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板和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951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9:23
一种用于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器(100)的板(110),该板包括:在板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传热表面(114),其布置成与第一介质接触;在板的第二侧面(115)上的第二传热表面(116),其布置成与第二介质接触;在板(110;210;310)中的多个凹部(120,130,140),其在板高度方向(H)上局部凸出,该板被布置成与相似的板堆叠在一起,以形成热交换器热板堆叠。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征在于,板包括脊形凹部,其布置成与所述堆叠中相邻板的对应的脊形凹部一起形成具有总体流动方向的用于第一介质的闭合流动通道(105',105”),在于,在所述高度方向(H)上观察,所述闭合通道包括底板(105a)和顶板(105b),并且通过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都在相同的高度方向上偏移而包括沿着所述总体流动方向在高度方向上的台阶(105c)。

Heat exchanger plate and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板和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叠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别用于将液体形式的第一介质与气体形式的第二介质进行热交换。本热交换器的特别有利的应用是用于空气冷却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特别适合在这种热交换器中使用的热交换板设计。
技术介绍
叠板式热交换器本身是已知的,并且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例如从EP2682702B1和EP0186592B1中可知。这种叠板式热交换器可以设置有用于待进行热交换的不同介质的流动通道,该流动通道形成在这种板的堆叠中的相邻的热交换板之间,并且特别地由这种板上的相应的热交换表面界定。板已知是由相对薄的冲压金属板片制造的,这些金属片可以接合起来以形成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可以相对高效地制造。布置在板上并在板上彼此接触的凹坑为这种热交换器提供了良好的机械稳定性。此外,已知单独的热交换板设置有用于供热交换介质通过的通孔。这例如在DE1501607A1中示出。在许多热交换应用中,特别是在将气态介质与另一种介质进行热交换时,需要在足够的机械稳定性和通过热交换所需的低气压降之间进行权衡。板之间的气体通道中的接触凹坑或其他连接凹部越多,则机械稳定性越高,但压降也越高。希望提供一种具有高机械稳定性和低压降的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还应该提供高的热交换效率,同时能够保持热交换介质的大通过量。此外,就最终产品质量而言,这种热交换器应当易于以高可靠性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器的板,该板与延伸的主平面和垂直于所述主平面的高度方向相关联,并且包括:在板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传热表面,其布置成与沿所述第一侧面流动的第一介质接触;在板的第二侧面上的第二传热表面,布置成与沿着所述第二侧面流动的第二介质接触;在板中的多个凹部,其由板的材料在所述板高度方向上局部凸出而形成,该板被布置成与相似的板堆叠在一起,从而形成热交换器热板堆叠,并且特征在于,板包括脊形凹部,其布置成与所述堆叠中相邻板的对应的脊形凹部一起形成用于具有总体流动方向的用于第一介质的至少一个闭合流动通道,在于,在所述高度方向(H)上观察,所述闭合通道包括底板和顶板,并且其中,闭合通道通过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都在相同的高度方向上偏移而包括沿着所述总体流动方向在高度方向上的台阶。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热交换板的当从第一热交换板的顶侧看时的立体图,其示出第一板的第二表面;图1b是示出从底侧看的第一板的立体图,其示出第一板的第一表面;图1c是第一板的平面俯视图;图1d是第一板的平面侧视图;图1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第一板的第一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1f是第一热交换器的平面侧视图;图1g是第一热交换器的立体横截面图,其中横截面是垂直于第一板的主平面并平行于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介质总体流动方向截取的;图1h是第一热交换器的立体横截面图,其中横截面是垂直于第一板的主平面并垂直于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介质总体流动方向截取的;图1i是第一热交换器的立体横截面图,其中横截面是平行于第一板的主平面截取的,该横截面是穿过板截取的,而不是在板之间截取的;图1j是包括在第一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堆叠的立体图;图1k是图1j的立体图的细节;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热交换板的当从所述第二板的顶侧看时的立体图,其示出第二板的第二表面;图2b是示出从底侧看的第二板的立体图,其示出第二板的第一表面;图2c是第二板的平面俯视图;图2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第二板的第二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2e是第二热交换器的立体横截面图;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热交换板的当从所述第三热交换板的顶侧看时的立体图,示出第三板的第二表面;图3b是示出从底侧看的第三板的立体图,其示出第三板的第一表面;图3c是第三板的平面俯视图;图3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第三板的第三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热交换板的当从所述第四板的顶侧看时的立体图,其示出第四板的第二表面;图4b是示出从底侧看的第四板的立体图,其示出第四板的第一表面;图4c是第四板的平面仰视图;图4d和4e分别是第四板的详细立体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热交换板的当从所述第五板的顶侧看时的立体图,如其示出第五板的第二表面;图5b是示出第五板的从底侧看的立体图,其示出第五板的第一表面;图5c是第五板的平面仰视图;图5d是第五板的详细立体图;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热交换板的当从所述第六板的顶侧看时的立体图,其示出第六板的第二表面;图6b是示出第六板的从顶侧看的立体图,其示出第六板的第一表面;图6c是第六板的平面仰视图;和图6d是第六板的详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全部附图中的全部附图标记中,最后两位数字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另外,在附图中示出的全部示例性实施例共享用于相同的部件的相同的三位数字附图标记。因此,在图1e-1k;图2d;和图3d中,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100;200;300,该热交换器100;200;300布置用于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100;200;300包括用于第一介质的主入口101;201;301和用于第一介质的主出口102;202、302。热交换器100;200;300还包括多个热交换片状金属板110;210;310。要注意的是,适用于这种热交换器的这种热交换板410;510;610还在图4a-6d中示出。图la-1d;图2a-2c;和图3a-3c还更详细地图示了板110、210、310。所述板110;210;310;410;510;610与相应的基本平行延伸的主平面P和垂直于所述主平面P的高度方向H相关联。而且,每个板110;210;310;410;510;610包括用于第一介质的板入口111;211;311;411;511;611,该板入口连接到所讨论的用于第一介质的所述主入口101;201;301。类似地,每个板110;210;310;410;510;610包括用于第一介质的板出口112;212;312;412;512;612,其连接到用于第一介质的所述主出口102;202;302。而且,每个板110;210;310;410;510;610包括在所讨论的板110;210;310;410;510;610的第一侧面113;213;313;413;513;613上的相应的第一传热表面114;214;314;414;514;614,其布置成与沿所述第一侧面113;213;313;413;513;613流动的第一介质接触。相应地,每个板110;210;310;410;510;610包括在所讨论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器(100;200;300)的板(110;210;310),所述板(110;210;310)与延伸的主平面(P)和垂直于所述主平面(P)的高度方向(H)相关联,并且包括:/n位于所述板(110;210;310)的第一侧面(113;213;313)上的第一传热表面(114;214;314),所述第一传热表面(114;214;314)布置成与沿着所述第一侧面(113;213;313)流动的所述第一介质接触;/n位于所述板(110;210;310)的第二侧面(115;215;315)上的第二传热表面(116;216;316),所述第二传热表面(116;216;316)布置成与沿着所述第二侧面(115;215;315)流动的所述第二介质接触;/n位于所述板(110;210;310)中的多个凹部(120,130,140;220,230,240;320,330,340),所述多个凹部(120,130,140;220,230,240;320,330,340)通过所述板(110;210;310)的材料在所述板高度方向(H)上局部凸出而形成,/n所述板(110;210;310)被布置成与类似的板堆叠在一起,从而形成热交换器热板堆叠,/n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10;210;310)包括脊形凹部(120;220;320),所述脊形凹部(120;220;320)布置成与所述堆叠中相邻板的对应的脊形凹部一起形成用于具有总体流动方向的第一介质的至少一个闭合流动通道(105′,105″;205′;305′,305″),在于,在所述高度方向(H)上观察,所述闭合通道(105′,105″;205′;305′,305″)包括底板(105a;205a;305a)和顶板(105b;205b;305c),并且其中,所述闭合通道(105′,105″;205′;305′,305″)通过所述底板(105a;205a;305a)和所述顶板(105b;205b;305b)都在相同的所述高度方向(H)上偏移而包括沿着所述总体流动方向在所述高度方向(H)上的台阶(105c;205c;305c)。/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2 EP 17187368.01.一种用于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之间的热交换器(100;200;300)的板(110;210;310),所述板(110;210;310)与延伸的主平面(P)和垂直于所述主平面(P)的高度方向(H)相关联,并且包括:
位于所述板(110;210;310)的第一侧面(113;213;313)上的第一传热表面(114;214;314),所述第一传热表面(114;214;314)布置成与沿着所述第一侧面(113;213;313)流动的所述第一介质接触;
位于所述板(110;210;310)的第二侧面(115;215;315)上的第二传热表面(116;216;316),所述第二传热表面(116;216;316)布置成与沿着所述第二侧面(115;215;315)流动的所述第二介质接触;
位于所述板(110;210;310)中的多个凹部(120,130,140;220,230,240;320,330,340),所述多个凹部(120,130,140;220,230,240;320,330,340)通过所述板(110;210;310)的材料在所述板高度方向(H)上局部凸出而形成,
所述板(110;210;310)被布置成与类似的板堆叠在一起,从而形成热交换器热板堆叠,
其特征在于,所述板(110;210;310)包括脊形凹部(120;220;320),所述脊形凹部(120;220;320)布置成与所述堆叠中相邻板的对应的脊形凹部一起形成用于具有总体流动方向的第一介质的至少一个闭合流动通道(105′,105″;205′;305′,305″),在于,在所述高度方向(H)上观察,所述闭合通道(105′,105″;205′;305′,305″)包括底板(105a;205a;305a)和顶板(105b;205b;305c),并且其中,所述闭合通道(105′,105″;205′;305′,305″)通过所述底板(105a;205a;305a)和所述顶板(105b;205b;305b)都在相同的所述高度方向(H)上偏移而包括沿着所述总体流动方向在所述高度方向(H)上的台阶(105c;205c;305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110;210;310),其中,
所述闭合流动通道(105′,105″;205′;305′,305″)布置成将所述第一介质从所述闭合流动通道(105′、105″、205′、305′、305″)中的第一介质板入口(111;211;311)输送到第一介质板出口(112;212;312),而被输送的所述第一介质没有任何部分与所述第二介质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110;210;310),其中,
所述板(110;210;310)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闭合流动通道(105′,105″;305′,305″),每个闭合流动通道布置成将所述第一介质从所述第一介质板入口(111;211;311)输送到所述第一介质板出口(112;212;3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板(110;210;310),其中,
所述第一介质闭合通道(105′,105″;205′;305′,305″)的所述高度方向(H)台阶(105c;205c;305c)相对于所述主平面(P)形成来回的流动通道形状,其包括垂直于所述主平面(P)的相反方向的至少五个台阶(105c;205c;305c),并基本覆盖所述第一介质板入口(111;211;311)和所述第二介质板出口(112;212;312)之间的整个流动路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板(110;210;310),其中,
所述板还包括多个桥形凹部(130;230;330),所述多个桥形凹部(130;230;330)形成为包括穿过所讨论的所述板的相应的通孔(132a,132b;232a;232b;332a,332b),并布置成与所述堆叠中的相邻板的对应的桥形凹部(130;230;330)一起形成用于所述第二介质的开放流动通道(106;206;3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110;210;310),其中,
对于所述桥形凹部(130;230;330)中的每一个,所述开放流动通道(106;206;306)被布置为与在所述堆叠中的其他成对的板之间的对应的开放流动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板(110;210;310),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卫·桑切斯马尔塞洛·马斯格劳卡门·班思拉罗奥布雷
申请(专利权)人:因诺黑特瑞典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