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动力电池安全
,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具有能量密度较高,对环境和生态几乎没有不利影响,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和领域,例如,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移动通信设备等。但动力电池在具有上述优点的同时,也具有不少缺点,例如,在碰撞挤压状态下容易泄露,从而易导致起火和爆炸。在电动车中,由于受新能源汽车单次充电行驶里程数和整车尺寸等因素限制,在新能源汽车中,不可能为了保证碰撞中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而无限度增加动力电池的防护结构和防护空间。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多个动力电池固定在电池包骨架内的动力电池的安全设置方法,在电动车发生碰撞时,固定在电池包骨架内的动力电池容易受到挤压,从而使得动力电池中的电解液泄露,易引起起火和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以及使用该动力电池安装结构的车辆,以部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体(20)、连接组件(30)和用于安装动力电池(200)的电池架(10),所述安装基体(2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架(10)的容纳空间(21),所述电池架(1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30)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21)内,所述安装基体(20)设置有将所述容纳空间(21)与外界连通的脱离口(25),其中所述连接组件(30)构造为当所述安装基体(20)发生形变时能够被带动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电池架(10)从所述脱离口(25)脱离所述容纳空间(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体(20)、连接组件(30)和用于安装动力电池(200)的电池架(10),所述安装基体(20)具有用于容纳电池架(10)的容纳空间(21),所述电池架(1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30)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21)内,所述安装基体(20)设置有将所述容纳空间(21)与外界连通的脱离口(25),其中所述连接组件(30)构造为当所述安装基体(20)发生形变时能够被带动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电池架(10)从所述脱离口(25)脱离所述容纳空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0)包括悬挂件(31),所述悬挂件(31)用于将所述电池架(10)悬挂在所述容纳空间(21)内,所述脱离口(25)位于所述容纳空间(21)的底部,当所述安装基体(20)的侧向发生形变时带动所述悬挂件(31)发生形变,以使得所述电池架(10)通过所述脱离口(25)向下被挤出所述容纳空间(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31)包括沿所述安装基体(20)侧向形变的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悬挂件(317)和第二悬挂件(318),所述第一悬挂件(317)和第二悬挂件(318)分别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端(315)和位于下部的第二端(316),所述第一端(315)连接于所述安装基体(20),所述第二端(316)连接于所述电池架(10),两个所述第一端(315)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端(316)之间的距离,并且构造为当所述安装基体(20)侧向发生形变时,两个所述第一端(315)的距离缩小以使得两个所述第二端(316)能够向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件(317)和所述第二悬挂件(318)分别为多个并且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31)为板件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311)、第二连接段(312)和第三连接段(313),所述第一连接段(311)用于与所述安装基体(20)贴合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313)用于与所述电池架(10)贴合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31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311)和第三连接段(313)之间具有夹角以构成Z型或U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31)还包括第四连接段(314),所述第四连接段(314)与所述第一连接段(311)构造成L型结构并与所述安装基体(20)贴合并连接。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峰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