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包括焚烧棚本体,所述焚烧棚本体是由骨架和外罩构成,所述骨架是由围墙地杆、山墙地杆、立柱,斜梁、檀条和延伸杆构成,所述围墙地杆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一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一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一,所述围墙地杆与所述山墙地杆及所述延伸杆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二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二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二,所述斜梁两两之间通过脊顶连接件连接,所述檀条与所述脊顶连接件及所述斜梁下连接件之间均通过檀条连接件连接,所述焚烧棚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有益效果:可以解决松材线虫病疫木在林间安全焚烧的问题,且携带方便,满足在林间的运输,可随疫木发生地点机动运输。
A kind of forest light weight burning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
本技术涉及焚烧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中要求,所有枯死木必须采取粉碎或焚烧等处理,严防松材线虫病扩散。但在高山远山、人迹罕至枯死木无法运输下山等地带就有“粉碎机上不了山,枯死木运不下山”的技术难点,林间采取焚烧的方法有经济成本低,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疫木流失等优点,但也有造成森林火灾的风险,所以如何安全、便捷地无害化焚烧枯死木是松材线虫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包括焚烧棚本体,所述焚烧棚本体是由骨架和外罩构成,所述骨架是由围墙地杆、山墙地杆、立柱,斜梁、檀条和延伸杆构成,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立柱上连接件,所述斜梁的底端设置有斜梁下连接件,所述斜梁下连接件与所述立柱上连接件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地杆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一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一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螺栓一,所述围墙连接件一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一,所述围墙地杆与所述山墙地杆及所述延伸杆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二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二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二,所述斜梁两两之间通过脊顶连接件相配合连接,所述檀条与所述脊顶连接件及所述斜梁下连接件之间分别均通过檀条连接件相配合连接,所述焚烧棚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檀条是由两段组成,两段所述檀条之间通过檀条配合件相配合连接,所述檀条配合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螺栓二。进一步的,所述斜梁之间设置有拉筋板。进一步的,所述围墙地杆、所述山墙地杆、所述立柱,所述斜梁、所述檀条和所述延伸杆上分别均包裹有阻热阻燃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外罩的一端设置有门帘,所述外罩和所述门帘均为防火软性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钢丝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围墙地杆、山墙地杆、立柱,斜梁、檀条、延伸杆和外罩构成的林间轻量化焚烧棚,解决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在林间无害化销毁的问题,一方面减少了松材线虫病在搬运过程中流失造成疫情扩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降低人工成本,相比其他疫木处理方法更为经济、安全、有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的围栏地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的山墙地杆、围栏地杆及延伸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的斜梁、立柱、檀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的脊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的檀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焚烧棚本体;2、骨架;3、外罩;4、围墙地杆;5、山墙地杆;6、立柱;7、斜梁;8、檀条;9、延伸杆;10、立柱上连接件;11、斜梁下连接件;12、围墙连接件一;13、限位螺栓一;14、立柱套管一;15、围墙连接件二;16、立柱套管二;17、脊顶连接件;18、檀条连接件;19、出风口;20、檀条配合件;21、限位螺栓二;22、拉筋板;23、阻热阻燃材料;24、门帘;25、钢丝网。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包括焚烧棚本体1,所述焚烧棚本体1是由骨架2和外罩3构成,所述骨架2是由围墙地杆4、山墙地杆5、立柱6,斜梁7、檀条8和延伸杆9构成,所述立柱6的顶端设置有立柱上连接件10,所述斜梁7的底端设置有斜梁下连接件11,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与所述立柱上连接件10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地杆4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一12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螺栓一13,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一14,所述围墙地杆4与所述山墙地杆5及所述延伸杆9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二15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二15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二16,所述斜梁7两两之间通过脊顶连接件17相配合连接,所述檀条8与所述脊顶连接件17及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之间分别均通过檀条连接件18相配合连接,所述焚烧棚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19。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由围墙地杆4、山墙地杆5、立柱6,斜梁7、檀条8、延伸杆9和外罩3构成的林间轻量化焚烧棚,解决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在林间无害化销毁的问题,一方面减少了松材线虫病在搬运过程中流失造成疫情扩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降低人工成本,相比其他疫木处理方法更为经济、安全、有效。实施例二:如图1-6所示,所述檀条8是由两段组成,两段所述檀条8之间通过檀条配合件20相配合连接,所述檀条配合件2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螺栓二21,所述斜梁7之间设置有拉筋板22,所述围墙地杆4、所述山墙地杆5、所述立柱6,所述斜梁7、所述檀条8和所述延伸杆9上分别均包裹有阻热阻燃材料23,所述外罩3的一端设置有门帘24,所述外罩3和所述门帘24均为防火软性材料,所述出风口19内设置有钢丝网25。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由围墙地杆4、山墙地杆5、立柱6,斜梁7、檀条8、延伸杆9和外罩3构成的林间轻量化焚烧棚,解决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在林间无害化销毁的问题,一方面减少了松材线虫病在搬运过程中流失造成疫情扩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降低人工成本,相比其他疫木处理方法更为经济、安全、有效。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棚本体(1),所述焚烧棚本体(1)是由骨架(2)和外罩(3)构成,所述骨架(2)是由围墙地杆(4)、山墙地杆(5)、立柱(6),斜梁(7)、檀条(8)和延伸杆(9)构成,所述立柱(6)的顶端设置有立柱上连接件(10),所述斜梁(7)的底端设置有斜梁下连接件(11),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与所述立柱上连接件(10)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地杆(4)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一(12)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螺栓一(13),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一(14),所述围墙地杆(4)与所述山墙地杆(5)及所述延伸杆(9)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二(15)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二(15)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二(16),所述斜梁(7)两两之间通过脊顶连接件(17)相配合连接,所述檀条(8)与所述脊顶连接件(17)及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之间分别均通过檀条连接件(18)相配合连接,所述焚烧棚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棚本体(1),所述焚烧棚本体(1)是由骨架(2)和外罩(3)构成,所述骨架(2)是由围墙地杆(4)、山墙地杆(5)、立柱(6),斜梁(7)、檀条(8)和延伸杆(9)构成,所述立柱(6)的顶端设置有立柱上连接件(10),所述斜梁(7)的底端设置有斜梁下连接件(11),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与所述立柱上连接件(10)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地杆(4)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一(12)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螺栓一(13),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一(14),所述围墙地杆(4)与所述山墙地杆(5)及所述延伸杆(9)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二(15)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二(15)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二(16),所述斜梁(7)两两之间通过脊顶连接件(17)相配合连接,所述檀条(8)与所述脊顶连接件(17)及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之间分别均通过檀条连接件(18)相配合连接,所述焚烧棚本体(1)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喜军,徐力,李岩,刘洪明,王彤彤,杨斌,牟宝乐,唐健,唐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松之盾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唐喜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