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772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用于接入冷凝回水的第一进水口,接入循环回水的第二进水,接入软化水的第三进水口,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该箱体呈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大于高度,箱体在宽度方向将箱体均分为热水区和冷水区,给水泵取水口设在热水区,循环泵取水口设在冷水区,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设在热水区顶部,第三进水口设在冷水区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新型节能水箱能够提高给水泵入口温度,同时降低循环泵入口温度,达到能尽所用的效果。

Horizontal energy saving water tank for gas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
本技术涉及燃气锅炉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
技术介绍
燃气锅炉是一种转能设备,包括有锅炉本体,置于锅炉本体的燃烧室和置于锅炉本体汽水空间及供水系统的水箱,锅炉本体内置有水,燃气室燃烧燃料以加热水,使锅炉本体输出具有一定热量的蒸汽。其中,燃料的排烟温度一般在160~250℃,烟气中的水蒸气仍处于过热状态,不可能凝结成液态的水而放出汽化潜热。因此就产生一种冷凝型燃气锅炉,通过对烟气冷凝回收烟气中的热能,通常在燃气锅炉尾部受热面配置节能器或者冷凝器来吸收烟气中的烟热,节能器和冷凝器回收的热量用于为锅炉补水加热,冷凝过程会产生冷凝水,进一步吸收烟气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燃气锅炉具有高负荷和低负荷两种运行状态,低负荷运行时用水量少,无法对锅炉本体进行连续补水,因此水系统要分作两个水路,一条水路经过节能器加热直接进入锅炉,另一条水路经过冷凝器加热后形成循环回水,再次流回入水箱。传统的水箱包括卧式水箱和立式水箱,卧式水箱为长方体形状,并且高度较小,进入卧式水箱的水包括冷凝回水,温度在110~120℃,去除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软化水,温度在25℃左右,从冷凝器循环流入水箱的循环回水,温度在70-85℃。卧式水箱的一部分水由给水泵抽取流向节能器,经节能器加热后进入锅炉本体,另一部分水由循环泵抽取流向冷凝器,经冷凝器加热后流回水箱。冷凝水和循环回水温度较高,密度相对较小,分布在卧式水箱的上部,软化水水温较低,密度较大,分布在卧式水箱的下部,形成了自然温度分层,又因为给水泵的取水口设在离底部20厘米左右的高度,因此,给水泵的取水温度只能在40℃左右,严重制约了热量的有效利用。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提高给水泵入口温度,同时降低循环泵入口温度,增加了冷凝器的换热温差,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达到能尽所用的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其中,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用于接入冷凝回水的第一进水口,接入循环回水的第二进水,接入软化水的第三进水口,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该箱体呈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大于高度,箱体在宽度方向将箱体均分为热水区和冷水区,给水泵取水口设在热水区,循环泵取水口设在冷水区,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设在热水区顶部,第三进水口设在冷水区顶部。进一步的,箱体的长度为4.5m,宽度为2m,高度为2.5m。进一步的,所述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沿箱体长度方向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沿箱体长度方向排列并靠近给水泵取水口设置,所述第三进水口靠近循环泵取水口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与箱体底部相距20cm。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通过设计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的分布位置,使水箱内的补水产生温度分层的现象,将水箱沿宽度方向均分为热水区和冷水区。热水区温度较高的补水由给水泵抽取流向节能器,可提升节能器入口水温5~10℃。补水经节能器吸收烟气热量升温后补给锅炉,不仅减少了锅炉能耗,还大大提高锅炉效率。而冷水区温度较低的补水由循环泵抽取流向冷凝器加热后流回水箱。补水流经冷凝器时,由于补水的温度较低,与冷凝器之间存在的温差越大,补水吸热越多。补水将烟热能吸收后回流,将热能储存至水箱,加大节约利用了锅炉产生的热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燃气锅炉的水流流向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节能水箱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为给水泵抽取补水的水流流向示意图。图4为循环水泵抽取补水的水流流向示意图。图中:第一进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第三进水口-13;给水泵取水口-14;循环泵取水口-15;热水区-21;冷水区-22;给水泵-31;循环泵-3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用于接入冷凝回水的第一进水口11,接入循环回水的第二进水口12,接入软化水的第三进水口13,给水泵取水口14和循环泵取水口15。该箱体呈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大于高度,箱体在宽度方向将箱体均分为热水区21和冷水区22,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12设在热水区21顶部,第三进水口13设在冷水区22顶部。给水泵取水口14设在热水区21,循环泵取水口15设在冷水区22。采用上述结构后,所述锅炉回路内的冷凝回水和循环回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12进入所述箱体的热水区,软化水通过第三进水口13补入所述箱体的冷水区。由于冷凝回水和循环回水的温度远远高于软化水,且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12在宽度方向上与第进水口13相距较远,从而使箱体内部的补水在混合时产生温度分层的现象,靠近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12一侧的水温较高,而靠近第三进水口13一侧的水温较低,即热水区水温高于冷水区水温。如此一来,热水区22温度较高的补水由给水泵31抽取流向节能器,可提升节能器入口水温5~10℃。节能器再将温度较高的补水提供给锅炉,不仅减少了锅炉能耗,还大大提高锅炉效率。而冷水区21温度较低的补水由循环泵32抽取流向冷凝器加热后流回水箱。补水流经冷凝器时,由于补水的温度较低,与冷凝器之间存在的换热温差越大,补水吸热就越快。补水将烟热能吸收后回流,将热能储存至水箱,加大节约利用了锅炉产生的热能。需要说明的是,在节能水箱实际运行中,从底部抽水才能充分利用水箱容积、满足循环泵和给水泵的特性,所以给水泵取水口14和循环泵取水口15的位置只能设在水箱底部,本新型并没有在水箱内设置隔板,而是通过对入水口和取水口在水平方向的排布设计实现水箱内的冷热水分区,让低温水和高温水在混合前就被循环泵32和给水泵31取走,达到能尽其用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长度为4.5m,宽度为2m,高度为2.5m,本方案适用于卧式水箱并为了完成分区对尺寸有要求。优选的,所述给水泵取水口14和循环泵取水口15沿箱体长度方向相对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给水泵取水口14和循环泵取水口15相距较远,而且使给水泵和循环泵的吸程的吸力方向为平行设置,有效减少两个取水口在取水时产生相互干扰的影响,确保给水泵31抽取更多的热水且循环泵32抽取更多的冷水。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12沿箱体长度方向排列并靠近给水泵取水口14设置,所述第三进水口13靠近循环泵取水口设置15。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给水泵取水口14靠近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12,使高温的冷凝回水和循环回水在回流入水箱后,给水泵31可以第一时间抽取补水,防止冷凝回水和循环回水与水箱补水混合而降低水温,确保给水泵31可以抽取更高温度的补水。同样的,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用于接入冷凝回水的第一进水口,接入循环回水的第二进水口,接入软化水的第三进水口,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该箱体呈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大于高度,箱体在宽度方向将箱体均分为热水区和冷水区,给水泵取水口设在热水区,循环泵取水口设在冷水区,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设在热水区顶部,第三进水口设在冷水区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用于接入冷凝回水的第一进水口,接入循环回水的第二进水口,接入软化水的第三进水口,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该箱体呈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大于高度,箱体在宽度方向将箱体均分为热水区和冷水区,给水泵取水口设在热水区,循环泵取水口设在冷水区,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设在热水区顶部,第三进水口设在冷水区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用的卧式节能水箱,其特征在于,箱体的长度为4.5m,宽度为2m,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柱王华东梁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新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