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303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包括焚烧棚本体,所述焚烧棚本体是由骨架和外罩构成,所述骨架是由围墙地杆、山墙地杆、立柱,斜梁、檀条和延伸杆构成,所述围墙地杆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一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一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一,所述围墙地杆与所述山墙地杆及所述延伸杆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二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二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二,所述斜梁两两之间通过脊顶连接件连接,所述檀条与所述脊顶连接件及所述斜梁下连接件之间均通过檀条连接件连接,所述焚烧棚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有益效果:可以解决松材线虫病疫木在林间安全焚烧的问题,且携带方便,满足在林间的运输,可随疫木发生地点机动运输。

A kind of forest light weight burning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
本技术涉及焚烧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修订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中要求,所有枯死木必须采取粉碎或焚烧等处理,严防松材线虫病扩散。但在高山远山、人迹罕至枯死木无法运输下山等地带就有“粉碎机上不了山,枯死木运不下山”的技术难点,林间采取焚烧的方法有经济成本低,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疫木流失等优点,但也有造成森林火灾的风险,所以如何安全、便捷地无害化焚烧枯死木是松材线虫病防治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包括焚烧棚本体,所述焚烧棚本体是由骨架和外罩构成,所述骨架是由围墙地杆、山墙地杆、立柱,斜梁、檀条和延伸杆构成,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立柱上连接件,所述斜梁的底端设置有斜梁下连接件,所述斜梁下连接件与所述立柱上连接件相配合连接,所述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棚本体(1),所述焚烧棚本体(1)是由骨架(2)和外罩(3)构成,所述骨架(2)是由围墙地杆(4)、山墙地杆(5)、立柱(6),斜梁(7)、檀条(8)和延伸杆(9)构成,所述立柱(6)的顶端设置有立柱上连接件(10),所述斜梁(7)的底端设置有斜梁下连接件(11),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与所述立柱上连接件(10)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地杆(4)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一(12)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螺栓一(13),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一(14),所述围墙地杆(4)与所述山墙地杆(5)及所述延伸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间轻量化焚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棚本体(1),所述焚烧棚本体(1)是由骨架(2)和外罩(3)构成,所述骨架(2)是由围墙地杆(4)、山墙地杆(5)、立柱(6),斜梁(7)、檀条(8)和延伸杆(9)构成,所述立柱(6)的顶端设置有立柱上连接件(10),所述斜梁(7)的底端设置有斜梁下连接件(11),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与所述立柱上连接件(10)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地杆(4)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一(12)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螺栓一(13),所述围墙连接件一(12)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一(14),所述围墙地杆(4)与所述山墙地杆(5)及所述延伸杆(9)之间通过围墙连接件二(15)相配合连接,所述围墙连接件二(15)的顶端设置有立柱套管二(16),所述斜梁(7)两两之间通过脊顶连接件(17)相配合连接,所述檀条(8)与所述脊顶连接件(17)及所述斜梁下连接件(11)之间分别均通过檀条连接件(18)相配合连接,所述焚烧棚本体(1)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喜军徐力李岩刘洪明王彤彤杨斌牟宝乐唐健唐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松之盾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唐喜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