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分为透射式、反射式和半透半反显示三种模式,其中透射式具有对比度高、亮度高以及色纯度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背光源,功耗大,而且在强背光下可视性较差;反射式不需要使用背光源,功耗低,较轻便,在强光环境下可视性好;半透半反显示装置同时兼具透射式和反射式的优点,在不同环境下利用不同显示模式的优点,具有环境兼容性高,可视性好,能耗低等优点。半透半反显示技术开发的难点之一在液晶层的光学利用率,反射区的入射光需要经过入射和反射两个阶段,光所走过的光程差是透射区的两倍,因无法保持光程差的一直,不能同时满足透射区和反射区光利用率最大化,且光程差的差异还会导致显示颜色存在差异。为实现透射区和反射区穿透率最大化,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双盒厚设计,将反射区盒厚设计为透射区盒厚的一半,来维持两个区域的光程差一致。但是因响应时间与盒厚的平方成正比,两个区域的响应时间差异明显;另外,双盒厚设计需要增加一道制程来降低反射区的盒厚,会导致工艺复杂、良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透射区和反射区,其特征在于,包括:/n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具有设置于所述透射区的第一子电极和设置于所述反射区的第二子电极;/n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n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外侧和所述第二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层和第二偏光层;其中,/n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图案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图案不同;/n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掺杂有手性分子,所述反射区的液晶层高度与所述透射区的液晶层高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透射区和反射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内侧具有设置于所述透射区的第一子电极和设置于所述反射区的第二子电极;
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外侧和所述第二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层和第二偏光层;其中,
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图案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图案不同;
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掺杂有手性分子,所述反射区的液晶层高度与所述透射区的液晶层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的螺距为8~100微米,所述液晶层高度为2.5~4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在所述透射区和所述反射区的光程差相同,且为300~5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均包括至少一主干电极和多个自所述主干电极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分支电极,所述主干电极将多个所述分支电极划分为四筹,各筹内的多个所述分支电极平行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子电极的各筹内的所述分支电极与所述主干电极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透半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