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灯的轨道与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916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轨道灯的轨道与连接器结构,包含有一轨道沿其轴向设有二相互平行的轨槽及二导电线体,二导电线体的一同侧端突出轨道一侧端;一连接器,包含有:一壳体其一侧设有一嵌接部,嵌接部具有二平行的凸肋;二端子座设于壳体中,并各具有一配接孔;二固定件设置于二端子座;藉此可令嵌接部的二凸肋嵌设于二轨槽中,使二导电线体的突出端得分别穿置于二端子座的配接孔中,并利用二固定件迫紧二导电线体,使其分别与二端子座稳固地连接为一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轨道灯系统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轨道灯的轨道与连接器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种习用的轨道灯的轨道10与连接器12;其中该轨道10,沿其轴向设有二平行的轨槽10A及二导电线体10B,且各该线体10B的二侧端是与该轨道10的二侧端切齐,亦即各该线体10B的长度是与该轨道10的长度相等;而该连接器12,其一端突设有一连接头12A,其体侧具有二向外倾斜可弹性伸张的导电板片12B,且该连接头12A是可嵌设于该轨道10中,使该二导电板片12B可分别与该二导电线体10B接触而完成电性连接。由于该二导电板片12B是倾斜地与该二导电线体10B的圆周面接触,故其接触面积不大,电流通过时温升较高,因此,遂有创作人提出国内公告第316000号“轨道灯的轨导电源导电头改良结构”新型专利,以改进上述习用技术的缺点;然而,该新型专利案仍是沿用先前的技术思想,亦即,是利用二平行的导电杆与轨道的导电线体(铜条)的圆周面相互抵触连接,虽然该导电杆上设计有内凹的弧形接触区,且可利用螺丝迫使该二导电杆向外撑张以增加其接触稳定性,惟其接触面仍属“线接触”或一部份“面接触”的型态,并无法相当的密合,且一旦该接触区加工精度不足时,接触面的密合程度更大受影响,因此,公告第316000号新型专利虽可改善前述习用技术的缺点,惟此等利用该导电板片与该导电线体“表面接触”而完成电性连接的技术思想,其稳定性实仍有待商榷。缘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灯的轨道与连接器结构,具有特殊的结构的空间设计,可增进该轨道与该连接器电性连接的接触面积及稳定性者。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轨道灯的轨道与连接器结构,包含有一轨道,沿其轴向设有二相互平行的轨槽及二导电线体,且该二导电线体的一同侧端是突出该轨道一侧端预定长度;一连接器,包含有一壳体,其一侧端突设有一嵌接部,该嵌接部具有二平行的凸肋;二端子座,是分别设于该壳体中,各该端子座具有一配接孔;二固定件,是分别设置于该二端子座;其中该壳体,其具有该嵌接部的侧端设置有二穿孔,该二穿孔是分别与该二端子座的配接孔呈轴向对应;藉此,该二导电线体的突出端得分别穿过该二穿孔,再穿置于该二端子座的配接孔中者;其中该二导电线体突出该轨道侧端的部份,是分别呈一矩形柱体者;其中该二端子座的配接孔,是分别为一矩形孔者;其中该二导电线体的另一同侧端是与该轨道的另一侧端齐平者;其中该二导电线体的另一同侧端是突出该轨道的另一侧端预定长度者;其中该二导电线体是为铜质线体者;其中该壳体是由一底座及一顶壳相互罩合组成者;其中该底座中设置有二平行的隔板及若干支板,进而局限出二凹室,用以分供该二端子座嵌设固定者;其中该二隔板侧壁面上分别设有一卡挚突块,是可分别卡抵于该二端子座体侧设置的一卡挚孔中者;其中该固定件是为一螺丝,该螺丝是沿该配接孔的径向穿设于该端子座中,且该螺丝的尾端是可紧抵于该导电线体突出端的外周面上,使该导电线体与该端子座可稳固地连接为一体者;其中该螺丝尾端与该导电线体突出端外周面之间,更设有一金属板片者。藉此,可令该嵌接部的二凸肋嵌设于该二轨槽中,使该二导电线体的突出端得分别穿置于该二端子座的配接孔中,并利用该二固定件迫紧该二导电线体,使其分别与该二端子座稳固地连接为一体者。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实际构造及特点,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一种习用的轨道灯的轨道及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状态顶视图(顶壳46已移除)。图4为图3中沿4-4方向的部视图。请参阅各附图,本技术轨道灯的轨道与连接器结构20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轨道30及一连接器40,其中该轨道30,为一铝挤型材,其内周壁沿其轴向设有二平行的轨槽31、二绝缘条32以及嵌设于各该绝缘条32中的二导电线体33,且该轨道30的内底面上更沿其轴向平行设置有二凸条34;其中该二导电线体33,是分别为一铜质的圆柱形线体,其一相同的侧端(突出端)33A是突出该轨道30的一侧端30A约8~10厘米,且各该突出端33A的截面是呈一矩形状,亦即,该二导电线体33的突出端33A是分别呈一矩形柱状体者;其次,该二线体33的另一同侧端33B是与该轨道30的另一侧端30B齐平者。该连接器40,包含有一壳体42,是由一底座44及一顶壳46相互罩合锁设而成;其中该底座44,其一侧端44A向外突设有一嵌接部45,是概呈一矩形柱状体,其二侧面上沿其轴向分别设有一相互平行的凸肋45A,且该底座44侧端44A端面上开设有二穿孔44B。其次,该底座44中设置有二平行的隔板44C及若干支板44D,进而局限出二相互平行的矩形凹室44E,且该二隔板44C的侧壁面上分别设有一卡挚突块44F;此外,该底座44中突设有一管柱44G,其中心具有一螺纹孔44H,而该底座44的另一端则设有一轴管44I,且沿该轴管44I径向锁设有一塑胶制成的压制螺丝44J;再者,该底座44的周壁顶面上设有若干定位孔44K。该顶壳46,是可封设于该底座44的开放端,其底面设有若干定位柱46A,是可分别插置于该底座44的各个定位孔44K中,且该顶壳46顶面设有一沉头孔46B,是与该管柱44G的螺纹孔44H相互对应,籍此,可利用一螺丝46C锁设于该沉头孔46B与该管柱44G螺纹孔44H中,而固结该顶壳46与该底座44为一体。二端子48,是由金属板件冲制弯折而成,各该端子座48的中心具有一矩形的配接孔48A,且该端子座48的一侧则设有一卡挚孔48B;二第一固定件48C,如图中所示的二第一固定螺丝48C,是分别沿该二端子座48的轴向锁设于各该端子座48中,二第二固定件48D,如图中所示的二第二固定螺丝48D,是分别沿该二端子座48的轴向锁设于各该端子座48中,而位于该第一固定螺丝48C的一侧;四型金属板片48E,是可自该端子座48的二端套设于该端子座48中,其中该板片48E的顶板48F是位于该端子座48的外周面上,并开设有一穿孔48G,且该板片48E的底板48H是位于该配接孔48A中;籍此,各该固定螺丝48C、48D是可分别穿经各该顶板48F穿孔48G而锁设于该端子座48中,且各该固定螺丝48C、48D的尾端是分别与各该板片48E的底板48H相互抵触。装配时,是将该二端子座48分别嵌设固定于该底座44的二矩形凹室44E中,令该二隔板44C上的卡挚突块44F得分别卡抵于各该端子座48的卡挚孔48B中定位,使各该端子座48的配接孔48得分别与该底座44侧端44A端面上开设的该二穿孔44B呈轴向对应的关系。其次,可令该连接器40的嵌接部45至自该导电线体33的突出端33A嵌置于该轨道30中,亦即,使该嵌接部45的二凸肋45A滑置于各该轨槽31中,且该嵌接部45的二侧端得局限于该轨道30的该二凸条34之间,底面受该轨道30的内底面承抵;此时,该二导电线体33的突出端33A将分别穿过该底座44侧端44A的该二穿孔44B,而分别穿置于该二端子座48的配接孔48A中,然后,装配者可利用起子将该二第一固定螺丝48C分别锁紧,利用该第一固定螺丝48C尾端的顶挚力量压迫该板片48E的底板48H,使该底板48H能压迫在该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类轨道灯之轨道与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轨道,沿其轴向设有二相互平行的轨槽及二导电线体,且该二导电线体的一同侧端是突出该轨道一侧端预定长度;一连接器,包含有:一壳体,其一侧端突设有一嵌接部,该嵌接部具有二平行的凸肋 ;二端子座,是分别设于该壳体中,各该端子座具有一配接孔;二固定件,是分别设置于该二端子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慧颖
申请(专利权)人:圣佑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