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警示及管控系统
,尤其涉及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交通事故的重灾区是国省道主干道与乡村道路出入口的交汇处,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国33.83%的交通事故发生于无交通控制的路口,其死亡人数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2.49%。由于国省道主干道与乡村道路出入口的交汇处缺少交通控制装置,无法对主干道驶来的汽车及乡村道路上的行人或非机动车进行感知预警,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由于“鬼探头”现象的存在,使得行人和驾驶员互相不能识别对方的存在,给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感知车辆和行人并及时对双方进行警示的交通警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及方法,对主干道的车辆和乡村道路上的行人进行双向预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包括车辆管控桩和行人管控桩,所述车辆管控桩包括第一交换 ...
【技术保护点】
1.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管控桩和行人管控桩,所述车辆管控桩包括第一交换机、处理单元、第一显示模块、路由器、第一相机、第一网桥和物联网模块,所述处理单元、第一显示模块、路由器、第一相机、第一网桥、物联网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交换机交互式连接,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有雷达模块,所述雷达模块用于检测国省道主干道上车辆的速度及车辆与交汇路口的距离并传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交换机与所述第一网桥交互式连接;/n所述行人管控桩包括第二交换机、串口服务器、第二显示模块、第二相机和第二网桥,所述串口服务器、第二显示模块、第二相机、第二网桥分别与所述第二交换机交 ...
【技术特征摘要】
1.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管控桩和行人管控桩,所述车辆管控桩包括第一交换机、处理单元、第一显示模块、路由器、第一相机、第一网桥和物联网模块,所述处理单元、第一显示模块、路由器、第一相机、第一网桥、物联网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交换机交互式连接,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有雷达模块,所述雷达模块用于检测国省道主干道上车辆的速度及车辆与交汇路口的距离并传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交换机与所述第一网桥交互式连接;
所述行人管控桩包括第二交换机、串口服务器、第二显示模块、第二相机和第二网桥,所述串口服务器、第二显示模块、第二相机、第二网桥分别与所述第二交换机交互式连接,所述串口服务器连接有红外微波双监探测模块和语音模块,所述红外微波双监探测模块用于检测乡村道路上的行人或非机动车,所述语音模块用于进行语音播报提示;所述串口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交换机与所述第二网桥交互式连接;
所述车辆管控桩与所述行人管控桩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网桥、所述第二网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管控桩还包括能见度仪和光照度传感器,所述能见度仪、所述光照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能见度仪用于获取环境能见度并传输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光照度并传输给所述处理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还包括交通管控中心,所述车辆管控桩、所述行人管控桩通过所述路由器、所述物联网模块与所述交通管控中心进行无线数据通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还包括手机终端,所述手机终端上安装导航软件,导航软件接收所述车辆管控桩、所述行人管控桩的信息传输,在车辆驾驶员及行人的所述手机终端上显示实时道路状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感知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块、所述第二显示模块均为LED显示屏。
6.物联感知交通警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车双向警示方法;所述人车双向警示方法包括:车辆管控桩的雷达模块检测主干道感知区的车辆状况并实时传送至处理单元,行人管控桩的红外微波双监探测模块检测乡村道路感知区的行人或非机动车状况并实时传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车辆管控桩与所述行人管控桩通过第一交换机、第一网桥、第二网桥、第二交换机实现数据互通,所述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显示模块、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窦亮,王嘉庆,徐健,张子青,王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特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