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体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83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21
一种多功能体位支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患者体位易改变,操作难度大、术中风险高,术后常出现气胸、出血并发症,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包括设置在床体上的固定支座,其特征在于:固定支座由固定底板构成,固定底板侧部的背部支撑板上设置有滑动板安装槽,滑动板安装槽内活动设置有伸缩滑动板;固定支座的固定底板的上侧设置有弧形垫连接座,弧形垫连接座的上部设置有软质弧形垫;固定底板上、与背部支撑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床体连接架,固定支座通过床体连接架与床体相连。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提高患者体位摆放的准确性,有效防止患者因体位改变而造成的并发症,能够避免二次操作,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Multifunctional position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体位支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患者体位摆放准确性,有效防止患者因体位改变而造成的并发症,避免二次操作,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多功能体位支架。
技术介绍
B超定位肝穿刺术是早期、安全、准确诊断肝脏疾病的一项新技术及诊断金标准。但由于肝脏组织血管丰富、质地脆嫩,故操作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双手举过头顶或抱于胸前,使胸廓上移,充分暴露肝穿部位,防止损伤胸膜及肺组织、引起血气胸等并发症。然而,在穿刺过程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常因紧张恐惧的心理导致体位改变,或不能保持双手上抬的高度,使胸廓下降。操作过程中患者体位的改变,不但增大了操作难度、增加术中风险,术后出现气胸、出血并发症的机率增高;而且,因肝穿刺术是在B超定位下进行,所以体位的改变导致穿刺点需要重新定位,并进行二次消毒,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患者侧卧方式和辅助器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患者体位摆放准确性,有效防止患者因体位改变而造成的并发症,避免二次操作,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多功能体位支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体位支架包括设置在床体上的固定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由水平布置的固定底板构成,固定底板的侧部设置有背部支撑板,背部支撑板上设置有滑动板安装槽,滑动板安装槽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滑道;所述滑动板安装槽内活动设置有伸缩滑动板,伸缩滑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伸缩滑道滑动相连;固定支座的固定底板的上侧,还设置有方形的弧形垫连接座,弧形垫连接座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患者体侧相接触的软质弧形垫;固定底板上、与布置有背部支撑板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床体连接架;固定支座通过床体连接架与床体相连。所述固定底板侧部设置的背部支撑板,通过转动轴与固定底板的侧部转动相连。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灵活地调整背部支撑板的倾斜角度,提升装置的使用适应性。所述弧形垫连接座上部设置的软质弧形垫由弧垫主体构成,弧垫主体两端的下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软质弧形垫通过两端的连接部与下方的弧形垫连接座可拆卸式连接。以根据患者的实际身形情况,更换具有适宜弧度的软质弧形垫,进而提升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所述床体连接架的一端,与固定支座的固定底板端部下侧的床架连接槽活动相连,床体连接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床体侧边沿相连的U型卡口,U型卡口的下侧设置有锁紧螺母。以通过床体连接架端部的U型卡口与床体侧边沿的卡接,将固定支座与床体相连;并利用锁紧螺母把固定支座稳固地固定在床体上,便于装置的使用。所述软质弧形垫的材料为医用硅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设置在床体上的固定支座,固定支座由水平布置的固定底板构成,固定底板侧部的背部支撑板上设置滑动板安装槽,滑动板安装槽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伸缩滑道;滑动板安装槽内活动设置有伸缩滑动板,伸缩滑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伸缩滑道滑动相连;固定支座的固定底板的上侧设置弧形垫连接座,弧形垫连接座的上部设置软质弧形垫;固定底板上、与背部支撑板相对的一侧设置床体连接架,固定支座通过床体连接架与床体相连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放置稳定、安全,使用方便、舒适,可提高患者体位摆放的准确性,不易因体位改变而致使操作难度增大,并且,可降低风险性,减少疼痛、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消毒等重复劳动,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的固定支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软质弧形垫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1固定支座、2伸缩滑动板、3弧形垫连接座、4软质弧形垫、5床体连接架、6U型卡口、7锁紧螺母、8固定底板、9转动轴、10背部支撑板、11滑动板安装槽、12伸缩滑道、13床架连接槽、14弧垫主体、15连接部、16侧卧患者。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5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该多功能体位支架包括设置在穿刺床(或病床)床面上的固定支座1,其中,固定支座1由水平布置的固定底板8构成,固定底板8的侧部设置有背部支撑板10。为了提升装置的使用适应性,固定底板8侧部设置的背部支撑板10,通过转动轴9与固定底板8的侧部转动连接;且背部支撑板10与转动轴9之间设置有转动位置锁固螺母;进而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灵活地调整背部支撑板10的倾斜角度。背部支撑板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伸缩滑动板2的滑动板安装槽11,滑动板安装槽1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滑道12。背部支撑板10的滑动板安装槽11内,活动设置有伸缩滑动板2,且伸缩滑动板2的两侧分别与伸缩滑道12滑动相连接;进而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调节伸缩滑动板2的伸缩长度、增大背部支撑板10的面积,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便于躯体的固定。固定支座1的固定底板8上侧的中部,还设置有方形的弧形垫连接座3;弧形垫连接座3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患者体侧相接触的软质弧形垫4。弧形垫连接座3上部设置的软质弧形垫4由医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的弧垫主体14构成,弧垫主体14两端的下侧分别设置有连接部15;软质弧形垫4通过两端的连接部15与下方的弧形垫连接座3可拆卸式连接。从而根据患者的实际身形情况,更换具有适宜弧度的软质弧形垫4,以提升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固定底板8上、与布置有背部支撑板10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可伸缩调节长度的床体连接架5。床体连接架5的一端,与固定支座1的固定底板8端部下侧的床架连接槽13活动相连接,床体连接架5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用于与床体侧边沿相连接的U型卡口6;且U型卡口6的下侧设置有用于锁固床体连接架5位置的锁紧螺母7。以通过床体连接架5端部的U型卡口6与床体侧边沿的卡接,将固定支座1与床体相连;并利用锁紧螺母7把固定支座1稳固地固定在床体上,便于装置的使用。该多功能体位支架使用时,首先,通过床体连接架5端部的U型卡口6与床体侧边沿的卡接,将固定支座1与床体相连;然后,让患者双手环抱胸前或上举,左侧卧于固定支座1的软质弧形垫4上,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调节伸缩滑动板2的伸缩长度、增大背部支撑板10的面积,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便于躯体的固定;同时,结合具体的使用需要,可灵活地调整背部支撑板10的倾斜角度。可减少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体位改变,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二次消毒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舒适度,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及在肝脏穿刺过程中对体位改变所引起的顾虑。该多功能体位支架适用于不同身高及体重的患者,不仅可以应用于肝穿刺术中,亦可应用于临床各种需要患者摆放固定体位的操作中;应用范围广,便于临床操作,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清洗和消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体位支架,包括设置在床体上的固定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1)由水平布置的固定底板(8)构成,固定底板(8)的侧部设置有背部支撑板(10),背部支撑板(10)上设置有滑动板安装槽(11),滑动板安装槽(1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滑道(12);所述滑动板安装槽(11)内活动设置有伸缩滑动板(2),伸缩滑动板(2)的两侧分别与伸缩滑道(12)滑动相连;固定支座(1)的固定底板(8)的上侧,还设置有方形的弧形垫连接座(3),弧形垫连接座(3)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患者体侧相接触的软质弧形垫(4);固定底板(8)上、与布置有背部支撑板(10)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床体连接架(5);固定支座(1)通过床体连接架(5)与床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体位支架,包括设置在床体上的固定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1)由水平布置的固定底板(8)构成,固定底板(8)的侧部设置有背部支撑板(10),背部支撑板(10)上设置有滑动板安装槽(11),滑动板安装槽(1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滑道(12);所述滑动板安装槽(11)内活动设置有伸缩滑动板(2),伸缩滑动板(2)的两侧分别与伸缩滑道(12)滑动相连;固定支座(1)的固定底板(8)的上侧,还设置有方形的弧形垫连接座(3),弧形垫连接座(3)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患者体侧相接触的软质弧形垫(4);固定底板(8)上、与布置有背部支撑板(10)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床体连接架(5);固定支座(1)通过床体连接架(5)与床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体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8)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蒙赵斌王迎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