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27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7:15
提供一种提高机械及电气可靠性并且减小外观形状而降低重量的新式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备: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40),其形成在金属制的马达外壳(11)的与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输出部(14)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部的外周面;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38),其形成在对控制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部进行覆盖的金属罩(12)的开口端(37),并且与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40)卡合;在将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38)卡合于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40)的状态下,通过不使用固定螺钉的固定手段来固定金属罩(12)和马达外壳(11),从而形成固定区域部,在固定区域部(38、40)与金属罩的开口端(37)之间形成有填充了液状密封剂(41)的密封区域部。

Electric driving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内置有电子控制装置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常的工业机械领域中,一直进行的都是利用电动马达来驱动机械系统控制元件,但是最近开始采用如下的所谓的机电一体型的电动驱动装置,即,将由控制电动马达的转速和转矩的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部一体地组装于电动马达。作为机电一体型的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例如在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构成为检测因驾驶者操作方向盘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矩,并基于该检测值以向与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驱动电动马达,产生转向助力转矩。为了控制该电动马达,将电子控制部(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设置于动力转向装置。作为现有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例如,已知日本特开2015-13459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电动马达部和电子控制部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并且,电动马达部的电动马达收纳在具有由铝合金等制成的筒部的马达外壳中,安装有电子控制部的电子器件的基板安装在散热器上,所述散热器配置于马达外壳的在轴向上与输出轴相反的一侧,作为ECU外壳而起作用。安装于散热器的基板具备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具有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MOSFET或IGBT等那样的功率开关元件,控制电路部控制功率开关元件,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与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经由总线而电连接。并且,经由由合成树脂制作的连接器壳体从电源向安装于散热器的电子控制部供给电力,另外,从检测传感器类向该电子控制部供给运转状态等检测信号。连接器壳体作为盖体而起作用,以密封地封闭散热器的方式进行固定,另外,连接器壳体利用固定螺钉固定于散热器的外周表面。注意,除此以外,作为将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还已知电动制动器、各种液压控制用的电动液压控制器等,但在以下说明中,将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为代表进行说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45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这种结构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马达外壳和散热器及连接器壳体是利用在突出地形成于外周侧的固定部穿过的固定螺钉紧固在一起的结构。并且,在马达外壳与散热器之间、或者在散热器与连接器壳体之间,为了液密而使用O形环等密封部件。而且,在马达外壳与散热器之间、或者散热器与连接器壳体的固定是利用固定螺钉而固定的。注意,在不使用散热器的情况下,采用在马达外壳与连接器壳体之间夹装O形环并利用固定螺钉进行固定的结构。但是,在汽车中,经常有在盐害严重的地域使用的情况,在只用O形环的液密密封结构的情况下,配置有O形环的区域实质上形成嵌合间隙。因此,盐水进入该嵌合间隙,腐蚀O形环收纳部,最坏的情况是引起液密不良而导致盐水浸入内部从而损害电气可靠性。而且,如果在马达外壳、散热器及连接器壳体的外周设置固定部及固定螺钉,则有可能因固定螺钉的腐蚀而降低固定强度从而损害机械可靠性,并且还会产生外观形状变大、重量增加这样的技术问题。因此,要求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而且,虽然是次要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这种结构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特别是用于向外部散发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量的散热器部件被配置在马达外壳与ECU外壳之间。因此,轴向的长度有与散热器部件相应地多余地延长的倾向。另外,构成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气器件的发热量变大,在小型化的情况下,需要有效地将该热量向外部散发。因此,还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轴向的长度,并且将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热量有效地向外部散发。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机械及电气可靠性并且减小外观形状而降低重量的新式的电动驱动装置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其形成在金属制的马达外壳的与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部的外周面;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其形成在对控制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部进行覆盖的金属罩的开口端,并且与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卡合;在将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卡合于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状态下,通过不使用固定螺钉的固定手段来固定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和环状卡合部,从而形成固定区域部,在固定区域部与金属罩的开口端之间形成有填充了液状密封剂的密封区域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在固定区域部与金属罩的开口端之间形成有填充了液状密封剂的密封区域部,所以能够抑制盐水等浸入固定区域部从而提高机械和电气可靠性。另外,因为不使用固定螺钉,所以能够减小外观形状,而且能够降低重量。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形状,是利用粘接带进行固定前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马达外壳的立体图。图5是沿轴向剖切图4所示的马达外壳而得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向图4所示的马达外壳载置、固定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向图6所示的马达外壳载置、固定电源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向图7所示的马达外壳载置、固定控制电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向图8所示的马达外壳载置、固定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进行了铆接固定后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图11表示图10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截面,而且是进行了铆接固定后的剖面图。图12是表示在马达外壳与金属罩的卡合部附近进行了铆接固定后的轴向截面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3是图12的P部的放大剖面图。图14是从图12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侧观察的俯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进行了铆接固定后的放大截面立体图。图16是图5的进行了铆接固定后的放大剖面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进行了热装固定后的放大截面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概念中,也将各种变形例、应用例包含于其范围内。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前,利用图1,简单地对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例的转向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首先,对用于使汽车的前轮转向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转向装置1如图1所示地构成。在连结于未图示的方向盘的转向轴2的下端设置有未图示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与沿车体左右方向伸长的未图示的齿条啮合。在该齿条的两端连结有用于将前轮向左右方向转向的横拉杆3,齿条被齿条外壳4覆盖。并且,在齿条外壳4与横拉杆3之间设置有橡胶保护罩5。为了辅助对方向盘进行转动操作时的转矩,设置有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金属制的马达外壳,其收纳有驱动机械系统控制元件的电动马达;电子控制部,其配置在所述马达外壳的与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部的一侧,并且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马达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金属制的金属罩,其覆盖所述电子控制部;/n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形成有: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其形成在所述马达外壳的与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部的外周面;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其形成于所述金属罩的开口端,并且卡合于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n在将所述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卡合于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状态下,通过不使用固定螺钉的固定手段来固定所述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和所述环状卡合部,从而形成固定区域部,在所述固定区域部与所述金属罩的所述开口端之间形成有填充了液状密封剂的密封区域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8 JP 2017-1261361.一种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金属制的马达外壳,其收纳有驱动机械系统控制元件的电动马达;电子控制部,其配置在所述马达外壳的与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部的一侧,并且由用于驱动所述电动马达的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构成;金属制的金属罩,其覆盖所述电子控制部;
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形成有: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其形成在所述马达外壳的与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输出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部的外周面;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其形成于所述金属罩的开口端,并且卡合于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
在将所述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卡合于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状态下,通过不使用固定螺钉的固定手段来固定所述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和所述环状卡合部,从而形成固定区域部,在所述固定区域部与所述金属罩的所述开口端之间形成有填充了液状密封剂的密封区域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的壁面压入于在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形成的铆接凹部并进行铆接,从而形成所述固定区域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所述铆接凹部遍及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周面的整周而形成,或者分散地形成在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周面的规定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区域部向在将所述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卡合于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状态下形成的空间中填充有所述液状密封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铆接凹部观察时,在所述金属罩的所述开口端的一侧的所述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周面,形成有向内周侧后退的环状槽,并且在所述环状槽中填充有所述液状密封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形成于所述金属罩的所述开口端的至少两个切入部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弯折而卡合于所述环状槽的壁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铆接凹部分散地形成在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的周面的规定位置,形成于所述金属罩的所述开口端的所述弯折部形成在与该铆接凹部对应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压入或热装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和所述金属罩侧环状卡合部,从而形成所述固定区域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马达外壳侧环状卡合部形成有收纳所述金属罩的所述开口端的收纳槽,所述金属罩的所述开口端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并且以从外侧包围所述开口端的方式将所述液状密封剂填充于所述收纳槽。


10.一种电动动力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秀幸元田晴晃中野和彦萩原克将馆山哲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