧,且水平对应挤压架28的一端侧立板,所述丝杆29的一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28的侧立板内部,所述丝杆29的另一端安装在异步电机24的输出端部,所述隔离板27通过螺丝配合扣接在丝杆29的外部,通过活动限位结构2,通过设置活动限位结构,在异步电机24的作用下,通过挤压架28和挤压杆26配合,能够将凸轮夹持定位,能够保证在加工过程中,凸轮轴不沿轴杆轴线方向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弧形交叉架37与第二弧形交叉架38上下对称交叉,所述第一弧形交叉架37与第二弧形交叉架38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310,增大轴杆滚动摩擦力。所述活动限位结构2和竖直固定结构3分别在固定架1的顶侧设置有两组,能够多点定位固定,保证轴杆在加工时不发生位移和形变。所述定位螺栓22通过螺纹配合竖直插接在滑扣21的顶侧壁,且定位螺栓22的底端位于第二滑轨211的顶侧面正上方,能够保证定位螺栓22能够有效挤压固定。所述连接板25的内部对应丝杆29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且与丝杆29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隔离板27的顶侧沿连接板25滑动方向开设有滑槽,便于连接板顺利滑动。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在对轴杆进行固定时,将轴杆放置在第二弧形交叉架38的内部,气缸35型号为SC100X300-N,气缸35作业,在气动杆36的配合下,将第一弧形交叉架37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架、活动限位结构和竖直固定结构,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竖直固定结构通过焊接安装在固定架的中间端部;/n所述竖直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竖梁、定位杆、支撑横梁、气缸、气动杆、第一弧形交叉架、第二弧形交叉架、定位板和橡胶垫,所述支撑竖梁竖直焊接在固定架顶侧,所述支撑横梁水平焊接固定在支撑竖梁的顶端一侧,所述气缸竖直安装在支撑横梁的顶侧,所述气动杆的顶端插接安装在气缸的作用端部,所述第一弧形交叉架通过焊接固定在气动杆的底端端部,所述定位板焊接固定在气动杆的底端侧面,所述定位杆竖直固定在固定架与支撑横梁之间,且定位杆贯穿定位板,所述支撑架竖直固定在固定架的顶侧,且位于气动杆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弧形交叉架焊接固定在支撑架的顶侧;/n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包括滑扣、定位螺栓、滑块、异步电机、连接板、挤压板、隔离板、挤压架、丝杆、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滑扣扣接在第二滑轨顶侧外部,所述挤压架竖直焊接固定在滑扣的顶侧,所述挤压架为倒L型构件,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挤压架横板顶侧,所述异步电机固定在挤压架横板顶侧一端,所述滑块扣接在第一滑轨的顶侧外部,所述连接板竖直焊接固定在滑块的顶侧,所述挤压板固定在连接板的底侧,且水平对应挤压架的一端侧立板,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的侧立板内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异步电机的输出端部,所述隔离板通过螺丝配合扣接在丝杆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轴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架、活动限位结构和竖直固定结构,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竖直固定结构通过焊接安装在固定架的中间端部;
所述竖直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竖梁、定位杆、支撑横梁、气缸、气动杆、第一弧形交叉架、第二弧形交叉架、定位板和橡胶垫,所述支撑竖梁竖直焊接在固定架顶侧,所述支撑横梁水平焊接固定在支撑竖梁的顶端一侧,所述气缸竖直安装在支撑横梁的顶侧,所述气动杆的顶端插接安装在气缸的作用端部,所述第一弧形交叉架通过焊接固定在气动杆的底端端部,所述定位板焊接固定在气动杆的底端侧面,所述定位杆竖直固定在固定架与支撑横梁之间,且定位杆贯穿定位板,所述支撑架竖直固定在固定架的顶侧,且位于气动杆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弧形交叉架焊接固定在支撑架的顶侧;
所述活动限位结构包括滑扣、定位螺栓、滑块、异步电机、连接板、挤压板、隔离板、挤压架、丝杆、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滑扣扣接在第二滑轨顶侧外部,所述挤压架竖直焊接固定在滑扣的顶侧,所述挤压架为倒L型构件,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挤压架横板顶侧,所述异步电机固定在挤压架横板顶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弘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