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封装和混匀一体的反应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01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封装和混匀一体的反应杯,在下反应杯体的连接杯体底部设有密封垫圈,上反应杯体通过外杯筒插入连接杯体内,双层套筒结构的下端环套口通过与密封垫圈贴合,使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内的液体被封装,同时杯体连接头连接在框架连接头上;反应杯盖通过筒盖下端插进内杯筒,在反应杯盖插进过程,通过在内杯筒内设置的挤压件使样本液吸管内的样品液释放,同时杯盖接头与框架连接头实现连接,在杯盖接头与框架连接头实现连接过程,杯盖接头通过挤压使杯体连接头与框架连接头分离,从而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被开启,进而实现样本液吸管、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的药液流入检测反应池进行混合。

A kind of cuvette integrating encapsulation and m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封装和混匀一体的反应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集封装和混匀一体的反应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动生化分析操作流程:医护人员用移液枪将试剂A,B分别吸取定量加入到反应杯,同时在吸取定量样本加入到试剂A,B中,手动混匀或放到混匀机构中混匀后,放入到生化分析仪中进行数据检测。生化分析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环境、医学临床等领域,特别在医学临床领域应用相当广泛,是医院检验工作不可缺少的检测仪器。最常见的生化仪都是采用双试剂(R1和R2)、双反应的原理,用比色法进行检测和分析。通常有三支微量注射器,分别完成取受检者样品、加样,加R1试剂和R2试剂。受检者的样品被定量加入反应杯中,注射器定量地吸取R1试剂和R2试剂后,注入反应杯中,搅拌、混匀,用比色的方法测定,如此循环往复。由于在进行下一个样品检测前,需要清洗所有使用过的反应杯、加样针头、加试剂针头和搅拌棒,现有反应杯功能多结构复杂,造价高,试剂不开放,增加了检测项目的消耗成本,用户难以接受;其运输和储存因要求低温而需专门配送,兼之体积大更增加了储运的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封装和混匀一体的反应杯,包括下反应杯体(1)、上反应杯体(2)和反应杯盖(3),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反应杯体(1)的上部为连接杯体(4),在连接杯体(4)的杯底中部设有检测反应池(5),在连接杯体(4)的上端外口环绕设有多个杯体连接头(6);/n所述上反应杯体(2)包括由内杯筒(7)和外杯筒(8)构成的双层套筒结构,双层套筒结构的上端环套口封闭,双层套筒结构的下端环套口敞开,在双层套筒结构中部设有隔板(9)使环套分隔为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在外杯筒(8)上端外口设有框架连接头(12);/n所述反应杯盖(3)包括有筒盖(13),在筒盖(13)内设置有样本液吸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封装和混匀一体的反应杯,包括下反应杯体(1)、上反应杯体(2)和反应杯盖(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反应杯体(1)的上部为连接杯体(4),在连接杯体(4)的杯底中部设有检测反应池(5),在连接杯体(4)的上端外口环绕设有多个杯体连接头(6);
所述上反应杯体(2)包括由内杯筒(7)和外杯筒(8)构成的双层套筒结构,双层套筒结构的上端环套口封闭,双层套筒结构的下端环套口敞开,在双层套筒结构中部设有隔板(9)使环套分隔为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在外杯筒(8)上端外口设有框架连接头(12);
所述反应杯盖(3)包括有筒盖(13),在筒盖(13)内设置有样本液吸管(14),在筒盖(13)上端设有杯盖接头(15);
在下反应杯体(1)的连接杯体(4)底部设有密封垫圈(16),上反应杯体(2)通过外杯筒(8)插入连接杯体(4)内,双层套筒结构的下端环套口通过与密封垫圈(16)贴合,使第一腔室(10)及第二腔室(11)内的液体被封装,同时杯体连接头(6)连接在框架连接头(12)上;
反应杯盖(3)通过筒盖(13)下端插进内杯筒(7),在反应杯盖(3)插进过程,通过在内杯筒(7)内设置的挤压件(17)使样本液吸管(14)内的样品液释放,杯盖接头(15)与框架连接头(12)实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封装和混匀一体的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洪飞徐鹏刚杨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恩普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