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坡屋顶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坡屋顶构造。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物坡屋顶构造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传统坡屋顶构造中,在坡屋顶上覆盖瓦片,瓦片由砂浆凝固固定在屋顶坡面上,但是这种坡屋顶适合在建筑物建成时同时施工形成,后期如果要改造屋顶,尤其在平屋顶上改造坡屋顶时,则无法采用传统结构。因此,研发一种安装更加方便,且结构牢固、保温隔热的坡屋顶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坡屋顶构造,该坡屋顶构造便于安装、结构牢固,具有较好的防水隔热功效。本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建筑物坡屋顶构造,包括左框架、右框架和伞状顶,左框架和右框架均包括一体固定的斜杆和竖杆,斜杆的下端带有固定脚板,固定脚板固定于两侧的墙体上,所述伞状顶包括伞状部,伞状部中间向下固定设置有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多对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的竖杆相对搭接于伞状顶的中间连接板上,所述伞状部搭接于斜杆的上侧面,螺栓横向穿过左框架的竖杆、中间连接板和右框架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坡屋顶构造,其特征是:包括左框架、右框架和伞状顶,左框架和右框架均包括一体固定的斜杆和竖杆,斜杆的下端带有固定脚板,固定脚板固定于两侧的墙体上,所述伞状顶包括伞状部,伞状部中间向下固定设置有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多对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的竖杆相对搭接于伞状顶的中间连接板上,所述伞状部搭接于斜杆的上侧面,螺栓横向穿过左框架的竖杆、中间连接板和右框架的竖杆形成固定结构,所述斜杆上侧带有多个斜向朝上设置的倒钩,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的上侧搭接有轻质防水隔热板,轻质防水隔热板的下侧面对应倒钩固定有挂杆,挂杆勾挂在倒钩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轻质防水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坡屋顶构造,其特征是:包括左框架、右框架和伞状顶,左框架和右框架均包括一体固定的斜杆和竖杆,斜杆的下端带有固定脚板,固定脚板固定于两侧的墙体上,所述伞状顶包括伞状部,伞状部中间向下固定设置有中间连接板,所述中间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多对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的竖杆相对搭接于伞状顶的中间连接板上,所述伞状部搭接于斜杆的上侧面,螺栓横向穿过左框架的竖杆、中间连接板和右框架的竖杆形成固定结构,所述斜杆上侧带有多个斜向朝上设置的倒钩,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的上侧搭接有轻质防水隔热板,轻质防水隔热板的下侧面对应倒钩固定有挂杆,挂杆勾挂在倒钩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轻质防水隔热板上倒置覆盖有V形防水隔热盖板,V形防水隔热盖板两侧端搭在所述轻质防水隔热板上,所述轻质防水隔热板与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间布设有防水挡板,所述倒钩穿过防水挡板,倒钩穿过防水挡板处采用防水砂浆做防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坡屋顶构造,其特征是:所述墙体上端对应所述固定脚板埋设有金属定位板,金属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螺纹管,所述固定脚板上对应所述螺纹管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孔,固定脚板采用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张江,汪一新,陈玲媚,周晓芬,诸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