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003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包括下轨道环,所述下轨道环上方安装有上轨道环,所述下轨道上表面内侧和上轨道下表面内侧均环绕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通过支撑减震组件等距离安装有转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支撑减震组件,利用支撑固定环对转动轮进行固定安装,利用支撑块对减震底座内部的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可以有效的减小梭船在经过转动轮时产生的震动,有效的减小了梭船在编织软带时所产生的噪音,有效的减小了圆织机在工作是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利用限位板,可以有效的防止支撑块从减震底座内部滑出,使得整个支撑减震组件更加的稳定。

A shuttle ship track structure of circular l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是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圆织机用于编织筒布,圆织机的经纱架上有许多纱锭,依据编织布幅宽和扁丝宽度,使用规定范围数量的经纱,经纱进入圆织机前,由经纱的棕框对经纱进行交叉开口,纬纱梭子在交叉开口中作圆周运动穿过经纱,编织成筒布,在利用圆织机编织软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梭船进行穿线完成编织工作,在梭船工作时,需要利用轨道结构对梭船的运动方向和位置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轨道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在梭船长时间运转的情况下,会由于梭船与轨道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出现卡顿现象,影响梭船的正常运转,并且,在使用圆织机的过程中,梭船与轨道结构之间的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所以,人们急需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在梭船长时间运转的情况下,会由于梭船与轨道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出现卡顿现象,影响梭船的正常运转,并且,在使用圆织机的过程中,梭船与轨道结构之间的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包括下轨道环,所述下轨道环上方安装有上轨道环,所述下轨道环上表面内侧和上轨道环下表面内侧均环绕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通过支撑减震组件等距离安装有转动轮;所述支撑减震组件包括支撑固定环、支撑块、减震底座、限位板和减震弹簧;所述转动轮两端均通过套接安装有支撑固定环,所述支撑固定环底端通过焊接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外侧套接有减震底座,所述支撑块底端通过焊接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减震底座内部等距离安装有减震弹簧;利用支撑固定环对转动轮进行固定安装,利用支撑块对减震底座内部的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可以有效的减小梭船在经过转动轮时产生的震动,有效的减小了梭船在编织软带时所产生的噪音,有效的减小了圆织机在工作是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利用限位板,可以有效的防止支撑块从减震底座内部滑出,使得整个支撑减震组件更加的稳定;所述滑动槽内部底部等距离开设有渗油孔,所述下轨道环和上轨道环内部均开设有润滑腔室,所述下轨道环和上轨道环外侧边部通过焊接等距离安装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外侧通过螺纹套接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润滑腔室内部填充有吸油海绵;通过进油管向润滑腔室内部注入润滑油,利用吸油海绵对润滑油进行吸收,利用吸油海绵将吸收的润滑油通过渗油孔传递至滑动槽内部底面,转动轮转动时,可以粘连润滑油,可以有效的减小梭船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梭船在滑动槽内部滑动时更加的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现象,使得通过梭船编织的软带表面更加的光滑和美观。优选的,所述下轨道环与上轨道环之间通过调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纹杆、第二调节螺纹杆、旋转调节辊和防滑纹;所述下轨道环上表面外侧通过焊接等距离安装有第一调节螺纹杆,所述上轨道环下表面外侧通过焊接等距离安装有第二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与第二调节螺纹杆之间通过旋转调节辊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调节辊外侧等距离开凿有防滑纹;利用旋转调节辊的转动,可以实现对第一调节螺纹杆和第二调节螺纹杆的收放,可以对整个调节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下轨道环与上轨道环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轨道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梭船,有效的提高了轨道结构的适用范围,利用防滑纹,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转动旋转调节辊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与旋转调节辊之间和第二调节螺纹杆与旋转调节辊之间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与旋转调节辊之间的螺纹螺旋方向和第二调节螺纹杆与旋转调节辊之间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同;使得转动旋转调节辊时,可以实现对第一调节螺纹杆和第二调节螺纹杆的同时收放,可以实现对调节组件高度的调节。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和宽度均等于减震底座内部的长度和宽度,使得支撑块在减震底座内部上下移动进行减震时,不会出现横向位置的移动,使得支撑减震组件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转动轮外侧通过胶水套接安装有减震橡胶套,减小梭船与转动轮之间的碰撞,减小噪音。优选的,所述吸油海绵紧贴滑动槽下表面,所述渗油孔内部填充有吸油海绵,保证吸油海绵内部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渗油孔进入滑动槽内部表面,实现对转动轮表面的润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润滑腔室、进油管、密封盖、吸油海绵和渗油孔,通过进油管向润滑腔室内部注入润滑油,利用吸油海绵对润滑油进行吸收,利用吸油海绵将吸收的润滑油通过渗油孔传递至滑动槽内部底面,转动轮转动时,可以粘连润滑油,可以有效的减小梭船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梭船在滑动槽内部滑动时更加的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现象,使得通过梭船编织的软带表面更加的光滑和美观。2、设置有支撑减震组件,利用支撑固定环对转动轮进行固定安装,利用支撑块对减震底座内部的减震弹簧进行挤压,可以有效的减小梭船在经过转动轮时产生的震动,有效的减小了梭船在编织软带时所产生的噪音,有效的减小了圆织机在工作是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利用限位板,可以有效的防止支撑块从减震底座内部滑出,使得整个支撑减震组件更加的稳定。3、设置有调节组件,利用旋转调节辊的转动,可以实现对第一调节螺纹杆和第二调节螺纹杆的收放,可以对整个调节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下轨道环与上轨道环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轨道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梭船,有效的提高了轨道结构的适用范围,利用防滑纹,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转动旋转调节辊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轨道环的截断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下轨道环;2、上轨道环;3、调节组件;301、第一调节螺纹杆;302、第二调节螺纹杆;303、旋转调节辊;304、防滑纹;4、滑动槽;5、支撑减震组件;501、支撑固定环;502、支撑块;503、减震底座;504、限位板;505、减震弹簧;6、转动轮;7、润滑腔室;8、进油管;9、密封盖;10、吸油海绵;11、渗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包括下轨道环1,下轨道环1上方安装有上轨道环2,下轨道环1和上轨道环2用于对梭船进行定位固定,下轨道环1上表面内侧和上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包括下轨道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环(1)上方安装有上轨道环(2),所述下轨道环(1)上表面内侧和上轨道环(2)下表面内侧均环绕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内部通过支撑减震组件(5)等距离安装有转动轮(6);/n所述支撑减震组件(5)包括支撑固定环(501)、支撑块(502)、减震底座(503)、限位板(504)和减震弹簧(505);/n所述转动轮(6)两端均通过套接安装有支撑固定环(501),所述支撑固定环(501)底端通过焊接安装有支撑块(502),所述支撑块(502)底部外侧套接有减震底座(503),所述支撑块(502)底端通过焊接安装有限位板(504),所述减震底座(503)内部等距离安装有减震弹簧(505);/n所述滑动槽(4)内部底部等距离开设有渗油孔(11),所述下轨道环(1)和上轨道环(2)内部均开设有润滑腔室(7),所述下轨道环(1)和上轨道环(2)外侧边部通过焊接等距离安装有进油管(8),所述进油管(8)外侧通过螺纹套接安装有密封盖(9),所述润滑腔室(7)内部填充有吸油海绵(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包括下轨道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环(1)上方安装有上轨道环(2),所述下轨道环(1)上表面内侧和上轨道环(2)下表面内侧均环绕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内部通过支撑减震组件(5)等距离安装有转动轮(6);
所述支撑减震组件(5)包括支撑固定环(501)、支撑块(502)、减震底座(503)、限位板(504)和减震弹簧(505);
所述转动轮(6)两端均通过套接安装有支撑固定环(501),所述支撑固定环(501)底端通过焊接安装有支撑块(502),所述支撑块(502)底部外侧套接有减震底座(503),所述支撑块(502)底端通过焊接安装有限位板(504),所述减震底座(503)内部等距离安装有减震弹簧(505);
所述滑动槽(4)内部底部等距离开设有渗油孔(11),所述下轨道环(1)和上轨道环(2)内部均开设有润滑腔室(7),所述下轨道环(1)和上轨道环(2)外侧边部通过焊接等距离安装有进油管(8),所述进油管(8)外侧通过螺纹套接安装有密封盖(9),所述润滑腔室(7)内部填充有吸油海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梭船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轨道环(1)与上轨道环(2)之间通过调节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第一调节螺纹杆(301)、第二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忠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力欧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