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859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包括多个由槽钢、轴和滚轮形成的组合件、折流板、水平导轨和筋板;其中,在槽钢的左右侧壁分别加工有轴孔;轴穿过滚珠后插入到槽钢的轴孔中;组合件通过槽钢与折流板上切割出的缺口焊接固定;水平导轨平整布置于壳体内壁,并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两条水平导轨之间通过筋板进行定位;折流板通过槽钢放置在水平导轨上,并通过组合件中的滚珠与水平导轨实现滚动摩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滚轮和水平导轨装置,能够减小抽出和装入管束时的阻力,适用于管束重量较大和直径较大的U型换热器;在滚轮下方的壳体内表面焊接水平导轨,不但可以方便抽出和装入管束,还可以有效防止管束的径向位移。

A threading tool for U-tube heat exchanger tube bu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制造和检修
,具体涉及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中。U型管换热器因其换热管成U形而得名,其主要特点为: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好,承压能力强。U型管换热器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出和装入,管外便于清洗。管束在抽出和装入时的移动方向与折流板垂直,由于管束多采用板条式滑道,导致管束与壳体间为滑动摩擦,使得管束在抽、装时的阻力较大,特别是对于管束质量较大和管束较长的情况,不但使得管束的拆卸及安装费时、费力,而且折流板极易损坏。为了减少抽、装管束时的阻力、尽可能避免损坏折流板,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以解决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抽、装困难,折流板变形和管束偏心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该穿引工装包括多个由槽钢、轴和滚轮形成的组合件、折流板、水平导轨和筋板;其中,在槽钢的左右侧壁分别加工有轴孔;轴穿过滚珠后插入到槽钢的轴孔中;装配好的槽钢、轴和滚珠的组合件,通过槽钢与折流板上切割出的缺口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保证轴的轴向位移被折流板限制;水平导轨平整布置于壳体内壁,并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两条水平导轨之间通过筋板进行定位,保证水平导轨与壳体的同轴度和水平度;折流板通过槽钢放置在水平导轨上,并通过组合件中的滚珠与水平导轨实现滚动摩擦。进一步地,在槽钢的左右侧壁内部分别焊有一个斜垫板,在斜垫板上加工有与槽钢上的轴孔等径且位置对应的轴孔,与槽钢、轴和滚珠共同形成组合件。进一步地,槽钢与折流板的焊脚高度等于折流板的厚度。(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包括多个由槽钢、轴和滚轮形成的组合件、折流板、水平导轨和筋板;其中,在槽钢的左右侧壁分别加工有轴孔;轴穿过滚珠后插入到槽钢的轴孔中;装配好的槽钢、轴和滚珠的组合件,通过槽钢与折流板上切割出的缺口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保证轴的轴向位移被折流板限制;水平导轨平整布置于壳体内壁,并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两条水平导轨之间通过筋板进行定位,保证水平导轨与壳体的同轴度和水平度;折流板通过槽钢放置在水平导轨上,并通过组合件中的滚珠与水平导轨实现滚动摩擦。本专利技术采用滚轮和水平导轨装置,与板条式滑道相比,由于滚动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系数小的多,能够减小抽出和装入管束时的阻力,适用于管束重量较大和直径较大的U型换热器;在滚轮下方的壳体内表面焊接水平导轨,不但可以方便抽出和装入管束,还可以有效防止管束的径向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滚轮和导轨部分剖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轨布置示意图。图中,1-壳体;2-折流板;3-槽钢;4-轴;5-滚轮;6-水平导轨;7-斜垫板;8-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出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其结构如图1~3所示。该穿引工装包括多个由槽钢3、轴4和滚轮5形成的组合件、折流板2、水平导轨6和筋板8。其中,在槽钢3的左右内壁分别焊有一个斜垫板7,在斜垫板7和槽钢3上分别加工有等径且位置对应的轴孔。轴4穿过滚珠5后插入到焊有斜垫板7的槽钢3的轴孔中。其中,轴4、滚珠5和槽钢3的轴孔留有一定的装配空间。装配好的槽钢3、轴4、滚珠5和斜垫板7的组合件,通过槽钢3与折流板2上切割出的缺口焊接固定,焊脚高度等于折流板2的厚度,焊接完成后保证轴4的轴向位移被折流板2限制。水平导轨6平整布置于壳体1内壁,并与壳体1的内壁焊接固定。两条水平导轨6之间通过筋板8进行定位,保证水平导轨6与壳体1的同轴度和水平度。组合件中的滚珠5与水平导轨6实现滚动摩擦。使用时,将管束滚轮组合件找准水平导轨6的方位,管束滚轮组合件平缓地穿入壳体1中,管束通过法兰螺栓与壳体1法兰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穿引工装能够将管束的重量通过折流板2均匀分配给槽钢3,槽钢3通过轴4将重量传递到滚珠5。通过焊接在槽钢3内壁两侧的斜垫板7增大轴4与槽钢3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承载能力。滚珠5与水平导轨6为滚动摩擦,摩擦力较滑动摩擦大为减小。槽钢3的翼板边长足够长,能够起到限制管束的径向位移。滚珠5的数量由单个滚珠承载力和每对滚珠承载力计算而得,如管束质量大还可以增加滚珠5的对数,但应在槽钢3外侧焊接限制轴4轴向位移的挡板。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抽、装困难、折流板变形和管束偏心的问题。由于滚动摩擦的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小得多,因此在管束组件与壳体装配时,借助于导轨和滚轮装置,能够顺利地把管束装入到壳体内。同时,由于水平导轨的作用,还能够限制管束的径向位移,避免管束的偏心。本专利技术可大幅提高管束拆装效率,降低成本;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降低对管束组装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极大地提高化工厂换热器检修效率,提高经济收入。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引工装包括多个由槽钢、轴和滚轮形成的组合件、折流板、水平导轨和筋板;其中,在槽钢的左右侧壁分别加工有轴孔;轴穿过滚珠后插入到槽钢的轴孔中;装配好的槽钢、轴和滚珠的组合件,通过槽钢与折流板上切割出的缺口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保证轴的轴向位移被折流板限制;水平导轨平整布置于壳体内壁,并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两条水平导轨之间通过筋板进行定位,保证水平导轨与壳体的同轴度和水平度;折流板通过槽钢放置在水平导轨上,并通过组合件中的滚珠与水平导轨实现滚动摩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管式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引工装包括多个由槽钢、轴和滚轮形成的组合件、折流板、水平导轨和筋板;其中,在槽钢的左右侧壁分别加工有轴孔;轴穿过滚珠后插入到槽钢的轴孔中;装配好的槽钢、轴和滚珠的组合件,通过槽钢与折流板上切割出的缺口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保证轴的轴向位移被折流板限制;水平导轨平整布置于壳体内壁,并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两条水平导轨之间通过筋板进行定位,保证水平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超汤雪松玄赛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