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料装置、造粒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98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料装置,包括入料管和设于入料管外的出料环,入料管伸入出料环内,出料环能够围绕入料管旋转,出料环上设有多个出料孔,入料管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入料口和出料口位于入料管的同一侧,位于出料口一侧的入料管上设有多个喷嘴,喷嘴用于使料浆喷出。通过使入料口和出料口位于入料管的同一侧,增加了入料管的长度,增加了料浆的移动路径,因此,上述设置缓解了料浆的冲力,使料浆可以从喷嘴中均匀,稳定的流出。另外,出料口的设置,可回收未利用的料浆,提高了料浆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造粒系统。

A discharging device and pelletiz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料装置、造粒系统
本技术属于肥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出料装置、造粒系统。
技术介绍
复合肥料因其优异的性能现已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当中,在复合肥料的出料过程中,具有压力的熔融料浆随着压力通入出料装置中的入料管,由于入料管中设有喷嘴,因此熔融料浆会从喷嘴中的喷嘴孔落下。但目前普遍均是采用一根平直的入料管,因此由于熔融料浆具有压力的存在,导致,入料管中的熔融料浆分布不均,最终导致出料、布料不均,极大地影响了生产的效率。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510923843.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入料缓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机用物料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磁选机本体底部的底箱,底箱底部设置一层缓冲带,对应底箱的进料口,在底箱内设置3-5对缓冲板,相邻两个缓冲板相对设置。本技术在底箱底部设置缓冲板和缓冲带,形成一层保护,矿浆流过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减少了矿浆与箱体的直接冲刷,有效减少了磨损,提高了使用周期,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频率,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但上述设备中缓冲板的设置会长时间受到缓冲板的冲击,易发生损坏,且缓冲效果不好。因此,目前仍然缺少一种缓冲效果优异的出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料装置、造粒系统,通过使入料口和出料口位于所述入料管的同一侧,增加了所述入料管的长度,增加了料浆的移动路径,因此,上述设置缓解了料浆的冲力,使料浆可以从喷嘴中均匀,稳定的流出。另外,出料口的设置,可回收未利用的料浆,提高了料浆的利用率。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料装置,包括入料管和设于所述入料管外的出料环,所述入料管伸入所述出料环内,所述出料环能够围绕所述入料管旋转,所述出料环上设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入料管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入料管的同一侧,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的所述入料管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用于使所述料浆喷出。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出料装置,通过使所述入料环在出料环内弯折,使入料口和出料口位于所述入料管的同一侧,增加了所述入料管的长度,增加了料浆的移动路径,因此,上述设置缓解了料浆的冲力,使料浆可以从喷嘴中均匀,稳定的流出。另外,出料口的设置,可回收未利用的料浆,提高了料浆的利用率。其中,所述出料口处的所述入料管上还设有阀门。其中,所述入料管包括第一入料管、凸起缓冲管、第二入料管、弯折管、以及第三入料管,所述凸起缓冲管用于缓冲通入的所述料浆,所述凸起缓冲管连接所述第一入料管和所述第二入料管,所述弯折管连接所述第二入料管和所述第三入料管,所述第一入料管设有所述入料口,所述第三入料管设有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入料管与所述入料口处的出料环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入料管与所述入料口处的出料环侧壁的距离。其中,所述凸起缓冲管朝向所述入料口的方向凸起或朝向远离所述入料口的方向凸起。其中,所述弯折管内沿径向还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设有多个孔洞。其中,所述缓冲板朝向所述料浆流动的方向凸起。其中,所述喷嘴包括喷嘴孔,所述喷嘴孔朝向所述入料管侧的孔径大于所述喷嘴孔远离所述入料管侧的孔径。其中,所述喷嘴孔朝向所述入料管侧的孔径与所述喷嘴孔远离所述入料管侧的孔径比为(1.0005-12):1。其中,所述出料环内还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入料管内的料浆。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造粒系统,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出料装置。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造粒系统,通过利用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出料装置,可有效缓解料浆的冲力,使料浆可以从喷嘴中均匀,稳定的流出。另外,出料口的设置,可回收未利用的料浆,提高了料浆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入料管-1,出料环-2,出料孔-21,入料口-11,出料口-12,阀门-13,喷嘴-14,喷嘴孔-141,第一入料管-15,凸起缓冲管-16,第二入料管-17,弯折管-18,缓冲板-181,第三入料管-19,加热装置-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面提供的一种出料装置,包括入料管1和设于所述入料管1外的出料环2,所述入料管1伸入所述出料环2内,所述出料环2能够围绕所述入料管1旋转,所述出料环2上设有多个出料孔21,所述入料管1包括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入料口11和所述出料口12位于所述入料管1的同一侧,位于所述出料口12一侧的所述入料管1上设有多个喷嘴14,所述喷嘴14用于使所述料浆喷出。现有技术中,由于入料管1通常为笔直的管路,而料浆也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导致料浆在刚进入入料管1时具有很大的初速度,进而使料浆无法均匀,稳定地从喷嘴14中喷出,即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颗粒肥料,极大地影响了颗粒肥料的生产效率。本技术实施例在相同的出料环2内将入料管1的长度延长,具体方法为将入料管1在出料环2内弯折,使入料管1在出料环2形成回路,使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位于入料管1的同一侧。这样就可以增加料浆要行进的路径,降低料浆的速度,缓解料浆的冲力与压力。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料浆在经过喷嘴14时的速度均匀且稳定,即使颗粒料浆的生产速度均匀、稳定。另外出料口12的设置,可使未从喷嘴14流出的料浆从出料口12流出,回收部分未利用的料浆,提高了料浆的利用率。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口12处的所述入料管1上还设有阀门13。当阀门13关闭时可将料浆存储与所述入料管1中,使料浆持续地出料与布料,形成颗粒肥料。当把阀门13开启时可使剩余的未利用的料浆流出,提高了料浆的利用率。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入料管1包括第一入料管15、凸起缓冲管16、第二入料管17、弯折管18、以及第三入料管19,所述凸起缓冲管16用于缓冲通入的所述料浆,所述凸起缓冲管16连接所述第一入料管15和所述第二入料管17,所述弯折管18连接所述第二入料管17和所述第三入料管19,所述第一入料管15设有所述入料口11,所述第三入料管19设有所述出料口12,所述第二入料管17与所述入料口11处的出料环2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入料管15与所述入料口11处的出料环2侧壁的距离。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入料管15和第二入料管17之间形成一个凸起缓冲管16,使所述第二入料管17与所述入料口11处的出料环2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入料管15与所述入料口11处的出料环2侧壁的距离,即使第二入料管17的高度大于第一入料管15的高度,在第一入料管15和第二入料管17之间设置一个挡墙结构,可有效缓解高初速度的料浆,使料浆在凸起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管和设于所述入料管外的出料环,所述入料管伸入所述出料环内,所述出料环能够围绕所述入料管旋转,所述出料环上设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入料管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入料管的同一侧,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的所述入料管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用于使料浆喷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管和设于所述入料管外的出料环,所述入料管伸入所述出料环内,所述出料环能够围绕所述入料管旋转,所述出料环上设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入料管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入料管的同一侧,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的所述入料管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用于使料浆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的所述入料管上还设有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管包括第一入料管、凸起缓冲管、第二入料管、弯折管、以及第三入料管,所述凸起缓冲管用于缓冲通入的所述料浆,所述凸起缓冲管连接所述第一入料管和所述第二入料管,所述弯折管连接所述第二入料管和所述第三入料管,所述第一入料管设有所述入料口,所述第三入料管设有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入料管与所述入料口处的出料环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入料管与所述入料口处的出料环侧壁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薛丽峰覃曾锋刘法安华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