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轮导轨电车永磁电机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胶轮导轨电车永磁电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导轨电车冷却技术中,两种关键部件—永磁电机和制动电阻的散热通常配置两套独立的冷却装置,结构不紧凑,所占机车空间总体积大、总重量重、总辅助功率消耗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成度高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为解决在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特提出了一种胶轮导轨电车永磁电机冷却装置。一种胶轮导轨电车永磁电机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框架,该箱体框架内设置有制动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内还包括:第一风冷环路结构、第二风冷环路结构和液冷环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风冷环路结构与第二风冷环路结构呈轴对称布置于所述箱体框架内,用于分别吸入来自所述箱体框架两侧低温空气,使得所述低温空气与所述液冷环路结构的高温冷却液完成对流换热过程,并使得换热后的空气继续对制动电阻进行空气冷却后排出;所述液冷环路结构与所述永磁电机的进/出液口相连通,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液流向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轮导轨电车永磁电机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框架,该箱体框架内设置有制动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内还包括:第一风冷环路结构、第二风冷环路结构和液冷环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风冷环路结构与第二风冷环路结构呈轴对称布置于所述箱体框架内,用于分别吸入来自所述箱体框架两侧低温空气,使得所述低温空气与所述液冷环路结构的高温冷却液完成对流换热过程,并使得换热后的空气继续对制动电阻进行空气冷却后排出;所述液冷环路结构与所述永磁电机的进/出液口相连通,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液流向永磁电机内部对其进行液冷换热并排出高温冷却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轮导轨电车永磁电机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框架,该箱体框架内设置有制动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内还包括:第一风冷环路结构、第二风冷环路结构和液冷环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风冷环路结构与第二风冷环路结构呈轴对称布置于所述箱体框架内,用于分别吸入来自所述箱体框架两侧低温空气,使得所述低温空气与所述液冷环路结构的高温冷却液完成对流换热过程,并使得换热后的空气继续对制动电阻进行空气冷却后排出;所述液冷环路结构与所述永磁电机的进/出液口相连通,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液流向永磁电机内部对其进行液冷换热并排出高温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导轨电车永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内还包括空气出口过滤器,且所述第一风冷环路结构包括第一空气进口过滤器、第一散热器、第一风机,其中,所述第一空气进口过滤器布置于所述箱体框架任意一侧的端板上,其用于过滤来自所述箱体框架外的低温空气;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空气侧与所述第一空气进口过滤器相对布置,该散热器的液体侧与所述液冷环路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空气侧相对布置,其用于将完成对流换热过程的空气吹向所述制动电阻;所述第二风冷环路结构包括第二空气进口过滤器、第二散热器、第二风机,其中,所述第二空气进口过滤器布置于所述箱体框架另一侧的端板上,其用于过滤来自所述箱体框架外的低温空气;所述第二散热器的空气侧与所述第二空气进口过滤器相对布置,该散热器的液体侧与所述液冷环路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空气侧相对布置,其用于将完成对流换热过程的空气吹向所述制动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轮导轨电车永磁电机冷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洋,王硕,蔡欢,闫春霆,袁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