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8797 阅读:271 留言:1更新日期:2020-02-18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包括若干沿轴线方向串联的关节杆单元,在任一相邻两个关节杆单元中,一关节杆单元的底端部分套设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且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一关节杆单元的底端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关节杆单元上设有若干穿绳孔。该机械臂发生接触或碰撞的外部力可经由各关节杆单元和弹簧组件组成的载荷路径迅速分散从而避免机械臂与目标产生刚性碰撞冲击,适应于非合作目标捕获;通过使弹簧组件发生弹性形变,驱动关节杆单元间的相对转动,从而控制该机械臂的弯曲变形。

A multi joint flexible manipulator and robot driven by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超冗余机械臂灵活性高、变形量大、柔顺性好,可以改变自身形状和尺寸以适应环境和目标,常用于避障机器人或缠绕捕获目标的机器人。现有超冗余机械臂包括:气动软体机械臂和多关节刚性机械臂等。其中气动软体机械臂对制作材料的性能要求高,并且依赖气源,机械臂的变形小和慢。多关节刚性机械臂通常设置多个关节杆,多个关节杆相互连接,现有的机械臂关节多为刚性连接。传统的机械臂在关节处通过电机驱动,其刚性机械臂重量重、驱动结构复杂、可达操作空间受限。刚性机械臂通常利用末端执行器进行工作,这对末端执行器的高精度控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严重依赖结构化环境和目标结构特性,需要已知服务对象的构型,只适合应用于规则形状的目标或者特定的环境。基于绳驱的多关节机械臂,通过驱动绳索带动关节杆绕关节运动而实现关节杆之间的相互运动,关节部分多采用十字万向节或球铰链等刚性机构作为可转动部分的转动关节,此类关节结构复杂、重量大、转动范围小,灵活性不高,连接处容易磨损,且在抓捕目标时存在刚性碰撞风险,刚性碰撞易导致机器人本身或目标物体损害。综上所述,以上利用刚性机构的机械臂在复杂未知环境下的操控、自由翻滚状态下非合作目标的抓捕下使用均存在巨大困难,难以适应于非合作目标捕获、非结构环境操控等的机器人,对机器人发展带来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刚性机械臂结构复杂、灵活性差、容易发生刚性碰撞,难以应用于在复杂未知环境下的操控、非合作目标捕获的情况,提供了一种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包括若干关节杆单元,所述关节杆单元沿轴线方向串联,在任一相邻两个关节杆单元中,一关节杆单元的底端部分套设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且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一关节杆单元的底端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所述关节杆单元上设有若干穿绳孔,所述穿绳孔沿周向均匀分布。上述方案中,由于机械臂的各个关节杆单元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沿轴线方向堆叠形成柔性机械臂结构,可以通过使弹簧组件发生收缩或拉长的弹性形变,带动机械臂的一关节杆单元相对另一关节杆单元运动,从而带动各个关节杆单元转动,控制机械臂的位置和形状;其中使弹簧组件发生弹性形变既可在穿绳孔处设置驱动绳索并控制驱动绳索的长短实现,亦可使用智能材料驱动器等的弹性组件使其发生主动形变;同时机械臂发生接触或碰撞的外部力可经由各关节杆单元和弹簧组件组成的载荷路径迅速分散从而避免机械臂与目标产生刚性碰撞冲击。优选的,所述关节杆单元包括环形支架、至少三条支脚以及集中件,所述支脚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支架连接且沿所述环形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脚的另一端汇聚后与集中件连接,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外弹簧固定件,所述环形支架的下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内弹簧固定件,所述第一内弹簧固定件与外弹簧固定件的位置相对应且沿所述环形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集中件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内弹簧固定件;在任一相邻两个关节杆单元中,一关节杆单元的外弹簧固定件与另一个关节杆单元对应的外弹簧固定件处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一关节杆单元的第一内弹簧固定件与另一关节杆单元对应的第二内弹簧固定件处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在本优选方案中,所述关节杆单元整体近似锥形,各个关节杆单元通过弹簧组件进行集成和组装,拆装方便,便于针对不同的需求增减关节杆单元的数量。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壁向圆周外侧延伸形成至少三个延伸部,所述穿绳孔分别开设在所述延伸部上,所述穿绳孔内均设置有驱动绳索且驱动绳索通过所述穿绳孔依次贯穿所有关节杆单元。在本优选方案中,在每个穿绳孔内分别设有驱动绳索,驱动绳索依次贯穿各个关节杆单元,在最末端的关节杆单元处通过目前机械臂领域通用的驱动装置对驱动绳索进行收放控制,三条驱动绳索之间的协同配合变化长度以驱动关节杆单元间的相对转动。如在一个方向上弯曲关节杆单元,驱动装置驱动绳索,缩短一根、伸长另外两根;如在相反方向上弯曲,缩短另外两根、伸长此根。另外,驱动装置的数目与驱动绳索对应即可实现机械臂的弯曲动作,可进一步减轻机械臂的质量。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架以及至少三条支脚形成对称结构。优选的,所述外弹簧固定件包括外弹簧卡槽,所述第一内弹簧固定件包括第一内弹簧卡槽,所述第二内弹簧固定件包括第二内弹簧卡槽,所述外弹簧卡槽、第一内弹簧卡槽及第二内弹簧卡槽上均开设销孔,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组件。优选的,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外弹簧和内弹簧,在任一相邻两个关节杆单元中,一关节杆单元的外弹簧固定件与另一关节杆单元对应的外弹簧固定件处通过外弹簧连接,一关节杆单元的第一内弹簧固定件与另一关节杆单元对应的第二内弹簧固定件处通过内弹簧连接。在本优选方案中,通过内弹簧的拉力和外弹簧反方向的拉力,使关节杆单元的结构稳定。优选的,所述外弹簧和内弹簧均为拉弹簧,其两端分别设有拉钩,所述拉弹簧通过销钉将拉钩铰接于销孔处。在本优选方案中,拉弹簧的拉钩伸入卡槽中并通过销钉在销孔处进行铰接,使得拉弹簧的拉钩可在卡槽中旋转,从而尽可能使外弹簧和内弹簧仅存在拉伸行为,避免弹簧本身的弯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所述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为上述的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由于该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结构简单轻便、灵活度高,且可以避免机械臂与目标产生刚性碰撞冲击,使用该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的机器人可以应于非合作目标捕获和非结构环境操控,适用于在太空复杂环境下进行特种作业,或应用于地面复杂环境下代替人类实现特种作业,其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应用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各个关节杆单元之间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沿轴线方向堆叠形成柔性机械臂结构,因此发生接触或碰撞的外部力可经由各关节杆单元和弹簧组件组成的载荷路径迅速分散从而避免机械臂与目标产生刚性碰撞冲击,适应于非合作目标捕获;通过使各个关节杆单元之间的弹簧组件发生收缩或拉长的弹性形变,驱动关节杆单元间的相对转动,从而控制该机械臂的弯曲变形。使弹簧组件发生弹性形变既可在穿绳孔处设置驱动绳索并控制驱动绳索的长短实现,亦可使用智能材料驱动器等的弹性组件使其发生主动形变,提高了本专利技术机械臂的适用性;柔性连接的关节杆单元可操作性强,具备大角度范围弯曲运动的功能,同时机械臂整体柔软,变形灵活,具备更强的避障能力,适用于非结构化环境。另外,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的柔性连接方式,使得各个关节杆单元之间具有可主动伸缩长度和可重复收展的潜力,使其具有小质量和小空间占比的特点;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由各个关节杆单元通过弹簧组件进行集成和组装,拆装方便,便于针对不同的需求增减关节杆单元的数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和机械臂解决了现有的刚性机械臂结构复杂、灵活性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关节杆单元,所述关节杆单元沿轴线方向串联,在任一相邻两个关节杆单元中,一关节杆单元的底端部分套设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且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一关节杆单元的底端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所述关节杆单元上设有若干穿绳孔,所述穿绳孔沿周向均匀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关节杆单元,所述关节杆单元沿轴线方向串联,在任一相邻两个关节杆单元中,一关节杆单元的底端部分套设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且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一关节杆单元的底端与另一关节杆单元的顶端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所述关节杆单元上设有若干穿绳孔,所述穿绳孔沿周向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杆单元包括环形支架、至少三条支脚以及集中件,所述支脚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支架连接且沿所述环形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脚的另一端汇聚后与集中件连接,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外弹簧固定件,所述环形支架的下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内弹簧固定件,所述第一内弹簧固定件与外弹簧固定件的位置相对应且沿所述环形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集中件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内弹簧固定件;在任一相邻两个关节杆单元中,一关节杆单元的外弹簧固定件与另一个关节杆单元对应的外弹簧固定件处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一关节杆单元的第一内弹簧固定件与另一关节杆单元对应的第二内弹簧固定件处通过弹簧组件进行柔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驱多关节柔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壁向圆周外侧延伸形成至少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港罗嘉辉徐小明蒋建平王晓明吴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中国电信] 2020年04月17日 15:55
    看都不给看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