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92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包括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第一锁扣、第二锁扣,左侧主体和右侧主体通过第一锁扣固定连接,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第二锁扣固定在保温装置的左侧主体、右侧主体上;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均有三层结构,依次为反射层、保护层和隔热层,最内层为反射层,反射层采用镜面抛光铝、铜或不锈钢板的材料制成;主体中间为隔热层9,采用硅酸盐、复合硅酸盐、岩棉、玻璃棉或者橡塑;保护层8由SK复合材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护层由SK复合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结构强度高、耐高温、不燃烧,表面光亮、美观等特点。

A heat preservation device for plat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装置
,尤其是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矿山、冶金、电厂、供热等行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介质温度较高,也存在换热器自身热损失较大的缺点,换热介质温度越高热损失越大,必须进行隔热保温,以降低热量损失,目前市场上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换热器保温装置。但是板式换热器自身结构枝杈较多,给保温装置安装带来很大困难,使得板式换热器保温装置往往结构复杂,而且不美观,同时换热器自身的应用环境往往存在温度高、湿度大,存在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防火要求高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经常清洗、维护,传统保温大多是一次性的结构,一旦拆除便不能恢复,造成浪费。这就使得换热器经常不做保温,长期裸露,曹操现场温度过高、恶化工作环境,甚至造成人员烫伤,同时浪费大量能源。目前市场上也有出现少量使用的各板式换热器保温罩,各有优缺点,但仍然不能满足用户要求。中国技术专利200420007231.7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保温罩,涉及一种可拆卸硬体保温罩,由两块侧罩和两块面罩组成,罩体间用金属搭接扣连接,板式换热器为六面全包,罩体由内衬层、保温层和外保护层构成。该保温罩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不便,特别是换热器底面都是直接紧固在地面或基础上的,不可能实现六面包裹,即使能够包裹,拆卸也非常困难。同时,由于换热器经常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等环境下使用,金属材料外壳也存在腐蚀的问题中国技术专利201520823865.8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罩,由六面组成,罩间通过法兰搭扣连接,同样试图将整个换热器包住,外壳由有机阻燃玻璃钢内衬橡塑材料制成,这种结构同样存在换热器底面不可能包裹严的问题,这是硬体保温结构的严重缺陷,实施难度相当大。同时也存在有机玻璃钢材料耐热性差的问题,对于温度较高的换热器非常不适用。中国技术专利95201364.9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温罩用柔性的保温材料内衬柔性防火材料,外罩柔性耐磨材料,中间层是保温材料,包裹换热器的五面不包底面,该保温罩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但是柔性保温材料外观臃肿,与换热站及相邻设备不协调,影响了应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包括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第一锁扣、第二锁扣,所述左侧主体和右侧主体通过第一锁扣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第二锁扣固定在保温装置的左侧主体、右侧主体上,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孔,便于换热器进出口管通过;所述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均有三层结构,依次为反射层、保护层和隔热层,最内层为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采用镜面抛光铝、铜或不锈钢板的材料制成;主体中间为隔热层9,采用硅酸盐、复合硅酸盐、岩棉、玻璃棉或者橡塑;所述保护层8由SK复合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SK复合材料由基材、增强材料和改性材料复合制成。进一步的,所述SK复合材料的厚度为6mm,薄壳抗冲击强度≥25KJ/m2,抗折强度≥12MPa,耐酸、碱、有机溶剂,常温下在5%稀HCl和NaOH溶液中浸泡30小时,重量变化不超过2%;符合GB/T5464-2010建筑材料A1级不燃性标准要求。进一步的,所述基材由氧化镁、硫酸镁、氯化镁、硅酸钙、氧化钙、铝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聚羟基羧酸类、木质素磺酸盐类改性剂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增强材料由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植物纤维、聚合物纤维、电厂粉煤灰以及尾矿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具有重量轻、保温效果好、方便拆装美观实用的特点,同时具有耐酸、耐碱、耐油、耐高温、阻燃防火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层由SK复合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结构强度高、耐高温、不燃烧,表面光亮、美观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侧主体,2-右侧主体,3-前端盖,4-后端盖,5-第一锁扣,6-第二锁扣,7-反射层,8-保护层,9-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包括左侧主体1、右侧主体2、前端盖3、后端盖4、第一锁扣5、第二锁扣6,所述左侧主体1和右侧主体2通过第一锁扣5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3和后端盖4通过第二锁扣6固定在保温装置的左侧主体1、右侧主体2上,在所述前端盖3和后端盖4上设有孔,便于换热器进出口管通过;所述左侧主体1、右侧主体2、前端盖3、后端盖4均有三层结构,依次为反射层7、保护层8和隔热层9,最内层为反射层7,所述反射层7采用镜面抛光铝、铜或不锈钢板的材料制成,起辅助隔热作用,利用镜面反射原理隔绝辐射传热,隔热原理与保温瓶胆相同,同时具有支撑和封闭隔热层,防止泄露污染环境危害健康;主体中间为隔热层9,起主要的隔热保温作用,所述隔热层9采用硅酸盐、复合硅酸盐、岩棉、玻璃棉或者橡塑;保护层8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所述保护层8由SK复合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结构强度高、耐高温、不燃烧,表面光亮、美观等特点;由天然材料、有机添加剂和高聚物增强材料复合而成;厚度6mm薄壳抗冲击强度≥25KJ/m2,抗折强度≥12MPa,耐酸、碱、有机溶剂,常温下在5%稀HCl和NaOH溶液中浸泡30小时,重量变化不超过2%;符合GB/T5464-2010建筑材料A1级不燃性标准要求。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第一锁扣、第二锁扣,所述左侧主体和右侧主体通过第一锁扣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第二锁扣固定在保温装置的左侧主体、右侧主体上,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孔,便于换热器进出口管通过;/n所述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均有三层结构,依次为反射层、保护层和隔热层,最内层为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采用镜面抛光铝、铜或不锈钢板的材料制成;主体中间为隔热层9,采用硅酸盐、复合硅酸盐、岩棉、玻璃棉或者橡塑;所述保护层8由SK复合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第一锁扣、第二锁扣,所述左侧主体和右侧主体通过第一锁扣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第二锁扣固定在保温装置的左侧主体、右侧主体上,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孔,便于换热器进出口管通过;
所述左侧主体、右侧主体、前端盖、后端盖均有三层结构,依次为反射层、保护层和隔热层,最内层为反射层,所述反射层采用镜面抛光铝、铜或不锈钢板的材料制成;主体中间为隔热层9,采用硅酸盐、复合硅酸盐、岩棉、玻璃棉或者橡塑;所述保护层8由SK复合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K复合材料由基材、增强材料和改性材料复合制成。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强杨红健杨亚龙白鹤韩平任腾飞王殿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城安热电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