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升产电的酞菁铁过滤阴极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45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升产电的酞菁铁过滤阴极膜的制备方法,将聚酰亚胺、聚醚酮或聚醚酰亚胺中的一种和成膜亲水改性剂在二氯甲烷溶液中溶解,静置得到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将活性炭、导电材料以及一种酞菁铁金属配合物混合,与均相溶液混匀超声制成一种掺杂酞菁铁过滤阴极膜。酞菁结构存在18π电子的共轭体系,电子会加快氧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提高阴极膜的导电性和电流密度,有利于提高氧还原催化稳定性,比传统MFC相比,掺杂酞菁铁过滤输出功率提高1‑2数量级,功率输出效率提高20%‑30%。掺杂酞菁铁过滤阴极膜起到截留和过滤的作用,进一步提高MFC系统出水效果。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iron phthalocyanine filter cathode membrane for improving electricity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产电的酞菁铁过滤阴极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掺杂酞菁铁阴极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以水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限制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日益增长的污水排放量不仅加大处理负荷,也对饮水水质安全造成威胁。当前人们对水质的要求有所提高,污水处理将消耗更多能量,因此急需开发新型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及能源回收技术,能够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直接氧化并产生电能,现有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会产生了大量难以处理的污泥,污泥量约为COD总量40%,MFC产生污泥量大大降低,节省废水处理费用。常见的MFC由厌氧生物阳极和阴极膜组成,污水中的有机物在阳极厌氧产电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与此同时释放出的电子形成电流,实现污水处理和同步产电。阴极膜作为MFC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O2作为常见的阴极膜电子受体的氧还原反应(ORR),由于阴极膜电子、质子以及O2的三相反应难以控制,且氧还原反应过电位较高,通常需要催化剂促进阴极膜反应。目前商业化的氧还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产电的酞菁铁过滤阴极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在温度为35℃~40℃下将聚酰亚胺、聚醚酮或聚醚酰亚胺中的一种和成膜亲水改性剂在二氯甲烷溶液中溶解,用锡纸包裹,避光搅拌7-9h,并静置8-9h得到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所述聚酰亚胺、聚醚酮或聚醚酰亚胺中的一种与成膜亲水改性剂的质量比为2.5:(1~2),所述的聚酰亚胺、聚醚酮或聚醚酰亚胺中的一种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7~9);/n(2)将活性炭、导电材料以及一种酞菁铁金属配合物按照质量比12:2:1~12:2:4混合,混合后的材料与步骤(1)中已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按照质量比8:1~7:1混匀超声40-50min制成导电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产电的酞菁铁过滤阴极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温度为35℃~40℃下将聚酰亚胺、聚醚酮或聚醚酰亚胺中的一种和成膜亲水改性剂在二氯甲烷溶液中溶解,用锡纸包裹,避光搅拌7-9h,并静置8-9h得到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所述聚酰亚胺、聚醚酮或聚醚酰亚胺中的一种与成膜亲水改性剂的质量比为2.5:(1~2),所述的聚酰亚胺、聚醚酮或聚醚酰亚胺中的一种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7~9);
(2)将活性炭、导电材料以及一种酞菁铁金属配合物按照质量比12:2:1~12:2:4混合,混合后的材料与步骤(1)中已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按照质量比8:1~7:1混匀超声40-50min制成导电膜液;
(3)按照步骤(2)导电膜液中活性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许润钒郁美莹陈雪鹏李楠何伟华冯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