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怀化学院专利>正文

抗冲击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05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碳酸酯、热塑性淀粉、马来酸酐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得到预混料;其中,所述热塑性淀粉与所述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100;将所述预混料经反应挤出,得到所述聚碳酸酯和所述热塑性淀粉交联形成的互穿网络弹性体;将聚碳酸酯与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混合后,经熔融挤出,得到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该方法通过在过氧化二异丙苯存在的条件下将聚碳酸酯和热塑性淀粉接枝马来酸酐,反应挤出得到轻度交联的互穿网络弹性体结构,然后与聚碳酸酯共混熔融挤出,得到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不但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Impact resistant polycarbonate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冲击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冲击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也是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之一,具有稳定性好、耐热、无毒等优点,但是PC产品也存在内应力大,易断裂、易磨损,熔融粘度高、流动性差,成型困难和价格偏高等缺点,这限制了它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此外,由于PC分子链中存在对水及热都比较敏感的碳酸酯基,在高温有氧及潮湿环境下PC分子链会不同程度的发生降解,严重影响了其性能。因此,为了改善PC的性能,通常将PC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混制成聚合物合金,利用两种材料的性能优点,如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可提高弯曲模量、耐热性和电镀性能等,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可改善耐药品性、耐溶剂性,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PMMA)加入有机玻璃可提高外观珠光色彩,等。也有研究在PC中填充增韧剂,以提高其韧性,然而目前能用于提高PC韧性的增韧剂不但制备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将聚碳酸酯、热塑性淀粉、马来酸酐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得到预混料;其中,所述热塑性淀粉与所述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100;/n步骤二、将所述预混料经反应挤出,得到所述聚碳酸酯和所述热塑性淀粉交联形成的互穿网络弹性体;/n步骤三、将聚碳酸酯与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混合后,经熔融挤出,得到聚碳酸酯复合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聚碳酸酯、热塑性淀粉、马来酸酐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得到预混料;其中,所述热塑性淀粉与所述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100;
步骤二、将所述预混料经反应挤出,得到所述聚碳酸酯和所述热塑性淀粉交联形成的互穿网络弹性体;
步骤三、将聚碳酸酯与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混合后,经熔融挤出,得到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马来酸酐与所述聚碳酸酯与所述热塑性淀粉总量的质量比为(1~5):100,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与所述聚碳酸酯与所述热塑性淀粉总量的质量比为(0.8~2):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与所述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0~30):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为100;
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互穿网络弹性体与所述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5~25):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热塑性淀粉与所述聚碳酸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友林红卫欧阳跃军李元祥张再兴向德轩罗琼林李佩瑛赵怡馨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