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84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连杆组件驱动过渡板转动,过渡板带动整个大臂机构、前臂机构和手部机构转动,从而带动上肢以肩部与大臂之间的关节为支点,上肢整体转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连杆组件驱动大臂支撑板、前臂机构以及手部机构横向移动,从而带动上肢整体横向移动;第三电机通过第三连杆驱动前臂支撑板转动,从而带动患者前臂以肘部为支点内外屈伸;第四电机通过第四连杆驱动手部支撑板转动,从而带动患者的手部以腕部为支点内外屈伸。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比较简单,整个装置能够穿戴在上肢上,携带比较方便,能够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辅助锻炼。

A portable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auxilia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上肢可分为依次的肩部、大臂、肘、前臂、腕和手部,其中上肢康复辅助主要有几个维度:以肩部与大臂之间的关节为支点,上肢整体横向移动或整体转动这二个维度,其中转动是指以手内骨骼为转轴在比较小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以及手部内外屈伸这第三个维度;以腕部为支点,手部内外伸展这第四个维度。虽然社会对人体康复医学工程有着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关于上肢康复辅助医疗设备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对康复医疗器械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肢体康复辅助器械以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为主,其存在结构复杂、穿戴使用不便和价格昂贵等问题,因此现有的肢体康复医疗设备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辅助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包括肩戴机构、大臂机构、前臂机构和手部机构,肩戴机构包括用于固定于患者肩部的固定板、过渡板、第一电机和第一连杆组件,过渡板铰接在固定板的侧部,第一电机固定于固定板,第一连杆组件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铰接以驱动过渡板转动;大臂机构包括长条形的大臂支撑板、第二电机和第二连杆组件,大臂支撑板的一端铰接于过渡板,第二电机固定于过渡板,第二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与大臂支撑板铰接以驱动大臂支撑板横向移动;前臂机构包括长条形的前臂支撑板、第三电机和第三连杆组件,前臂支撑板的一端与大臂支撑板的远离过渡板的一端相互铰接,第三电机固定于大臂支撑板,第三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于前臂支撑板,以驱动前臂支撑板以自身的靠近大臂支撑板的一端为支点转动;手部机构包括手部支撑板、第四电机和第四连杆组件,手部支撑板的一端与前臂支撑板的远离大臂支撑板的一端相互铰接,第四电机固定于大臂支撑板,第四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于手部支撑板,以驱动手部支撑板以自身的靠近前臂支撑板的一端为支点转动。其中,前臂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直角架,第一直角架的其中一条直边固定于前臂支撑板的底部,第三连杆组件与第一直角架铰接。其中,第四连杆组件包括依次铰接的支杆a、支杆b、三角架、支杆c,支杆a的远离支杆b的一端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三角架的三个角分别铰接第一直角架、支杆b和支杆c,手部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直角架,支杆c的一端与第二直角架铰接,第一直角架与第二直角架相互铰接。其中,肩戴机构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调节电机和调节连杆,调节板与固定板相互铰接,调节电机固定于调节板,调节连杆一端与调节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相互铰接,以驱动调节板相对固定板转动。其中,固定板、大臂支撑板、前臂支撑板和手部支撑板分别开有用于穿梭绑带的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使用时,把肩戴机构的固定板固定于患者的肩部,大臂支撑板与患者的大臂相互固定,前臂支撑板与患者的前臂相互固定,手部支撑部与患者的手部相互固定,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连杆组件驱动过渡板转动,过渡板带动整个大臂机构、前臂机构和手部机构转动,从而带动上肢以肩部与大臂之间的关节为支点,上肢整体转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连杆组件驱动大臂支撑板、前臂机构以及手部机构横向移动,从而带动上肢整体横向移动;第三电机通过第三连杆驱动前臂支撑板转动,从而带动患者前臂以肘部为支点内外屈伸;第四电机通过第四连杆驱动手部支撑板转动,从而带动患者的手部以腕部为支点内外屈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整个装置能够穿戴在上肢上,携带方便,能够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辅助锻炼。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的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的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的另一视觉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肩戴机构1、固定板11、过渡板12、第一电机13、第一连杆组件14;大臂机构2、大臂支撑板21、第二电机22、第二连杆组件23;前臂机构3、前臂支撑板31、第三电机32、第三连杆组件33、第一直角架34;手部机构4、手部支撑板41、第四电机42、第四连杆组件43、支杆a431、支杆b432、三角架433、支杆c434、第二直角架44;调节机构5、调节板51、调节电机52、调节连杆53;安装孔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肩戴机构1、大臂机构2、前臂机构3和手部机构4,肩戴机构1包括L形的固定板11、过渡板12、第一电机13和第一连杆组件14,固定板11用于固定在患者肩部上,过渡板12通过法兰铰接在固定板11的侧部,第一电机13固定于固定板11,第一连杆组件14包括两条相互铰接的支杆,第一连杆组件14一端与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12铰接以驱动过渡板12转动。大臂机构2包括长条形的大臂支撑板21、第二电机22和第二连杆组件23,大臂支撑板21的一端通过法兰铰接于过渡板12,第二电机22固定于过渡板12,第二连杆组件23包括两条相互铰接的支杆,第二连杆组件23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另一端与大臂支撑板21铰接以驱动大臂支撑板21横向移动。前臂机构3包括长条形的前臂支撑板31、第三电机32和第三连杆组件33,前臂支撑板31的一端与大臂支撑板21的远离过渡板12的一端相互铰接,第三电机32固定于大臂支撑板21,第三连杆组件33一端固定于第三电机32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于前臂支撑板31,以驱动前臂支撑板31以自身的靠近大臂支撑板21的一端为支点转动。手部机构4包括手部支撑板41、第四电机42和第四连杆组件43,手部支撑板41的一端与前臂支撑板31的远离大臂支撑板21的一端相互铰接,第四电机42固定于大臂支撑板21,第四连杆组件43一端固定于第四电机42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于手部支撑板41,以驱动手部支撑板41以自身的靠近前臂支撑板31的一端为支点转动。本实施例中,前臂支撑板3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直角架34,第一直角架34的其中一条直边固定于前臂支撑板31的底部,第三连杆组件33与第一直角架34铰接。第四连杆组件43包括依次铰接的支杆a431、支杆b432、三角架433、支杆c434,支杆a431的远离支杆b432的一端与第四电机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三角架433的三个角分别铰接第一直角架34、支杆b432和支杆c434,手部支撑板4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直角架44,支杆c434的一端与第二直角架44铰接,第一直角架34与第二直角架44相互铰接。本实施例中,为适应驼背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肩戴机构、大臂机构、前臂机构和手部机构,肩戴机构包括用于固定于患者肩部的固定板、过渡板、第一电机和第一连杆组件,过渡板铰接在固定板的侧部,第一电机固定于固定板,第一连杆组件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铰接以驱动过渡板转动;/n大臂机构包括长条形的大臂支撑板、第二电机和第二连杆组件,大臂支撑板的一端铰接于过渡板,第二电机固定于过渡板,第二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与大臂支撑板铰接以驱动大臂支撑板横向移动;/n前臂机构包括长条形的前臂支撑板、第三电机和第三连杆组件,前臂支撑板的一端与大臂支撑板的远离过渡板的一端相互铰接,第三电机固定于大臂支撑板,第三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于前臂支撑板,以驱动前臂支撑板以自身的靠近大臂支撑板的一端为支点转动;/n手部机构包括手部支撑板、第四电机和第四连杆组件,手部支撑板的一端与前臂支撑板的远离大臂支撑板的一端相互铰接,第四电机固定于大臂支撑板,第四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于手部支撑板,以驱动手部支撑板以自身的靠近前臂支撑板的一端为支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肩戴机构、大臂机构、前臂机构和手部机构,肩戴机构包括用于固定于患者肩部的固定板、过渡板、第一电机和第一连杆组件,过渡板铰接在固定板的侧部,第一电机固定于固定板,第一连杆组件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铰接以驱动过渡板转动;
大臂机构包括长条形的大臂支撑板、第二电机和第二连杆组件,大臂支撑板的一端铰接于过渡板,第二电机固定于过渡板,第二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与大臂支撑板铰接以驱动大臂支撑板横向移动;
前臂机构包括长条形的前臂支撑板、第三电机和第三连杆组件,前臂支撑板的一端与大臂支撑板的远离过渡板的一端相互铰接,第三电机固定于大臂支撑板,第三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于前臂支撑板,以驱动前臂支撑板以自身的靠近大臂支撑板的一端为支点转动;
手部机构包括手部支撑板、第四电机和第四连杆组件,手部支撑板的一端与前臂支撑板的远离大臂支撑板的一端相互铰接,第四电机固定于大臂支撑板,第四连杆组件一端固定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铰接于手部支撑板,以驱动手部支撑板以自身的靠近前臂支撑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琴李锋王金宝李国梁王凯斌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