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交通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交通
,具体涉及智能交通
,尤其涉及智能交通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辆的数量持续增加,导致我国大多数城市面临着交通阻塞和拥挤现象。相关技术中,通常结合对应路口上多个数据提供方(例如摄像头、导航终端等)提供的源数据对对应路口的交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对应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进行控制。目前,通常直接对各个数据提供方提供的源数据进行对齐,然而,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直接对齐源数据,容易导致交通数据计算不准确,继而影响了智能交通优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结合摄像头之间的时间戳偏移量对摄像头提供的交通视频数据进行时间对齐,并结合对齐后的交通视频数据确定路口的交通指标数据,并根据确定的交通指标数据对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控制,由此,可提高交通数据计算准确度,进而可提高道路利用率并减少拥堵的发生,提高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多个数据提供方针对待处理路口各自所提供的源数据;/n获取所述多个数据提供方之间的时间对齐关系;/n根据所述时间对齐关系,对所有源数据进行时间对齐处理;/n根据对齐后的源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路口的交通指标数据;/n根据所述交通指标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路口上交通信号机的信号控制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数据提供方针对待处理路口各自所提供的源数据;
获取所述多个数据提供方之间的时间对齐关系;
根据所述时间对齐关系,对所有源数据进行时间对齐处理;
根据对齐后的源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路口的交通指标数据;
根据所述交通指标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路口上交通信号机的信号控制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提供方包括摄像头和导航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摄像头针对所述待处理路口采集到的交通视频数据;
根据所述交通视频数据,确定目标车辆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时所对应的目标视频帧,并获取所述目标视频帧对应的第一时间戳,其中,所述目标车辆为位于所述待处理路口的停车线最近的车辆;
根据与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导航终端所提供的导航轨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待处理路口处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时所对应的第二时间戳;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确定所述摄像头和所述导航终端之间的时间对齐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提供方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均设置在所述待处理路口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第一历史交通视频数据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第二历史交通视频数据;
确定所述第一历史交通视频数据与所述第二历史交通视频数据的重叠图像区域中出现同一个移动物体;
从所述第一历史交通视频数据中确定出第一目标视频帧,以及从所述第二历史交通视频数据中确定出第二目标视频帧,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视频帧为所述第一历史交通视频数据的重叠图像区域中首次出现所述移动物体时所对应的视频帧,所述第二目标视频帧为所述第二历史交通视频数据的重叠图像区域中首次出现所述移动物体时所对应的视频帧;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视频帧的第一时间戳,以及所述第二目标视频帧的第二时间戳,确定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之间的时间对齐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提供方包括摄像头和车辆检测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检测设备记录的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目标车辆经过装有车辆检测设备的路面时对应的时间信息;
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到的目标视频帧,所述目标视频帧为所述目标车辆经过装有车辆检测设备的路面时对应的视频帧;
根据所述目标视频帧的第二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确定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车辆检测设备之间的时间对齐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对齐关系,对所有源数据进行时间对齐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提供方的对齐顺序;
根据所述对齐顺序和所述时间对齐关系,对所有源数据进行时间对齐处理。
6.一种智能交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数据提供方针对待处理路口各自所提供的源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数据提供方之间的时间对齐关系;
对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对齐关系,对所有源数据进行时间对齐处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对齐后的源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路口的交通指标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通指标数据,确定所述待处理路口上交通信号机的信号控制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龙,周广运,陈臣,慎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