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掺杂普鲁士蓝氧还原性阴极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45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掺杂普鲁士蓝提高氧还原性能的阴极膜制备方法。将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醚砜中的一种和有机高分子成膜造孔剂混合,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溶解静置得到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将聚吡咯、聚苯胺和普鲁士蓝按照质量比8:1:1~8:1:2混合,混合后的材料与已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按照质量比(0.3~0.4g):1mL,混匀超声30‑40min制成导电膜液;将涂有导电膜液的不锈钢网浸入到一种去离子水浸泡,使膜成型,得到一种掺杂普鲁士蓝阴极膜。掺杂普鲁士蓝阴极膜电导率最高为18.4ms cm

Preparation of a kind of reduced cathode film doped with Prussian blue oxyg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掺杂普鲁士蓝氧还原性阴极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掺杂普鲁士蓝提高氧还原性能的阴极膜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废水是一种潜在的能源物质,所含潜在能量是处理污水能耗的10倍左右,全球每日产生的污水潜在能量约相当于一亿吨标准燃油,污水潜在能量开发可解决社会总电耗的10%,因此,在解决废水处理问题的同时,实现高品位的水质回收和能量的利用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难题。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MFC)能够利用微生物的厌氧催化作用将废水中可生化降解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污水的处理与电能同步回收。该系统主要由阳极、阴极组成。其中,阳极区微生物降解底物,同时产生质子和电子,质子在溶液中扩散到阴极表面,电子经由外电路最终到达阴极从而形成完整的电池回路。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因其受温度影响小、运行条件限制因素少等原因,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近年来的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阴极性能是制约MFC输出功率的关键因素,对于阴极而言,电极要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高的氧传递效率和高效的氧还原速率。常用的阴极催化剂是活性炭,但是阴极电子受体氧气在碳材料表面的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杂普鲁士蓝氧还原性阴极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在温度为30℃~35℃下,将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醚砜中的一种和有机高分子成膜造孔剂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溶解,用锡纸包裹,避光搅拌5-7h,并静置6-7h得到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将聚吡咯、聚苯胺和普鲁士蓝按照质量比8:1:1~8:1:2混合,混合后的材料与已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按照质量比(0.3~0.4g):1mL,混匀超声30-40min制成导电膜液;/n(2)按照步骤(1)导电膜液中活性炭粉负载量25~27mg 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杂普鲁士蓝氧还原性阴极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温度为30℃~35℃下,将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醚砜中的一种和有机高分子成膜造孔剂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溶解,用锡纸包裹,避光搅拌5-7h,并静置6-7h得到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将聚吡咯、聚苯胺和普鲁士蓝按照质量比8:1:1~8:1:2混合,混合后的材料与已脱除气泡的均相溶液按照质量比(0.3~0.4g):1mL,混匀超声30-40min制成导电膜液;
(2)按照步骤(1)导电膜液中活性炭粉负载量25~27mgcm–2,将步骤(1)中所制得的导电膜液用抹刀均匀涂抹在有效面积7cm2的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许润钒郁美莹陈雪鹏何伟华李楠冯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