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160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C

A test 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C4F7N和CO2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压绝缘技术和气体组分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C4F7N和CO2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SF6是无色、无味、无毒且不可燃的惰性气体,对金属和其他绝缘材料没有腐蚀作用,并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作为绝缘气体被广泛地应用在气体绝缘设备中。但在实际应用中SF6存在许多不足:SF6在低温环境下易液化,在寒冷的地区使用容易造成电力事故;SF6被列为六大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潜能指数高达23900,在大气中的存活寿命超过3000年,所带来的温室效应不容小觑;SF6气体对电场不均匀度比较敏感,当电场极不均匀时其绝缘强度急剧下降;SF6在放电下常常与微水微氧反应生成高腐蚀性和毒性的物质,严重威胁着气体绝缘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力人员的健康安全。因此,寻求一种代替SF6气体的绝缘介质是高电压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3M公司研发的全氟异丁腈(C4F7N)在环保和电气强度等方面表现优良,引发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表1为C4F7N与SF6参数对比,可以看出C4F7N的绝缘强度高于SF6两倍以上,并且温室效应潜能指数和大气中存在的时间也远低于SF6。但是C4F7N的液化温度较低,作为气体绝缘介质使用时必须与N2、CO2或干燥空气等缓冲气体混合,以降低液化温度。研究表明,C4F7N和CO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高于C4F7N-干燥空气和C4F7N-N2,由此对C4F7N和CO2混合气体的研究较为广泛。表1C4F7N与SF6参数对比<br>气体名称SF6C4F7N相对SF6的绝缘强度12.74液化温度(0.1MPa)/℃-63-4.7GWP239002100大气中存在的时间/年320030气体绝缘设备内部不同的故障类型,导致绝缘气体分解路径和分解组分的不同,可以依据不同分解组分来判断设备的故障类型。绝缘气体分解组分种类的检测,也有利于分析绝缘气体分解前后绝缘性能的变化。C4F7N和CO2混合气体作为一种新型替代介质,相对SF6气体的放电分解研究起步较晚,各种产物的检测装置和方法的研究还未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C4F7N和CO2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的装置及方法,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C4F7N和CO2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的装置,包括气体分解模块与气体检测模块,所述气体分解模块包括:交流电源、调压器、变压器、电阻、电容、整流二极管、以及气罐;所述交流电源与调压器相连,所述调压器与变压器的主侧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从侧的一端连接电阻的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整流二级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从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罐并联在电容两端;所述气罐包括气压表、封闭腔体、针电极、板电极、第一气阀、微水发生器;所述封闭腔体的一端设置针电极以及电压表,所述针电极与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封闭腔体的另一端设置板电极,所述板电极分别与电容的另一端、大地连接;所述第一气阀与微水发生器设置在封闭腔体的另一端;所述微水发生器包括第二气阀、第三气阀以及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气阀的一端与封闭腔体连接,所述第二气阀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三气阀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石英玻璃管以及加热带;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包括:氦气瓶、减压阀、气体纯化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集气袋、废气回收装置以及计算机;所述氦气瓶与减压阀的一端连接,所述减压阀的另一端与气体纯化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体纯化器的出口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一端连接,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下端还设置集气袋与废气回收装置,所属集气袋还与第一气阀连接,用于收集待测气体;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包括:第一定量管、第二定量管、十通阀、六通阀、四通阀、CP-PoraBondQ色谱柱、CP-PoraPlotQ色谱柱、GS-GasPro色谱柱、质谱仪;所述十通阀第一通口与集气袋连接,所述十通阀第二通口与第一定量管进样端连接,所述第一定量管出样端与十通阀第九通口连接,所述十通阀第三通口和十通阀第六通口都与载气氦气连接,所述十通阀第七通口与废气回收装置连接,所述十通阀第十通口与六通阀第一通口连接。所述十通阀第四通口与CP-PoraBondQ色谱柱的进样端连接,所述CP-PoraBondQ色谱柱的出样端与十通阀第八通口连接;所述十通阀第五通口与CP-PoraPlotQ色谱柱的进样端连接,所述CP-PoraPlotQ色谱柱的出样端与四通阀第一通口连接;所述六通阀第二通口与第二定量管的进样端连接,所述第二定量管的出样端与六通阀第五通口连接,所述六通阀第三通口与载气氦气连接,所述六通阀第四通口与GS-GasPro色谱柱的进样端连接,所述GS-GasPro色谱柱的出样端与四通阀第三通口连接,所述六通阀第六通口与废气回收装置连接;所述四通阀第二通口与质谱仪连接,所述四通阀第四通口与废气回收装置连接;上述装置中,所述封闭腔体为圆柱形,上下两端的金属密封盖板采用不锈钢材质,侧壁采用PMMA透明材质,便于观测放电情况。上述装置中,所述加热带采用电热材料和绝缘材料组成,加热表面加热温度为350℃~400℃。上述装置中,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电子轰击源,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电子倍增器检测器。上述装置中,所述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参数设置包括:进样口温度,阀箱温度以及色谱柱流量。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的气罐体积较小,节省了C4F7N和CO2混合气体的使用量。(2)本技术采用加热带对蒸馏水进行加热气化,可直接缠绕加热部位,温度均匀、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3)本技术可在气罐中通入微水微氧,能真实的模拟C4F7N和CO2混合气体在工况中的放电分解,具有实际参考价值。(4)本技术可应用于电晕放电、击穿放电等多种放电类型,检测不同放电类型下气体的组分和含量,为判断设备故障类型提供有力依据。(5)本技术采用高纯度氦气作为载气,较氢气而言,运行过程安全可靠。(6)本技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的结构鉴定能力相结合,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对未知气体定性不需要标样,解决了气相色谱本身定性未知气体时标样的选取问题。(7)本技术采用双通道,将永久气体和卤代烃有效分离进行分析,防止永久气体和低碳类卤代烃的峰谱重叠影响气体组分的准确定性,双通道切换连接一个质谱仪,不需要检测器,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C4F7N和CO2混合气体分解产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分解模块与气体检测模块,所述气体分解模块与气体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气体分解模块包括:交流电源、调压器、变压器、电阻、电容、整流二极管、以及气罐;
所述交流电源与调压器相连,所述调压器与变压器的主侧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从侧的一端连接电阻的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整流二级管的阳极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从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罐并联在电容两端;
所述气罐包括气压表、封闭腔体、针电极、板电极、第一气阀、微水发生器;
所述封闭腔体的一端设置针电极以及电压表,所述针电极与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封闭腔体的另一端设置板电极,所述板电极分别与电容的另一端、大地连接;所述第一气阀与微水发生器设置在封闭腔体的另一端;
所述微水发生器包括第二气阀、第三气阀以及加热装置;
所述第一气阀的一端与封闭腔体连接,所述第二气阀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三气阀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石英玻璃管以及加热带;
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包括:氦气瓶、减压阀、气体纯化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集气袋、废气回收装置以及计算机;
所述氦气瓶与减压阀的一端连接,所述减压阀的另一端与气体纯化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体纯化器的出口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一端连接,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下端设置集气袋与废气回收装置,所属集气袋还与第一气阀连接,用于收集待测气体;
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包括:第一定量管、第二定量管、十通阀、六通阀、四通阀、CP-PoraBondQ色谱柱、CP-PoraPlotQ色谱柱、GS-GasPro色谱柱、质谱仪;
所述十通阀第一通口与集气袋连接,所述十通阀第二通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张大鹏林莘徐建源钟建英王佳田张佳庚振新夏亚龙张然植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