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胶料模具与双胶料产品成型方法和注射机及悬置轴套技术

技术编号:2333089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双胶料模具与双胶料产品成型方法和注射机及悬置轴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胶料模具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上模板、下模板和下安装板,且上垫板上设有垫板流道,并于上垫板的底部构造有下凸的挤压部,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围构形成有型腔,该型腔至少具有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对应于挤压部,于上模板上设有顶部敞口的料仓,料仓的横截面匹配于挤压部设置,并于上模板内还分别设有连通垫板流道和第一腔室的第一流道,以及连通料仓和第二腔室的第二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双胶料模具可实现双胶料悬置轴套的成型,可能够很好的提升悬置轴套的产品性能。

Double rubber mold and double rubber product forming method and injection machine and suspension shaft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胶料模具与双胶料产品成型方法和注射机及悬置轴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双胶料产品生产的双胶料模具。同时,本专利技术也涉及有一种双胶料产品成型方法,以及具有上述双胶料模具的注射机和由该注射机所成型的悬置轴套。
技术介绍
对于具有橡胶减振缓冲结构的产品而言,以汽车发动机总成安装所使用的悬置轴套为例,悬置轴套是连接支撑发动机总成的双向隔振元件,其用于固定并支撑发动机总成,可承受发动机总成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及力矩,可承受汽车行驶过程中作用于发动机总成上的动态力,并能够隔离由于发动机激励引起的车架或车身振动,以及隔离由于路面不平度和车轮所受路面冲击而引起的车身振动向动力总成的传递。目前使用的悬置轴套,由于其使用的胶料单一,不能实现轴套中诸如限位块、主筋胶料硬度的不同控制,若想实现限位块与主筋胶料硬度不同,以控制轴套限位距离和产品性能,则需要使轴套中的限位块与主筋采用双胶料设计。但现有的注射机所采用的模具结构只能注射一种胶料,不能满足双胶料产品成型生产的要求,而限制了悬置轴套产品性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胶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安装板(4),且所述上垫板(1)上设有垫板流道(10),并于所述上垫板(1)的底部构造有下凸的挤压部,所述上模板(2)与所述下模板(3)之间围构形成有型腔,所述型腔至少具有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且对应于所述挤压部,于所述上模板(2)上设有顶部敞口的料仓(11),所述料仓(11)的横截面匹配于所述挤压部设置,并于所述上模板(2)内还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垫板流道(10)和所述第一腔室(7)的第一流道(9),以及连通所述料仓(11)和所述第二腔室(8)的第二流道(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胶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设置的上垫板(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安装板(4),且所述上垫板(1)上设有垫板流道(10),并于所述上垫板(1)的底部构造有下凸的挤压部,所述上模板(2)与所述下模板(3)之间围构形成有型腔,所述型腔至少具有互不相通的第一腔室(7)和第二腔室(8);且对应于所述挤压部,于所述上模板(2)上设有顶部敞口的料仓(11),所述料仓(11)的横截面匹配于所述挤压部设置,并于所述上模板(2)内还分别设有连通所述垫板流道(10)和所述第一腔室(7)的第一流道(9),以及连通所述料仓(11)和所述第二腔室(8)的第二流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垫板(1)底部的压头(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垫板流道(10)连通的注射嘴(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胶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12)连通于所述料仓(1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胶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第一流道(9),于所述上模板(2)的顶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高丙托冯静帅豆宝国谢翰坤种黎明孙立群赵晨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