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驱动机构及流体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量液体的量取、分配
,特别是涉及一种流体驱动机构及流体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学临床检验、纳米材料制备、食品及环境检测、生化分析等应用领域都有着对微量液体精确操作的广泛需求。微量液体操作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把微升量级的液体进一步分割为纳升甚至皮升体积的微反应体系。微反应体系生成的一个主要技术分支是乳化微液滴生成。近些年来,在文献中报道了多种微液滴生成技术,如膜乳化法、喷雾乳化法、微流控芯片法、吐液枪头注射/喷射法等。其中,吐液枪头注射/喷射法作为最新的微液滴生成技术,在微液滴的生成方面及耗材成本控制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生成微液滴的过程中,吐液枪头的出口端处于运动状态,排出液体的流速不稳定、不可控。所生成的微液滴体积大小呈现随机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吐液枪头在运动时因排出液体的流速不稳定、不可控导致的微液滴体积大小呈现出随机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吐液枪头按照设定流速排出液体的流体驱动机构及流体驱动方法。一种流体驱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驱动机构,用于微液滴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变容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变容积组件包括注射筒及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注射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注射筒内能够储存驱动液体,所述注射筒具有进出液口,所述进出液口用于连通储存有第一液体的吐液枪头的入口端;/n直线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直线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注射筒的延伸方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驱动机构,用于微液滴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变容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变容积组件包括注射筒及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注射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注射筒内能够储存驱动液体,所述注射筒具有进出液口,所述进出液口用于连通储存有第一液体的吐液枪头的入口端;
直线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直线电机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杆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注射筒的延伸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组件包括音圈电机,所述音圈电机设置于所述注射筒的一侧,所述音圈电机中次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推杆在所述注射筒内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音圈电机的次级与所述推杆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音圈电机的次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注射筒外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推杆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且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电机的所述次级包括骨架和线圈,所述线圈缠设于所述骨架,所述骨架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电机包括初级和次级;所述初级包括第一对磁体和第二对磁体,所述第一对磁体和所述第二对磁体沿所述次级的滑动方向顺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对磁体中的两块磁体相异的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对磁体中的两块磁体相异的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对磁体之间的磁感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对磁体之间的磁感线方向相反;所述次级包括骨架和线圈,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骨架,所述线圈具有通电后电流方向相反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次级滑动时,所述线圈的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一对磁体之间滑动,所述线圈的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第二对磁体之间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安装端面和第二安装端面,所述第一安装端面和所述第二安装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音圈电机的所述初级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对磁体中的两块磁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次级滑动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对磁体中的两块磁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次级滑动方向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组件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音圈电机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广济,
申请(专利权)人:思纳福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